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17 20: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8 10:28
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连中三元的文武人员人物一共有18位,其中文三元有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宗哲;明朝的黄观、商辂;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武三元有明朝嘉靖年间的尹凤、万历年间的王名世和清朝顺治年间的王玉璧。
所谓“三元”,其实是指“解元”、“会元”和“状元”。解元是乡试第一名,会元是会试第一名,状元是殿试第一名,连中三元就是接连在乡试、会试和殿试中获得第一名,从万千考生中脱颖而出,独拔头筹,这种人一般是前途无量的。
古代科举制
古代科举制一般分为乡试、会试、殿试,通过乡试的学子称为举人,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由于乡试多在秋季举行,正是桂花开放时节,所以此时金榜题名又被称为“折桂”。《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通过了乡试,成为一名举人。举人便有了入朝为官的机会,运气好还有可能从候补升任知县,成为一县父母官。
通过会试的学子称为贡士,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发榜之后,通常一个月左右举行殿试,通过殿试的学子称为进士,进士前三名称为三甲,第一名为一甲,称为状元;第二名为二甲,称为榜眼;第三名为三甲,称为探花。成为进士即有机会成为朝廷要员,甚至中流砥柱。而状元自然更是成为各方势力争相拉拢的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