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样才能爱孩子却又不溺爱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26 10:5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8:16
许多家长都知道不能过分溺爱孩子,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很不好。然而很多时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父母明明已经很溺爱孩子了,但却自己察觉不出来。其实只要看看有没有以下这些行为就知道了,有的话说明很溺爱孩子了。
1、偏袒孩子。
总有一些父母,当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总会不自觉的站在孩子这边。他们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完美的,不可能犯错,错的是别人。就算有时候知道自己的孩子错了,也总会淡淡的说:孩子还小,没什么了不起的。
其实这些父母不知道,自己这种溺爱的行为只会让孩子对于犯错肆无忌惮,以后越发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最终可能酿成大错,到时就后悔了。
2、不让孩子自己做事。
根据统计,在大城市的小学生中,有超过6成是不会做家务的。而其中有不少孩子不是不想做,而是父母不愿意让他们做,因为这些父母觉得孩子以学业为重,做家务或者其他事情纯属浪费时间。
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引导下,孩子会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许多人习惯了父母给自己穿衣、喂饭和背书包等等。等他们长大了,就会成为传说中的高分低能儿,一点生活自理能力也没有,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呢?
3、答应孩子的所有要求。
现在许多家庭是“421”的模式,就是家里有4个老人,2个大人对1个孩子。所以对孩子的要求,其他人都是有求必应,甚至争先恐后地帮他满足。
可想而知,在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很容易觉得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周围的人都必须满足他的要求,但以后在社会中是不可能如此的。所以这些孩子长大之后会到处碰壁,被小时候家里人的溺爱行为给毁了。
4、对孩子的称呼太腻。
前不久同事张伟,打电话给上高中的女儿,开头第1句话就是:“小宝贝,我好想你……”顿时让周围的人都起了一阵鸡皮疙瘩,同时也对他这种溺爱方式感到担忧。
不要小看这种称呼,对于孩子太腻太甜的称呼,只能在他们年幼的时候合适,当他们渐渐长大,父母最好改口称呼他们的名字,这是一种尊重跟成长的认可。孩子听到之后也会在内心默认自己已经成长,并按照社会的规则和应有的言行举止要求自己。否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没长大,还可以任性,不利于成长。
所以,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爸爸妈妈一定要有一个适合的称呼。
总之,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行为对他们的影响非常深远,如果不想因为溺爱而毁了孩子的未来,最好不要有以上这4种行为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07:18
许多家长都知道不能过分溺爱孩子,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很不好。然而很多时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父母明明已经很溺爱孩子了,但却自己察觉不出来。其实只要看看有没有以下这些行为就知道了,有的话说明很溺爱孩子了。
1、偏袒孩子。
总有一些父母,当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总会不自觉的站在孩子这边。他们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完美的,不可能犯错,错的是别人。就算有时候知道自己的孩子错了,也总会淡淡的说:孩子还小,没什么了不起的。
其实这些父母不知道,自己这种溺爱的行为只会让孩子对于犯错肆无忌惮,以后越发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最终可能酿成大错,到时就后悔了。
2、不让孩子自己做事。
根据统计,在大城市的小学生中,有超过6成是不会做家务的。而其中有不少孩子不是不想做,而是父母不愿意让他们做,因为这些父母觉得孩子以学业为重,做家务或者其他事情纯属浪费时间。
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引导下,孩子会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许多人习惯了父母给自己穿衣、喂饭和背书包等等。等他们长大了,就会成为传说中的高分低能儿,一点生活自理能力也没有,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呢?
3、答应孩子的所有要求。
现在许多家庭是“421”的模式,就是家里有4个老人,2个大人对1个孩子。所以对孩子的要求,其他人都是有求必应,甚至争先恐后地帮他满足。
可想而知,在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很容易觉得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周围的人都必须满足他的要求,但以后在社会中是不可能如此的。所以这些孩子长大之后会到处碰壁,被小时候家里人的溺爱行为给毁了。
4、对孩子的称呼太腻。
前不久同事张伟,打电话给上高中的女儿,开头第1句话就是:“小宝贝,我好想你……”顿时让周围的人都起了一阵鸡皮疙瘩,同时也对他这种溺爱方式感到担忧。
不要小看这种称呼,对于孩子太腻太甜的称呼,只能在他们年幼的时候合适,当他们渐渐长大,父母最好改口称呼他们的名字,这是一种尊重跟成长的认可。孩子听到之后也会在内心默认自己已经成长,并按照社会的规则和应有的言行举止要求自己。否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没长大,还可以任性,不利于成长。
所以,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爸爸妈妈一定要有一个适合的称呼。
总之,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行为对他们的影响非常深远,如果不想因为溺爱而毁了孩子的未来,最好不要有以上这4种行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