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是哪一年办的六二压转市户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06 20:1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1 02:33
清一统志》引《魏土地记》称:“汉高祖出于城之围,还军至此,六军忻然(按,忻、欣同义),故名。”又据《元和郡县志》,忻县,以要塞忻口为名。境内有忻口山。东汉建安年间侨置九原县。晋元康中年改新兴郡为晋昌郡,寻复名新兴郡。北魏初年别置平寇县。
东魏天平二年(535)侨置恒州于此,后徙治今原平市境。北齐废永安郡、肆卢县。武成帝时平寇县治徙今定襄县境。北周大象元年(579)肆州治徙今代县境。隋开皇元年(581)复置新兴郡,同时置铜川县,故治在今市区西。
唐武德元年(618)废郡,改置忻州。八年蔚州自繁峙县境徙治今市区西北25千米北恒州城,贞观五年(631)徙治今河北省蔚县。天宝元年(742)废忻州,改置定襄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忻州,秀容县俱属之。
元至元二年(1336)秀容县废入忻州,四年复置,隶属不改。明洪武初年秀容县再度废入忻州。清雍正二年(1724)升忻州为直隶州。*元年(1912)改忻州为忻县,属雁门道,道废后直属省。
1949年属忻县专区,为专署驻地。1958年与定襄县合并为忻定县,县*驻原忻县城关镇,属晋北专区。1961年复置忻县,属忻县专区。1967年属忻县地区。1983年撤县改市,称忻州市,省辖县级市,忻州地区代管,为地区行署驻地。
2000年6月14日,经*批准,撤销忻州地区和县级忻州市,设立地级忻州市。忻州市设立忻府区,以原县级忻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忻府区的行政区域。辖3个街道、6个镇、21个乡:南城街道、新建路街道、长征街街道、董村镇、播明镇、奇村镇、三交镇、庄磨镇、豆罗镇、紫岩乡、西张乡、东楼乡、北义井乡、曹张乡、高城乡、秦城乡、解原乡、上社乡、合索乡、温村乡、杨胡乡、寺坪乡、后河堡乡、阳坡乡、上寺乡、牛尾庄乡、傅家庄乡、下佐乡、野峪乡、兰村乡。区*驻光明东街。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忻府区常住总人口496608人,其中,南城街道41933人,长征街街道82615人,新建路街道59810人,播明镇21280人,奇村镇28760人,三交镇3996人,庄磨镇12439人,豆罗镇13236人,董村镇24581人,曹张乡18930人,高城乡15478人,秦城乡22460人,杨胡乡2948人,温村乡9054人,解原乡20051人,上社乡9109人,合索乡9209人,寺坪乡1226人,阳坡乡1956人,后河堡乡1155人,上寺乡2122人,牛尾庄乡2408人,付家庄乡2681人,野峪乡2172人,兰村乡16997人,下佐乡8118人,紫岩乡14724人,西张乡13355人,东楼乡18020人,北义井乡15785人。
2001年区划调整后,全区辖3个街道、6个镇、11个乡:南城街道、长征街街道、新建路街道、播明镇、奇村镇、三交镇、庄磨镇、豆罗镇、董村镇、曹张乡、高城乡、秦城乡、解原乡、合索乡、阳坡乡、兰村乡、紫岩乡、西张乡、东楼乡、北义井乡。
2009年,南城街道更名为秀容街道(忻政函〔2009〕55号)。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忻府区常住总人口544683人,其中,秀容街道44863人,长征街街道119845人,新建路街道74886人,播明镇35870人,奇村镇28318人,三交镇7930人,庄磨镇12233人,豆罗镇18655人,董村镇21995人,曹张乡18017人,高城乡14983人,秦城乡21914人,解原乡28523人,合索乡16363人,阳坡乡2551人,兰村乡18352人,紫岩乡13645人,西张乡12754人,东楼乡18204人,北义井乡14782人。
2015年末,忻府区辖3个街道、6个镇、11个乡(合计20个),31个居委会、394个村委会(合计42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