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07 04:12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16:04
诸侯国对宗主国的暴虐统治和沉重的负担甚为不满,徐偃王就是反对宗周最强烈的国君之一。宗主国西周,对其诸侯子国颁布了很多规制,不允许子国逾制。但徐偃王无视宗周的规定,首先“僭越”称王,将31世的“封君”变成了“王”。这种“僭越”称王、“逾制”筑城的违规之举,只有统领三十六国、被东南的江淮地区众多国推为盟主,敢于同周天子分庭抗礼的徐偃王才敢如此造次。到周穆王时,由于徐偃王好行仁义,国力强盛,来归者日增,势力范围不断扩展。慑于徐偃王的威德,周穆王以徐偃王“僭越”称王、“逾制”建城等为由,“乘八骏之马,使造父御之,发楚师袭其不备,大破之,杀偃王。其子宗遂北徙彭城武原山下,百姓归之,号曰‘徐山’。”(见《元和郡县志》)。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16:05
查了一下资料之前的回答确实不太合适= = 徐偃王在某些地方确实“僭越”了。“ 宗主国西周,对其诸侯子国颁布了很多规制,不允许子国逾制。 但徐偃王无视宗周的规定,首先“僭越”称王,将31世的“封君”变成了“王”; 同时逾制建筑徐国都城。 当时,周天子的王城“方九里”,而徐城的范围却大大超过了周天子的王城。 据《汉·地理志》记载:“故徐国也,其城周十二里。”不仅如此,徐偃王尚有“欲霸上国”的雄心。 《帝乡纪略》、《泗周志》等旧志上就有这样的记载:“(徐偃王)周穆王时为东方诸侯,长行仁义,欲霸上国,获朱弓彤失,以为天瑞,乃僭称王,陆地而朝者三十六国。” 这种“僭越”称王、“逾制”筑城的违规之举,只有统领三十六国、被东南的江淮地区众多国推为盟主,敢于同周天子分庭抗礼的徐偃王才敢如此造次。 不仅如此,徐偃王在都城外还建筑了他与宠妃的离宫的偃王夫人祷祀处梳妆楼。 ” 后来徐偃王的势力确实日渐壮大,周穆王恐惧,楚文王嫉妒我想也是有的。 然后就是:周穆王以徐偃王‘僭越’称王、‘逾制’建城等为由,“乘八骏之马,使造父御之,发楚师袭其不备,大破之,杀偃王。其子宗遂北徙彭城武原山下,百姓归之,号曰‘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