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25 16:2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1 09:44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鼎盛辉煌的朝代,国力强盛,四海折服,周边各族首领求婚者纷至沓来,因此,唐代也是历史上和亲公主最多的一个朝代。大家悉知的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的故事就传为千古美谈,但盛唐时期唐帝国派往异国的众多和亲公主,都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唐朝以亲生女儿与异族通婚是从唐肃宗开始,当时将宁国公主下嫁给了回纥人。
唐肃宗此举实属无奈,因为唐帝国到他执政时,早已江河日下,国力衰落。安史之乱将唐王朝折腾得极度虚弱,不得不向外借兵平叛。回纥作为唐朝的邻国,适时派兵讨伐安禄山等叛军,帮助收复了长安、洛阳、河北等地。
之前回纥要与唐朝建立友好关系,都是让他们的公主嫁给唐朝宗室。一场“安史之乱” 让回纥人自恃对唐朝“有社稷再造之功”,除了索要高额回报外,指明要与唐朝皇帝的亲生女和亲。唐肃宗不敢拒绝,只好册封二女儿为宁国公主,嫁给葛勒可汗为妻。宁国公主到达回纥时,回纥举国欢腾,用他们的话说:“唐天子将真女嫁来,是看得起我们回纥!”
葛勒可汗有色心没福气,宁国公主下嫁到回纥没多久,他就因劳累过度,死了。按照回纥人风俗,宁国公主做为可敦(可汗夫人)是要殉葬的。宁国公主当然不干,据理力争,总之就一句话:你们谁爱殉葬自己殉葬去,姑奶奶我是不干的!当时的回纥人对唐朝还有所忌惮,不敢过分相*,最终宁国公主选择折中,按回纥礼俗, “剺面大哭”,就是用刀在脸上划出血痕大哭,表示悲伤了一场后就回国了。
当初宁国公主下嫁回纥之时,唐肃宗卖一送一,由荣王的女儿小宁国公主作为陪嫁,按照当时胡人的陋习儿子或弟弟是可以继承父兄的妻妾的。宁国公主一走,就由小宁国公主顶替嫁给了继位的牟羽可汗。
有人评价说,郭子仪出了馊主意,认为唐朝请回纥兵来帮助平叛,是害大于利,那些回纥兵进入中原,趁机烧杀抢掠,比贼寇尤甚。正应了一句话“请神容易送神难”,回纥“使臣”是络绎不绝,轮番到京城旅游观光,唐朝*得好吃好喝供着,再承担他们的花销。更为过份的是,这些人吃饱喝足还不老实,到处为非做歹,官府也不太敢出面干涉。
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回鹘保义可汗(他将国名改回鹘)又派使者到长安请婚,唐穆宗不敢说不,答应让自己的亲妹妹(唐宪宗之女)永安公主去和亲。永安公主运气不错,正在张罗要远嫁那个老色鬼的时候,保义可汗兴奋过度,一口气没喘匀,二腿一蹬就见了阎王。永安公主连念阿弥陀佛,除了感谢国家以外,把天地神灵都谢了个遍,然后就出家做了道姑。从此,和亲之事跟她再也没有半毛钱关系。
保义可汗的继承者崇德可汗一上台,就迫不及待地派出两千多人的庞大使团前往长安,还是请求和亲。唐穆宗又许下另一个妹妹太和公主。
太和公主出嫁时,由于唐朝*国库空虚,财政吃紧,长安城已经没有足够的设施和能力接纳、招待前来迎亲的所有回鹘使节团成员,于是有大部分的回鹘使者只能被安置在边境外,唐朝还*以强势货币来购买多余的贡品(回鹘以马匹作为贡品要求唐朝以丝绸来交换),以及公主的嫁妆。
据记载,太和公主出嫁的礼仪空前隆重。临行当天,唐穆宗亲自将妹妹送到通化门,而此前文武百官早已接到通知,都恭立在章敬寺前为公主送别,而朝廷出动的仪仗更是前所未有。长安百姓已很久没有见过如此盛大的场面,长安城万人空巷,男女老少都涌出城外观看公主出嫁的盛况。当时著名的诗人像杨巨源、王建等纷纷赋诗送别。其中以王建的诗作最佳,可诗中却满是悲凉:
塞黑云黄欲渡河,
风沙眯眼雪相和。
琵琶泪湿行声小,
断得人肠不在多。
吐蕃是唐、回的共同敌人,为了防备吐蕃搞破坏,回鹘方面出动了两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出安西,一路出北庭,以抗拒吐蕃的侵扰,保护公主。而唐朝方面也派三千人马开赴蔚州,防抗吐蕃。途中,回鹘又派了760人带上驼马及车辆,到黄芦泉迎候公主;唐丰州刺史李祐则在卿泉迎接太和公主以及护送她的三千兵士。
此时的回鹘对大唐已经少了之前的敬畏,当和亲队伍一行人平安到达离回鹘牙帐(相当于皇家宫殿)尚有百里之遥的地方时,可汗派出的迎新使者竟然向负责护送的左金吾卫大将军胡证提出,要在路上私底下与公主先见面。胡证当即拒绝了对方的无理要求,使者争辩说,以前唐朝和亲至少有幅画象,而如今的公主却没有,况且之前咸安公主出嫁时曾有过这样的先例。胡证说:我奉大唐天子之命护送公主见可汗,没见到可汗之前,公主万万不可先露面!回鹘使者见胡证义正词严,凛然不可侵犯,只好作罢。
