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15 18: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4:48
19世纪80年代,德国一些新兴工商业集团和中产阶级,急于拓展海外市场,不再满足于俾斯麦的欧洲均势战略,再加上威廉二世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对英国有着羡慕嫉妒恨的复杂感情,也一直想带领德国冲击海上霸权地位,证明自己的实力。
所以德国开始将精力放在海上,力图打破英国的海上优势。当时的海军大臣是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为此他提出了“风险理论”,也就是不要和英国全面争夺海上统治权,这样肯定是干不过英国,德国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北海。
因为英国的海上力量分散全球殖民地,不可能收缩到北海专门针对德国。只要德国建立强大皇家海军,再加上*的威胁,英国必然不会轻举妄动。在此理论下,德国开始建立它的“风险舰队”。
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
1897年11月,由提尔皮茨主持制订的《第一次舰队法案》提交帝国议会,于次年获得通过。该法案规定:将海军战列舰总数设定为19艘,每25年更新一次;由于当时已有12艘战列舰(含较大的岸防装甲舰)在役,在1903年之前将继续开工7艘新舰,即“腓特烈三世皇帝”级前无畏舰的4、5号舰以及5艘吨位稍大的“维特尔斯*”级。
其他应在1904年4月之前下水的还包括8艘装甲巡洋舰以及大批辅助舰艇,总预算4.09亿马克。《第一次舰队法案》的最大意义在于,为有计划、有周期地扩建海军确立了法律上的先例,技术上则仍以法俄两国为对手;
新建的7艘战列舰的主炮口径为9.45英寸(240毫米),小于同一时期英国战列舰的12英寸,舰体尺寸和续航力也逊色于英舰。到了1900年,真正基于“风险理论”制订的《第二次舰队法案》也获得国会批准,它把海军一线主力舰的额定数量提高到了38艘,编成4个分舰队,并决定在1901—1905财年新建10艘战列舰,即5艘“不伦瑞克”级与5艘“德意志”级。
这两型14000吨级(当时基尔运河的最大通航吨位)战列舰是德国第一种可与英国同期产品相抗衡的主力舰,它们安装有4门11英寸(280毫米)一级主炮和14门6.75英寸二级主炮,航速18节,装甲覆盖范围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