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DID身份认证的应用解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08 19:0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20:42
去中心化DID的目的,是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支持在多个网络*享ID,实现互操作性,从而构建更好的web生态。前一章节 去中心化DID身份认证的技术解析 ,介绍了DID基本的技术原理,这一章节,我们简单描述几个DID的使用场景。
现在人们已经习惯微信扫码登录,或是支付宝授权登录等,这样就可以用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直接登录到第三方网站上。所以我们的个人信息是由微信、支付宝保管,相信这些大网站不会崩溃,也不会泄露我们的数据等。但“大数据杀熟”现象就是一个反例,网站利用我们的数据,操纵着我们的支付,这是用户信息中心化管理的弊端。
以小学生入学登记为例,家长报名时需要出示户口本(证明这小孩户口是在当地,也确实是家长的娃)、房产证(证明房屋是该家长的,该房屋也确实归属于所属校区)外加其他结婚证、疫苗接种证明等。这些证明都是纸质的,都是由相关部门盖章确认了的。只是使用的时候很麻烦,家长需要把所有证件都带上,万一丢了补办也很繁琐。
微众银行实现的“粤康码”与“澳门健康码”互通项目,就是基于区块链+DID技术实现了跨境身份的认证,使得前往澳门的内地旅客,除了提供核酸证明以外,只需申领“粤康码”即可轻松过关,无需再次填写澳门本地的健康码。
再以买房为例,在买房前期,售楼处会要求购房者先出示一个资金证明(比如存款>500万),这样的话购房者就需要将好几个银行的资金挪到一家银行,凑够500万后,再开具一个证明给售楼处。对购房者来说,资金在几家银行间来回挪动就是损失,同时也泄露了金额数目。
如果采用DID就会便捷很多(前提还是多个银行、购房者、售楼处都已经在区块链上注册了DID),流程如下图所示。
购房者手里有多个银行所给的银行存款证明VC,他可以将这些VC中的金额合并,之后加上零知识证明ZKP的proof隐藏具体的数目,签名后转成VP发给售楼处。售楼处验证这个VP的正确性后,并验证零知识证明ZKP的proof的正确性,确认购房者拥有500多万的资金,但却不知道具体数目。
伴随着IoT设备的种类扩大,物联网的数据也逐渐丰富起来,但物联网设备的安全,及物联网数据的可信度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果能以DID给物联网设备进行身份标识,就可以控制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并从源头确认数据的可信度。
以工厂的机器为例,每个机器都由其制造商赋予了一个DID。当机器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的生产数据,可以将这些生产数据(非敏感的)进行签名,将数据、签名结果和DID一同保存在区块链上。
机器的制造商可以根据链上数据得知机器的运行情况,便于更好的售后保养服务。
当企业需要贷款时,银行可以根据区块链上的生产数据,并结合机器制造商的背书,判断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评估贷款风险。 (这也算是区块链跨多方机构使用的一个场景)
以云网盘数据共享为例,如果我想要把网盘上的一些照片发给出版商,就在云网盘上申请一个链接,并加上一个访问密码,交给出版商去访问。出版商拿到这个号码就能取回照片,但这个密码可能给其他人重复使用,就导致我的照片被泄露了。
采用DID方式,可以相对安全地将数据共享给使用者,如下图所示(前提:数据保管方、数据方、用户都在区块链上注册了DID).
本章简短地介绍了DID的几个使用场景,也是我目前收集到的。但纸上得来终觉浅,以后可以尝试多种DID,并挖掘出更多真实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