太和公主正式到达牙帐后,崇德可汗以隆重的礼仪迎接公主及护送她的一干人等。当唐朝使臣要回朝复命时,公主在自己帐中大开宴席,为之饯行。公主不忍故乡的使者离去,悲痛万分,哭得像泪人似的,情景很是悲伤。《旧唐书》列传145记载:“证等将归,可敦宴之帐中,留连号啼者竟日”。
崇德可汗同样是无福消受之人,娶了太和公主不到三年就挂了。此时的回鹘先是人祸,国内纷争不断,局势动荡不安。随之又闹起天灾,草原发生疾疫,再遭遇了罕见的雪灾,死去的牛羊马匹不计其数,吐蕃又勾结黠戛斯汗国(今吉尔吉斯境内的部族)趁机入侵。内忧外患又加剧了回鹘的内讧,国家领导人像走马灯似的不断更换。太和公主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在担惊受怕中熬过了近20年的光阴。
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回鹘出了个叫句录莫贺的吴三桂式人物,引黠戛斯兵攻入回鹘,焚烧可汗牙帐,回鹘诸部四散逃亡。黠戛斯人缴获资财无数,俘获大批回鹘宗亲和贵族,其中就包括太和公主。黠戛斯人原本是匈奴西迁后留下的残余,可他们的首领(历史上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史书只记载其阿热氏)却长着两只乌黑明亮的眼珠,他就自认为是汉朝李陵的后代。太和公主是李唐的公主,于是就认作自家人,好生保护了起来,并于次年(唐武宗会昌元年)派兵护送公主回大唐。
当太和公主在黠戛斯武装的保护下,急匆匆地返回大唐的途中,却被一支铁骑截住了去路。来人是回鹘残余势力中的一部,领头人叫乌介,此时已经自立为可汗。乌介可汗二话不说就杀散黠戛斯人,抢回了太和公主,并以公主为人质,“请”唐朝给予册封,授他可汗印信,进而又提出借粮、借兵甚至借城池,还要唐朝帮其复国等一系不合理的要求。
唐朝早已不是当年的盛唐,自然不可能满足乌介的种种要求。乌介就像小孩子得不到满足就缠住大人不放一样,不断在边境搞事。唐武宗可是整个唐朝唯一带“武”字谥号的人,连神鬼都不放在眼里(历史上 “三武一宗”的灭佛,他就是三武之一),岂容乌介撒野。
会昌三年(843年)正月,河东节度兼招抚回鹘使刘沔奉命派麟州刺史石雄、都知兵马使王逢率沙陀朱邪赤心(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爷爷)三部以及契苾、拓跋等部落共同进击回鹘牙帐,打得回鹘四散奔逃,惊慌失措的乌介被*刺伤后,只带得数百骑向东北方向逃窜,归附黑车子族,其溃散部众3万多人向唐朝幽州军投降。三年后,乌介可汗在被黠戛斯追击时,为部下所杀。曾经强盛一时的回鹘至此灭亡,唐回两国的百年恩怨,终于了断。太和公主平安地被迎回大唐。
3月25日,太和公主到达长安。唐武宗以盛大的礼仪迎接公主的归来,下令左右神策军出动400人与太常仪仗一起出城迎接。在京的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全部在章京寺门前列班出迎。历经坎坷的太和公主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阔别了22年的长安,武宗晋封其为定安大长公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1 09:45
和亲公主都要远赴吐蕃,在吐蕃进行生活,命运是很悲惨的,人生都已经不能够由自己做主。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1 09:45
很悲惨的人生,不仅要背井离乡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如果不受宠那真的是悲惨一生。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1 09:46
嫁给那些少数民族之后,会受到不错的待遇,因为他背后是大唐王朝,兵强马壮,实力超群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1 09:46
太和公主和亲三年后,丈夫死亡,后在黠戛斯武装的保护下,返回大唐时又被劫走并在三年后返回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