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25 15: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0 23:56
《中等算学月刊》是本刊早期1933-1940年用刊名,本文简述该刊的出版及珍藏简况。中国数学期刊的创办,较西方同类期刊晚了一个世纪左右,据目前查实史料,1897年黄庆澄在温州创办的《算学报》,是中国最早的数学刊,共出12期,于第二年(1898年)停刊。以后30余年至1933年之前,陆续办过10余种数理刊物,少则一期、最多出至15期,一般多为2、3期便停刊了,陆续至今百余种现行中国数学期刊,历史最长者就数《数学通讯》了,它经两次停刊又两次复刊、三次更名的曲折发展历程,今年是本刊创办70周年刊庆,可喜可贺! 《中等算学月刊》(以下简称《月刊》)从1933年1月出创刊号起,前四年每年出10期为一卷(8、9月或7、8月停),每期正页48至54页不等,另附目录和书刊预告或介绍等,内容丰富。1937年出了第五卷第4期后,日本侵略中国,中国东部、中部大片土地很快失守,这些地区的高等学校*西迁。《月刊》当时依托的武汉大学也不例外,西迁四川乐山。在这极度动荡的环境下,《月刊》第五卷第5期延至1937年12月才出版,第5期的“编后”说:“这一期早应出版,只因上期试题专号印刷时间太长,暑假前不久始发行。原拟假后陆续赶出,不料七月间 卢沟桥事变发生,继以全面抗战,……,目下时局紧张,下期能否继续出版,暂无把握,不过本刊同仁誓竭尽其 全力以维护此国内唯一之算学定期刊物,一埃时局数平,仍当按期出版,以慰读者之望”。
抗日战争期间,《月刊》用“特刊”标识,不定期出版,笔者上世纪80年代曾先后到省、市、高校十多缩图书馆查觅,见到的最晚一期是“《中等算学月刊》特刊第五期”,该期于1940年11月在成都印刷,发行人是中等算学研究会四川分会,代表人余竹平(即余介石),“特刊”每期20页左右,小16开本,纸质甚差易碎,字迹不清,似油印,简装。刊物本身就反映了当时条件极其艰苦,办刊人确实是在“竭尽全力”维持《月刊》出版,其精 神可敬可佩!就目前眼见为实而论,《月刊》前五年共出五卷45期,后来“特刊”又出5期,总共出版50期。
上世纪前半叶的中国,一份数学刊物,在五年内能够连续而正规地出版45期,当时是空前的。因此,《月刊》的知名度较高,影响面较大,各大、中等图书馆均有订购、收藏,唯因国内时局不停地*、变化多端,各馆保 存下来的缺期较多,特别是第五卷第5期和“特刊”各期,笔者直到80年代末,才在四川省图书馆发现珍藏。
目前见到保存《月刊》比较完整的是魏庚人教授(1901-1991),他是我国老一辈数学教育家,曾任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首任理事长、陕西省数学会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老系主任。30年代,魏老是北师大附中的一位数学教师,从《月刊》发行第一期起,他不厌其烦每期按时到指定书店购买,坚持了4年多。“七七事变 ”中日战争爆发后,他携妻儿老小向西逃难到西安,途中也不忘寻购第五卷第4期,直到以后中断了出版消息。这40余期《月刊》,战争中随他从北京逃难到西安,辗转到陕南城;抗战胜利后,又伴他回西安、返北京,1958年再一同调至西安。数十年中,在运输条件远比现在差的情况下,他家多次长途搬迁,一次次丢掉许多家俱、用品和书籍,惟独几套数学期刊,总是与他形影相随。70年代末80年代初,魏老编写《中国中学数学教育史》,几套期刊成了他著书的主要参考文献,从中吸收了许多史料和信息;还专门著文介绍我国早期的几种数学刊物,当调查得知他是收藏《月刊》期数较多者,更视该刊为珍宝,让笔者代他装订成硬皮精装五大卷,经常向他 的学生介绍这套期刊的历史和特点,爱不释手。
1991年5月底,全国数学教育界的代表数百人云集陕西师大,庆贺魏庚人教授九十大寿。之后不久,他突然对笔者说:“我在考虑如何处理这套期刊,让它今后发挥最好作用!”他以后多次催促他的家人到校外去索回被借走的第三卷。因魏老一直体质较好,晚辈们未抓紧办理此事。待笔者出差回校尚未见面,猛然得知他突然重病,句话未留,便撒手长辞!数年后,他的儿子搬迁清理遗物,特将先辈珍爱的这套《月刊》,交笔者待管。今年时值贵刊70周年刊庆,征得魏老子女同意,由他们做主,将魏老珍藏已半个多世纪的《月刊》,赠送给原刊编辑部,永久保存并发扬光大,以慰魏老在天之灵!
