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29 16:5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7:05
教学不仅是对人类已有知识的继承,也是人类知识体系的再积累、再创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小学数学是数学的基础,基础的数学知识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基础,所以教好数学是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课前准备与学生有效预习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备好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教师在备课时,要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这样能够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其次,学生合理有效的课前预习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能更好地利用这有限的课堂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预习,让学生把自己能消化的知识在课前完成,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难点进行集中讲解、集中练习,这样通过教学任务的分解和教学难点的集中解决,就会大大节省课堂时间。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其精髓,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针对目标创设问题环境,运用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例如,我们在教授“圆周长计算”时,可以先让学生们利用手中的学习用具对圆的周长进行测量。当学生们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圆周长时,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很大的圆形水池能进行滚动吗?”于是学生只能再寻找别的测量方法,从而发现用长长的绳子可以测量较大的、不能移动的圆形周长。但是当面对无形的圆时,它的周长又该怎样测量呢?比如将一根绳子的一端拴上一个小球,然后提着绳子在空中旋转,所形成的无形的圆既不能使用滚动测量的方法,也不能使用绳测的方法,到底应该用什么方法呢?教师提出的这一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然后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就能发现圆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并进一步总结形成定律,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印象。因此,设立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能使他们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多媒体教学以其题材丰富形象、形式新颖多样、课堂信息量大、节约课堂时间等优势,为学生创造了有利的学习环境,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把课堂教学引入了全新的境界。
1.能将知识直观化,易于学生理解。在课堂中无论教师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的知识,而多媒体教学最大的特点是能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比如笔者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亲自剪一剪、拼一拼,在这个基础上,再运用多媒体课件,把一个圆分别平均分成8等份、16等份、32等份后剪拼的过程通过动画形式先后展示出来,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发现,把一个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思考,便很自然地推导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增加教学容量。如笔者在教授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的练习课”时,就充分运用了多媒体大容量性的特点,把设计的练习先后通过二十多个图形展示到大屏幕上,运用抢答、填空、判断、涂色等多种方式进行练习,并结合多种评价方式,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掌握了知识,加深了理解。
总而言之,教师要认清,多媒体技术仅是辅助教学而已,不要受其所累,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等诸多因素,精心准备、精心设计,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的优点,就会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注重实践,使学生成为运用数学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实践探究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用各种感官去感知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而且要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多种可行的实践活动方案。例如:学生学习了比例的知识后,让学生设计实践活动方案测量学校的旗杆、大树的高度。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从而成为运用数学的主人。
五、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教师要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把激励评价用到极端,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对那些有错误,但又蕴涵创新思维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时,再给予鼓励,这样的评价既能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又能避免学生“表扬依赖症”的产生,让评价真正发挥激活课堂的作用。另外恰当运用数学语言评价,利用“客观评价策略”“关注差异策略”“多元评价策略”“质的评估”等记录学生的各种进步,可反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和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让学生学会倾听、解读、交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我们广大教师以新课改的理念、积极进取的意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小学生数学知识能力的提高和全面持续发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7:06
教学不仅是对人类已有知识的继承,也是人类知识体系的再积累、再创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小学数学是数学的基础,基础的数学知识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基础,所以教好数学是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课前准备与学生有效预习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备好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教师在备课时,要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这样能够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其次,学生合理有效的课前预习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能更好地利用这有限的课堂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预习,让学生把自己能消化的知识在课前完成,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难点进行集中讲解、集中练习,这样通过教学任务的分解和教学难点的集中解决,就会大大节省课堂时间。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其精髓,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针对目标创设问题环境,运用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例如,我们在教授“圆周长计算”时,可以先让学生们利用手中的学习用具对圆的周长进行测量。当学生们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圆周长时,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很大的圆形水池能进行滚动吗?”于是学生只能再寻找别的测量方法,从而发现用长长的绳子可以测量较大的、不能移动的圆形周长。但是当面对无形的圆时,它的周长又该怎样测量呢?比如将一根绳子的一端拴上一个小球,然后提着绳子在空中旋转,所形成的无形的圆既不能使用滚动测量的方法,也不能使用绳测的方法,到底应该用什么方法呢?教师提出的这一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然后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就能发现圆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并进一步总结形成定律,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印象。因此,设立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能使他们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多媒体教学以其题材丰富形象、形式新颖多样、课堂信息量大、节约课堂时间等优势,为学生创造了有利的学习环境,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把课堂教学引入了全新的境界。
1.能将知识直观化,易于学生理解。在课堂中无论教师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的知识,而多媒体教学最大的特点是能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比如笔者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亲自剪一剪、拼一拼,在这个基础上,再运用多媒体课件,把一个圆分别平均分成8等份、16等份、32等份后剪拼的过程通过动画形式先后展示出来,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发现,把一个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思考,便很自然地推导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增加教学容量。如笔者在教授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的练习课”时,就充分运用了多媒体大容量性的特点,把设计的练习先后通过二十多个图形展示到大屏幕上,运用抢答、填空、判断、涂色等多种方式进行练习,并结合多种评价方式,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掌握了知识,加深了理解。
总而言之,教师要认清,多媒体技术仅是辅助教学而已,不要受其所累,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等诸多因素,精心准备、精心设计,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的优点,就会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注重实践,使学生成为运用数学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实践探究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用各种感官去感知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而且要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多种可行的实践活动方案。例如:学生学习了比例的知识后,让学生设计实践活动方案测量学校的旗杆、大树的高度。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从而成为运用数学的主人。
五、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教师要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把激励评价用到极端,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对那些有错误,但又蕴涵创新思维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时,再给予鼓励,这样的评价既能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又能避免学生“表扬依赖症”的产生,让评价真正发挥激活课堂的作用。另外恰当运用数学语言评价,利用“客观评价策略”“关注差异策略”“多元评价策略”“质的评估”等记录学生的各种进步,可反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和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让学生学会倾听、解读、交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我们广大教师以新课改的理念、积极进取的意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小学生数学知识能力的提高和全面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