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25 20:1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1 23:56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重头戏,也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特级教师冯为民更是认为,文本解读是文化自觉的深度实践活动,是以教师的文化自觉唤醒学生的文化自觉。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美国诗人狄金森的诗句每每让我想到的是,这些年依仗着阅读为我启明的方向,循着光亮慢慢前行,发现一路风景旖旎。
一、随山到水源
文本解读是课堂教学的根,如果文本解读出了差错,学生的解读就会缺少深度,文本的美妙更无从领略。由于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对经典文本经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隔阂。孙绍振在《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中这样说道:“经典文本的历史性和当代青少年之间的隔膜,是一个重大难题,但,并不是不可沟通的,只有具有深邃的认知图式的教师才能得心应手,构建起历史经典文本和当代青少年精神这一巨大跨度之间的桥梁。”
深邃的认知图式源于什么,我想还是先阅读,然后搭起文本和学生间的桥。《逍遥游(北冥有鱼)》的备教是其中最难忘的一次。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流沙河《庄子闲吹》、王蒙《庄子的享受》、《于丹〈庄子〉心得》、傅佩荣《向庄子借智慧》,它们的智慧我都借鉴过。但我知道这仍然是作家的个人解读,我要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更不能忘记教师才是学生文本解读的舵手。
《逍遥游》作为《庄子》的首篇,是庄子哲学思想开宗明义的体现。马叙伦先生在《庄子义证》中说“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可见《逍遥游》在《庄子》一书中的重要性。然而只节选前两段“鲲鹏”形象部分,仅仅有142字的篇幅,能不能通过有效的教学让初中学生对庄子思想有所窥见和体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文章节选部分,庄子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北海中生活着一条“不知其几千里”的鲲,而它竟又变化为一只大鹏,还要腾空而起,乘六月海风作万里之游。处于九万里高空的大鹏俯视下界,只见一片莽莽苍苍。文章写如此夸张的鲲鹏形象有什么用意,鲲鹏和“逍遥”有什么关系,类似这样的问题,在课前调查中,几乎每个学生都会问到。而庄子深邃的哲学思想,迂回曲折的深沉情感正是寄托在奇幻的想象里,仅疏通词句或直接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是难以触及其博大深邃的精神世界的。因此,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透过奇幻的表象,怎样把文章蕴含的思想内涵挖掘出来,使文中包含的思想境界感染学生,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
我们知道,在《逍遥游》原文中,庄子追求的是无所凭借、真真正正的逍遥,也就是庄子概括的:“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是一种“无待”的精神幻想。而在选文部分,文意仍停留在对大鹏南飞的描写上。笔者最初设想在教学中引入庄子的这个结论,启发学生大鹏的逍遥仍是“有待”的,并不是庄子追求的逍遥。然而没有铺垫、突兀地引入这段话,不仅难懂,而且有舍弃文本之嫌,事实上大鹏的“有待”在选文中已有所体现。
最困难的是,对一个多元的文本,到底该怎样取舍主旨,如果全然否定大鹏,提出“无待”之说,可能引向虚无,使初一的学生对庄子敬而远之。如果只肯定大鹏的逍遥,又可能曲解了庄子的本意。选文的最后一句“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尤其是“则已矣”中虽有深深的无奈,又何尝没有豪气,庄子固然认为真正的逍遥境界难以达到,可是他何曾放弃了追求。翻开《庄子》一书,满目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庄子,他说“我只是贫穷,不是潦倒”,一个拥有自由心灵的人,甚
1/3页
至还能感受到鱼儿的快乐。他的一生都在诠释着“逍遥”。
在尊重文本的情况下,找准学生与文本之间情感的融合点,发挥文本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得到智慧的收获、心灵的碰撞,至关重要。最后让我醍醐灌顶的是《庄子?人间世》里的两句话,“乘物以游心”“外化而内不化”,生活中有太多东西我们无法选择,但我们可以自由选择的,是自己的精神家园,是对梦想的坚守。
在教学中,给了学生很多的时间,结合文本讨论“大鹏到底逍遥不逍遥,”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不置评论,只在最后小结中提醒学生不管怎么看待鹏,值得关注的是鹏懂得利用条件,并提升了自己的境界,这是值得现代的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也符合庄子“乘物以游心”的主张。古代的经典与现代的学生,在这个层面上有了价值体系上的交融点,不啻为一次精神上的特殊旅程。在教学的最后,我们再次朗读了选文最后一句话,那时候我们是微笑着读的,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孜孜不倦追求着精神自由的微笑着的庄子,也感受着庄子对我们醍醐灌顶的“点化”。在物欲充斥的现代社会,庄子的哲学并不过时,相反,他给我们精神上的引领,让我们在烦累的生活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平常心,顺应自然,回归生命的本真。
