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课堂,是最好的成长方式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09 15:3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9 16:03
站立讲台的年轮在一圈一圈地累积,那个高举的语文梦想却在一点一点的走远。
多次在梦想与现实中徘徊,最后又栖息在安逸的舒适区里。
那个曾经热气腾腾的自己,在现实的泥淖里扑腾不起语文的浪花,教学一地鸡毛,失去了本色,满眼都是苟且,充心都是愧疚。
扪心自问:我是真正的语文人吗?立足课堂了吗?高晓松妈妈嘴里的“诗和远方的田野”到底在哪里?
去年讲公开课《孔乙己》,在选段品读环节,打算在自己引导,启发的推进中让学生获得新知。可结果,很不尽人意。王校长点评:文本解读不够深入,课堂问题处理艺术不够巧妙。从那时起,每次听课我都极为关注“课堂如何推进?学生思维如何训练”。带着朝圣之心,仰慕之情聆听程翔老师的课,为自己课堂的盲点找支点。
观程老师四节课《关雎》、《蒹葭》、《我为什么而活着》、《目录句和对应段》。所讲四篇课文,各具特色。
我就以程老师讲的《蒹葭》来说一下我的收获。
整节课以对话为主,用问题推进课堂,以启发,引导获得新知。
观程老师上课,你会为他捏着一把汗,因为他似乎把“主权”全部交给了学生,“你有什么问题吗”“问题产生了”“你俩说的不是矛盾吗”这是程老师课堂上常说的话。正是这些话瞬间激起学生*万丈,激活学生思维,但也着实让人担心课堂的“主权”收不回来。接着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中把能读懂的和不能读懂的问题都呈现了。
如:
师:秦,是属于什么?秦,秦国这个地方的民歌民谣。前边这首《关雎》,属于周,周南,周南是指的周封地的南边的部分,也是属于风,记住了啊。《关雎》和《蒹葭》都属于国风。而《蒹葭》属于秦风。后人呀,又觉得这很不好理解,因为秦国这个地方,充满了战斗刚强的风格,怎么就能写出《蒹葭》呢?《蒹葭》这首诗的风格是怎样的呢?这就需要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体会体会。来,自己开始。
……
师:看这首诗一共分几段啊?
生:三段。
师:古代不叫段,叫章。
板书:章
师:因此我们说这首诗是?
生:三章。
师:它一共是三章。那么,它究竟朦胧在哪儿呢?请同学们来讲。谁来发言,这首诗究竟朦胧在哪儿呢?为什么这种朦胧是美呢?谁来讲?好,你来讲。
程老师推进课堂缓慢,从课始到此已用时30分钟。刚开始我不理解。感觉有点儿浪费时间。其实不然,程老师这是有意而为之。他在调查学情。了解学生和文本的距离有多远,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给学生提供台阶。正如程老师自己所言:课堂每一环节都有理念支撑。
当我们准确定位教学内容并构思了较好的设计后,我们就会发现所谓教学其实就是在对话”但这种对话“绝对不是一种简单机械的问和答的关系”,而是“教师艺术化的引导”,即“眼里有学生,心中有语文(课堂)”。在这个环节,教师对学情的把握可谓精准,而且特别注重“学生立场”程老师善于利用学生的困惑、学生的疑问、学生的错误、学生的争辩等推进课堂,使课堂有生成,学生获新知。
撬动关键词,向文章的更深出溯游。
启发,引导,问题推进课堂,可谓巧妙至极。学生不懂的,一点点引导,激活思维。学生实在说不出的,就点拨关键词,然后继续艰难前行,即使很慢,只要学生有收获,课堂有生成,就不放弃。从对伊人的费解,诗歌语言的委婉含蓄,在再到溯洄,溯游的理解,最后到所谓,宛在,这一系列关键词的揣摩,无不体现程老师研读教材的精心,课堂引导,点拨艺术的高妙。
程老师懂得如何翘起课堂,如何使力深挖。“面面俱到”是普通教师易犯的通病,虽然我们知道无论处理哪篇文章,面面俱到其实是哪里也没到。
《蒹葭》这首诗,可以说最近四年,每年要教一次。但备课 、上课都是按照教参,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上完,可以说是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学生懵懂,自己也似懂非懂。就这样稀里糊涂的算是学过了。在成长学院,作为程翔班学员,有机会近距离听程老师讲过了这一课,真是醍醐灌顶,原来《蒹葭》可以这么教,里面竟蕴含这么多丰富的内容,而自己一直都是未知。
伽达默尔如是说:“文本不会像人一样讲话,寻求理解的人必须通过我们自身让它讲话。”
静心细想,自己课堂不能应对自如,游刃有余,主要来自于内心知识的贫瘠,只有多读书,深耕课堂,保持持续成长的姿态,才能摆脱心穷所带来的课堂束缚。
上世纪四十年代,诗人鲁藜以“泥土”为题作诗一首:“老是把自己当成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成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多读书吧!深耕课堂,是最好的成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