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立枯病,青枯病防治,这种病又是怎样导致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6:3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6 18:10
一、防治立枯病
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培育壮秧、增强秧苗抗逆性是防治立枯病的关键。
精选种子,细致催芽
用盐水选种,将有伤口的种子和不饱满的种子淘汰,要求种子饱满,温汤浸种处理温度和时间为60℃ 10min,发芽快而整齐一致,芽露白,扎根快而抗寒力强。
适期播种,播种密度不要过大
应在气温稳定通过6℃ 时播种,不要盲目抢早。从理论上讲,播种密度以300 g/m2为宜。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农民为了节省农膜等生产成本,以及考虑到出苗率、使用插秧机等原因,往往会加大播量,即便如此,播种量也绝对不能超过500 g/m 。
床土处理
选地势高和地面平坦的地方做苗床,床土要选有机质含量高、肥沃、疏松、偏酸性土壤。如土壤酸度不够,可采取调酸措施,把苗床土的pH控制在4.5~5.5之间。用水稻苗床壮秧剂,加过筛细土经充分混拌均匀后均匀撒施在翻耙整平的苗床上,做到调酸、施肥、防病培育壮秧的功能。
加强田间管理
要做好防寒、保温、通风、炼苗环节,做到前保(出苗前保温)、中控(出苗后至3叶期控温)、后炼(3叶期至插秧前调温),提倡稀插早育苗,控制温湿度不徒长。一叶一心期保持温度25~30~C尽量少浇水,第2叶期后必须使其逐渐适应寒冷条件,三叶一心期温度不超过25℃,土壤水分充足,但不能过湿。3叶期后白天应揭膜通风锻炼,夜间如果无霜冻最好也要揭膜使之经受低温,这样可以培育出抗寒力强的壮秧。
药剂防治
播前及1叶前及时施用甲霜灵、恶霉灵或敌克松预防。苗床土壤消毒用3.2 恶甲水剂300倍液喷洒,用广灭灵水剂100~200 mg/kg浸种24,-48 h或于1叶1心期喷洒500~1000倍液。水稻秧苗1叶1心期,每盘用15%立枯灵液剂0.9 g加水1 L喷洒。同时也可以在2叶期前后喷施生根粉和叶面肥以促进生长,提高抗逆抗病性。低温阴雨过后初晴的早上太阳刚现时,要细检查秧苗的生长情况,如发现有秧苗叶尖不吐水或秧苗有异样时,应立即用70%敌克松粉剂500倍液或1%硫酸铵进行喷雾,并注意保持床土湿度,以有效防止立枯病的危害。在秧苗发病初期,施立枯清每平方米用药l~1.5 g,对水均匀喷在苗床上。
二、水稻立枯病的发病原因
气候条件
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是诱发水稻立枯病的主要因素,其中尤以低温影响最大。立枯病一般都在阴雨寒潮过后天气转晴暖时发生。因水稻是喜温作物,当环境不利(低温)时,抗病力降低,有利于病害发生。气温过低,对病菌生育与侵染影响小,但对幼苗生长不利,根系发育不良,吸收营养能力下降,更有助于病害发展。如天气持续低温或阴雨后暴晴,土壤水分不足,幼苗生理失调,也常使病害加重发生。播种期早的由于气温低,稻秧生育不佳,因此也易于感病。
病源茵
水稻立枯病属于侵染性烂秧,是由多种病原菌混合浸染所致。主要是由镰刀菌、丝核菌、腐霉菌等弱性寄生菌所引起的。菌源数量引起水稻立枯病的镰孢菌、立枯丝核菌在土壤中普遍存在,营腐生生活,这些菌的数量或侵染力常受到环境条件及土壤中拮抗菌数量的影响,但主要与水稻幼苗在不良条件下生长衰弱、抗病力低有关。如果苗床土壤不作预处理,这些菌类在土壤中广泛存在,遇到低温后,秧苗生理活性下降,甚至细胞液外渗,病原菌大量快速繁殖;若再遇干热天气,秧苗急剧失水而青枯死苗。凡不利于水稻生长和削弱幼苗抗病力的环境条件,均有利于立枯病的发生。
秧苗素质
丝核菌和镰刀菌等水稻立枯病病源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均为弱寄生菌,一般能在水中或土壤内营腐生生活。这类病菌致病性不强,它们一般不宜侵染健壮的幼苗,只有当天气不良和管理不当,致使秧苗生长弱、抗性降低后,各种弱寄生菌才得以乘虚而入并传播蔓延。因此,秧苗素质差、生长弱、抗病抗逆力差是发生立枯病的直接原因。
三、防治青枯病
1.农业防治
(1)采用无土、新土育苗.(2)定植时用杀菌农药灌根或浸根.移栽前77%可杀得500倍液进行灌根,或用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一4000倍液或甲霜恶霉灵600-800倍液,进行浸根,1~2小时.
2.物理防治
采用生物植保技术进行青枯病的防治。根据土壤以菌抑菌平衡原理,在作物青枯病发病初期追施HILOT菌博士海洋多肽生物菌剂10-15kg可以沟施或穴施,在使用之前,先把菌剂跟麦麸混合,调入牛奶3-5kg后,施入土壤,用土盖好。
3.药剂防治
栽培马铃薯,应选用无病种薯,用200倍的甲醛液浸泡1.5—2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后播种。对种薯切块时,切刀要用75%的酒精浸泡消毒。[1]青枯病[2]特效办法,只能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病,药剂仅能控制病情,减轻危害.
(1)当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毁,对周围土壤进行消毒.用2%*液,或20%石灰水消毒。②发病初期用77%可杀得400倍液或农用硫酸链霉素或农用抗菌素120按3000—4000倍、25%络氨铜500倍进行灌根,每株300—500克.③对田间发病株达80%以上,没有生产管理价值的进行毁种。
4.生物防治
栽培前,向植株内注入非致病性青枯菌,以占据青枯菌的生态位,使致病性青枯菌无法进入植株。经试验,预先植入非致病性青枯菌的茄子,全部没有出现青枯病。此方法在2005年被发现。
四、水稻青枯病的发病原因
1、病原(病原菌学名):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细菌。最初,地上部分未见任何异常现象的植株,白天突然失去生机,整个地上部均枯萎。阴天和早晚有所恢复,如同健株,然而,不久之后便枯萎,呈青枯症状,这一过程进展十分迅猛。
2、青枯病菌在10—41℃下生存,在35—37℃生育最为旺盛。一般从气温达到 20℃时开始发病,地温超过 20℃时十分严重。该病害多发于连作田和地下水位高、湿度大的冲积土田。应及时消毒和更换床土,并且有计划地进行轮作,同时,采用嫁接栽培方式加以防范。一旦发现病株,应立即剔除井烧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6 18:11
病因
系由水稻生理失水所致。多发于晚稻灌浆期,断水过早,遇干热风,失水严重导致大面积青枯。长期深灌,未达度搁田,根系较 浅容易发生青枯。土层浅,肥力不足,或施氮过迟也易发生青枯。
防治方法
(1)选用抗旱力强的品种,一般灿稻比粳稻耐旱,早熟,大穗少蘖型品种较耐旱。
(2)稻田后期管理要浅水与露田结合,不可断水过早,特别是沙质土和漏水田。避免长期深灌,适时适度搁田,促进根系生长。
(3)合理施肥,基肥要施足,追肥要早施,避免施氮过多、过迟,防止贪青或早衰。
(4)提倡施用多功能高效液肥——万家宝,于水稻孕穗期喷洒万家宝液肥500倍液,15天后再喷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