“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阅读走到内心,这一路,急不得,
。 慢慢行,细细悟,“随”性而至,你会听到山泉淙,
二、源头活水来
也有一类文本,课文蕴含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学生比较熟悉,一读觉得懂了,其实并未能真正理解。还是在《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中,孙绍振有句非常霸气的话:“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我认为这种霸气是一个懂得文本解读的教师的自信,而自信来自于“源头活水”的充盈。阅读,仍然是最好的补充方式。最近一次《金色花》的备教深有感触。
“文中有三次嬉戏,而三次嬉戏与母爱有什么关系,”“文章是表达母爱,为什么要写孩子的天真、顽皮,”“为什么‘我’那么天真,那么快乐,那么活泼,那么可爱,”“为什么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发生想象,”“本文的题目为什么要取为‘金色花’,‘金色花’又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文中并没有都讲‘金色花’,”“作者全文把自己写成孩子,是在写童年的自己吗,”这些是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中的几个。或许在初始阅读中,好多孩子已经认定这就是讲母爱的,或许他们会朦胧地感觉到,这种情感与平时所讲的亲情好像有些不同,但却说不出来。 幸好有阅读打底。先是看了郑振铎译的《新月集》,看《新月集》会觉得泰戈尔拿着一把钥匙,引我们走入孩子的圣洁世界,而那把钥匙,我也有。
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飞上天去。他所以不离开我们,并不是没有缘故。他爱把他的头倚在妈妈的胸间,他即使是一刻不见她,也是不行的。 ――泰戈尔《新月集?孩童之道》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赐给父母的天使,《金色花》里也有这样一位小天使,依恋着母亲。
泰戈尔创作《新月集》是在妻子离他而去之后。妻子去世后,他要照看5个孩子。几个幼小的孩子失去了母亲,更依恋父亲。他不得不忍住自己的悲痛,关心照顾他们,使他们不至于因失去母亲而失去童年的快乐。
他参与孩子们的谈话和游戏,从他们的话题和游戏中,他发现了那个自然天真、自由自在的童心世界。
从此以后,在这个小孩的游戏中做成的买卖,使我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泰戈尔《新月集?最后的买卖》
诗人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心理去想象,用儿童的心灵去感受,写出一首接一首表现童心之美的诗。
只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着熟睡的孩子,他一定想起了孩子们的母亲,也想起了自己幼
2/3页
年丧母的经历,“假如”她们能回来„„
她走的时候,夜间黑漆漆的,他们都睡了。现在,夜间也是黑漆漆的,我唤她道:“回来,我的宝贝;世界都在沉睡,当星星互相凝视的时候,你来一会儿是没有人会知道的。”――泰戈尔《新月集?召唤》
然后又读了《泰戈尔回忆录》,在那里,我仿佛住进了泰戈尔家,看着他长大。我看到这个家到处弥漫着文学和艺术的气息,我感受到泰戈尔丰富的感受力与天才的想象,它们从诗人的童年时代就已经开始闪耀,就像院子里那棵榕树的树根那样盘根错节,纷繁丰富。他说他“渴望用心灵看眼睛之所见,用眼睛看心灵之所想”。所以你能够理解,为什么接连经历丧妻和丧子之痛的泰戈尔,还能写出如此纯净的《新月集》,皆因他心灵之眼里散发出来的宁静而优美的清辉。
再阅读《吉檀迦利》,我能感受到那迎面而来的虔诚玄想。“梵就是树木、种子和幼芽,梵就是花朵、果实和树荫,梵就是太阳、光明和被光明照亮的东西。梵无所不在,世界上的男女都是梵的形相。”金色花的光辉里,承载的是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有了这样的丰盈,在引领学生和文本对话时就有了方向。我们品读孩子好玩背后的体贴,“嗅”的淡淡花香里,有既不让妈妈发现,也让妈妈舒爽的纯真;“投”的淡淡光线里同样是体贴,更有孩子投身母亲怀抱的欢喜和满足;“坏孩子”的称谓里其实满含着爱,更重要的是母亲的话,是孩子的模仿,甚至连母亲这些情感细微的变化都能模仿出来;读的是宗教神话故事,做的是宗教祷告礼仪,嬉戏场景与宗教淡雅、宁静、高贵的气氛相吻合,也只有金色花能代表这份圣洁。
“这首散文诗表现的其实是一种理想中的*之爱,甜蜜、默契,欢乐而神奇,甚至带有一种宗教色彩。作者把普天下最纯洁的童真汇聚在了这个孩子身上,把普天下最圣洁的母爱也汇聚在了这位母亲身上。文中的‘我’可以是我们每个人,文中的母亲也有你们的母亲的身影。”这是我这堂课的结束语。借着阅读给予的充盈,我和学生们在文本里读到了比以前更深宏的东西。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丰厚文本,文本丰厚心灵。
李海林教授在《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一文中,曾旗帜鲜明地为语文教师定位:语文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把外部的阅读转化为引领课堂的智慧,这是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点经验。
我很喜欢三毛在《梦里不知身是客》中说的一句话:“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好多时候可能是为着教学去阅读一些书籍,更多的时候,阅读的结果并不能在课堂中有所呈现,但其实,它们已经长在了你的身体里。学会读书,把文化安顿在心灵里,成为人一生幸福的储蓄,或许这就是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