《要求太多的餐馆》:日本童话作家宫泽贤治笔下山猫轩的高明骗局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07 01:5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0:41
《水浒传》里孙二娘开了一家人肉包子店,日本童话作家宫泽贤治的笔下也有这么一家吃人的餐厅。
这家店长的是什么样子呢?
这家店叫山猫轩,是一家要求太多的餐馆。有两个绅士来到这家店,首先面对的不是服务员,而是一堆无由头的字,*、摸乳膏等等一系列复杂的订菜要求。他们照做不误,直到最后面对着一罐子盐和抹盐的要求,他们才反应过来,这家店不是供餐的餐厅而是把人吃掉的餐厅。
很简单的一个故事,仔细一想却令人毛骨悚然。这一手法就像传销手段,一步步把你带入深渊,等你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这家店是怎么一步步把人拐到店里去的?
首先要混淆事实,把人迷晕。
人被迷晕后会丧失思考的意识,这时候行动起来就方便多了。孙二娘的人肉包子店,给的是一晚迷魂酒。而宫泽贤治的*是一阵风,是不是很神奇?
一阵风吹过,两个人就恍恍惚惚,眼前出现了一家料理店。
见到的第一句话就是,来者不拒,不要客气。一般餐馆都拒绝穷人,一句“来者不拒”,竟让两人觉得这家店可以白嫖。
第二句是最欢迎胖子和年轻人,这俩人恰好都占了。
一般胖子油水比较多,年轻人肉质鲜美,是做人肉吃的最好对象。
但是这家店手法高明,没有告知欢迎胖子年轻人的原因,而是让对方来猜测意图。
可惜的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是我向性的,即人总有自我肯定的倾向,总是自然地以自己的标准作为衡量事物的依据,人在思考的时候总倾向于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思考事物。
接着就是利用人的弱点,引人上钩。
这两人爱贪小便宜,一般人觉着一家店可以吃霸王餐都会起个疑心,觉着背后有诈。这两人还傻傻地以为自己碰上了一处好地方,而且胖子和年轻人吃得多,这家店可要亏大了。
最后步步设下陷阱,提出更过分的要求,将你*到绝路上。
梳头发、擦鞋泥、脱外套等等都还是无伤大雅的,到最后需要把盐抹到自己身上,让人心生恐惧。
万幸的是,最后是被吃掉的是狗,而不是人。
可是经历过*的人都明白,曾经的经历,回想起来都是一场噩梦。
我们跟着主人公一起走到了餐厅的尽头,面临着被吃掉的命运,却意外发现这一切只是个幻境。
等回过神来再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了些许端倪,原来现实和虚幻的交叉点是一阵风。
风乍起,呼呼地刮了过来。
两位绅士肚子饿得不行,眼前就出现了一家餐厅。
而一阵风刮过,餐厅又像一缕青烟一样消失了,只有两位绅士在风中瑟瑟发抖。
幻境来得无声无息,也去得无声无息。
但是在同现实的强烈对比中,我们意识到自己受骗了。
故事开头两条狗就死了,到了结尾却奇迹般地复活了。
故事开头的山猫轩,到了结尾却化为烟雾。
由此可见,山猫是幻觉,两条狗才是真实存在的。
那么,山猫为何能够创造幻境呢?
日本流传着“猫又”,也就是猫妖的传说。据《日本灵异记》记载,猫妖是上了年纪的老猫,通常以老太婆的形象显现,身体大约是人类体型的一倍,大只的猫妖甚至可以长得像小牛一般大小,尾巴在末端分叉为二。
猫妖自然是具有妖力的,能够制造幻境,捉弄人心。
那么这场*,真的只是猫妖的一场恶作剧吗?
马克思说:"资本主义发展,是一个人吃人的过程。"
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地主阶级圈羊后暴富,而农民被赶出家园;奴隶贸易中无数黑人被剥夺了人性和尊严;鸦片贸易也不知荼毒了多少普通老百姓。
宫泽贤治写下这篇童话的时候,日本正处于大正时代,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日本垄断资本迅速发展,并成长为亚洲惟一的帝国主义国家。
而在此社会环境下的宫泽贤治,出身于日本最贫穷的岩手县,亲眼目睹当地农民的悲惨生活,对他们心怀同情之心,还辞去公职,亲自指导农民科学种田,自己当起了农民。乍一看他是个穷苦农民,摆脱不了被剥削的命运,其实他出身于当地的富商家庭,也就是处于剥削的一方,这样的身份对立让他对资产阶级的本质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这两个主人公就暗喻大正时代的资产阶级。他们是典型的资产阶级形象,掌握着社会大部分的财富,但是却藐视生命,天天盘算的是怎么剥削别人。
狗死了,他们脑子里想的不是一条生命死去了,而是损失了两千四百块钱。对他们来说,他人的生命如同草芥,不值几个钱。
那么,当他们自己成为被剥削的一方,面临着死亡的风险时呢?
他们只会一个劲儿地哭,求助猎人。
宫泽贤治借用童话之笔,巧妙地对他们进行了讽刺。
他们剥削别人,却没有想到在幻境中,他们也会有被人剥削的那一天。
一个人总会有饥饿的时候,有落魄的时候,在他们罔顾生灵的性命,只顾着自己,为自己谋得更多利益的时候,他们不曾想过自己挨饿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情形,没想到自己也会成为别人的下酒菜。
最后他们的脸皱巴巴地像张纸片,再也恢复不到原先那个饱满的模样。
纸片这个意象很有趣,钱也是一张纸片,却有着非凡的意义。
我们可以想象之前两位绅士的样貌,袋里有钱,觉得高人一等,脸上有光。可经历了这番波折,他们因为钱而鼓起的脸干瘪下去,再也不能恢复到原状。
这就是《要求太多的餐馆》的*,宫泽贤治用巧妙的构思,骗过了书中人,也骗过了书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