附记:魏老最后借出去的《中等数学月刊》第三卷,始终未能找回!一套基本完整、珍藏半个多世纪的刊物,到最后却将中间的一卷遗失了,非常可惜!今后有谁见到该卷即《中学数学月刊》第三卷,乞望与该刊—现《 数学通讯》编辑部联系,一是为保全文物,二是了却一位已故先辈的心愿!谢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0 23:56
《中等算学月刊》是本刊早期1933-1940年用刊名,本文简述该刊的出版及珍藏简况。中国数学期刊的创办,较西方同类期刊晚了一个世纪左右,据目前查实史料,1897年黄庆澄在温州创办的《算学报》,是中国最早的数学刊,共出12期,于第二年(1898年)停刊。以后30余年至1933年之前,陆续办过10余种数理刊物,少则一期、最多出至15期,一般多为2、3期便停刊了,陆续至今百余种现行中国数学期刊,历史最长者就数《数学通讯》了,它经两次停刊又两次复刊、三次更名的曲折发展历程,今年是本刊创办70周年刊庆,可喜可贺! 《中等算学月刊》(以下简称《月刊》)从1933年1月出创刊号起,前四年每年出10期为一卷(8、9月或7、8月停),每期正页48至54页不等,另附目录和书刊预告或介绍等,内容丰富。1937年出了第五卷第4期后,日本侵略中国,中国东部、中部大片土地很快失守,这些地区的高等学校*西迁。《月刊》当时依托的武汉大学也不例外,西迁四川乐山。在这极度动荡的环境下,《月刊》第五卷第5期延至1937年12月才出版,第5期的“编后”说:“这一期早应出版,只因上期试题专号印刷时间太长,暑假前不久始发行。原拟假后陆续赶出,不料七月间 卢沟桥事变发生,继以全面抗战,……,目下时局紧张,下期能否继续出版,暂无把握,不过本刊同仁誓竭尽其 全力以维护此国内唯一之算学定期刊物,一埃时局数平,仍当按期出版,以慰读者之望”。
抗日战争期间,《月刊》用“特刊”标识,不定期出版,笔者上世纪80年代曾先后到省、市、高校十多缩图书馆查觅,见到的最晚一期是“《中等算学月刊》特刊第五期”,该期于1940年11月在成都印刷,发行人是中等算学研究会四川分会,代表人余竹平(即余介石),“特刊”每期20页左右,小16开本,纸质甚差易碎,字迹不清,似油印,简装。刊物本身就反映了当时条件极其艰苦,办刊人确实是在“竭尽全力”维持《月刊》出版,其精 神可敬可佩!就目前眼见为实而论,《月刊》前五年共出五卷45期,后来“特刊”又出5期,总共出版50期。
上世纪前半叶的中国,一份数学刊物,在五年内能够连续而正规地出版45期,当时是空前的。因此,《月刊》的知名度较高,影响面较大,各大、中等图书馆均有订购、收藏,唯因国内时局不停地*、变化多端,各馆保 存下来的缺期较多,特别是第五卷第5期和“特刊”各期,笔者直到80年代末,才在四川省图书馆发现珍藏。
目前见到保存《月刊》比较完整的是魏庚人教授(1901-1991),他是我国老一辈数学教育家,曾任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首任理事长、陕西省数学会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老系主任。30年代,魏老是北师大附中的一位数学教师,从《月刊》发行第一期起,他不厌其烦每期按时到指定书店购买,坚持了4年多。“七七事变 ”中日战争爆发后,他携妻儿老小向西逃难到西安,途中也不忘寻购第五卷第4期,直到以后中断了出版消息。这40余期《月刊》,战争中随他从北京逃难到西安,辗转到陕南城;抗战胜利后,又伴他回西安、返北京,1958年再一同调至西安。数十年中,在运输条件远比现在差的情况下,他家多次长途搬迁,一次次丢掉许多家俱、用品和书籍,惟独几套数学期刊,总是与他形影相随。70年代末80年代初,魏老编写《中国中学数学教育史》,几套期刊成了他著书的主要参考文献,从中吸收了许多史料和信息;还专门著文介绍我国早期的几种数学刊物,当调查得知他是收藏《月刊》期数较多者,更视该刊为珍宝,让笔者代他装订成硬皮精装五大卷,经常向他 的学生介绍这套期刊的历史和特点,爱不释手。
1991年5月底,全国数学教育界的代表数百人云集陕西师大,庆贺魏庚人教授九十大寿。之后不久,他突然对笔者说:“我在考虑如何处理这套期刊,让它今后发挥最好作用!”他以后多次催促他的家人到校外去索回被借走的第三卷。因魏老一直体质较好,晚辈们未抓紧办理此事。待笔者出差回校尚未见面,猛然得知他突然重病,句话未留,便撒手长辞!数年后,他的儿子搬迁清理遗物,特将先辈珍爱的这套《月刊》,交笔者待管。今年时值贵刊70周年刊庆,征得魏老子女同意,由他们做主,将魏老珍藏已半个多世纪的《月刊》,赠送给原刊编辑部,永久保存并发扬光大,以慰魏老在天之灵!
附记:魏老最后借出去的《中等数学月刊》第三卷,始终未能找回!一套基本完整、珍藏半个多世纪的刊物,到最后却将中间的一卷遗失了,非常可惜!今后有谁见到该卷即《中学数学月刊》第三卷,乞望与该刊—现《 数学通讯》编辑部联系,一是为保全文物,二是了却一位已故先辈的心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