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中国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26 13:57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10:36
汉字与中国心 · 王蒙
1998年春在纽约时,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
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
字。”
汉字,确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汉语又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
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
地”“海内”“天涯”“劬劳”“芳草”“眷眷”“依依”……都够
使受到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从翻译稿读
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
国孩子,甚至在呀呀学语的时候,就能背诵许多古典诗词了。过年时
吟“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
“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
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
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
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以我国古典诗词为例,全部改成拼音
文字以后,还能设想原汁原味的诗词的存在么?
(1999.4.30《中国文化报》)追问要的是主要内容,而且这不是你自己写的
追答汉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和代表,废除汉字、走拼音化文字的道路,会断送了中华文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10:37
1998年春在纽约时,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语又整齐灵动,特别适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劬劳”“芳草”“眷眷”“依依”……都够使受到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从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孩子,甚至在呀呀学语的时候,就能背诵许多古典诗词了。过年时吟“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10:37
是徽汉合流之后形成。
清朝乾隆末期后徽班进北京后,在嘉庆道光年间同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发展。
然后突破传统的京剧的只有那个红色戏剧。。。就是沙家浜之类的现代京剧,不过没有传统的有味道啦。。。O(∩_∩)O~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10:36
汉字与中国心 · 王蒙
1998年春在纽约时,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
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
字。”
汉字,确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汉语又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
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
地”“海内”“天涯”“劬劳”“芳草”“眷眷”“依依”……都够
使受到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从翻译稿读
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
国孩子,甚至在呀呀学语的时候,就能背诵许多古典诗词了。过年时
吟“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
“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
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
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
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以我国古典诗词为例,全部改成拼音
文字以后,还能设想原汁原味的诗词的存在么?
(1999.4.30《中国文化报》)追问要的是主要内容,而且这不是你自己写的
追答汉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和代表,废除汉字、走拼音化文字的道路,会断送了中华文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10:37
1998年春在纽约时,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语又整齐灵动,特别适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劬劳”“芳草”“眷眷”“依依”……都够使受到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从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孩子,甚至在呀呀学语的时候,就能背诵许多古典诗词了。过年时吟“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10:37
是徽汉合流之后形成。
清朝乾隆末期后徽班进北京后,在嘉庆道光年间同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发展。
然后突破传统的京剧的只有那个红色戏剧。。。就是沙家浜之类的现代京剧,不过没有传统的有味道啦。。。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