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的意识状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15 12:1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10:32
两辆车并行行驶,你坐在其中一辆车上,不会感觉对面的车辆在运动,因为它们是同步的频率,没有参照物作为对照,运动的本身就无法体现出来。
禅定也是一样,我们平时的生活,你的心感受不到心灵的觉知感受是紧张,你认为吃饭穿衣,工作思维,游戏休息,都是正常的在发生,心灵平时也很平静淡定啊,紧张什么?
可是,当你上坐时,进入禅定的第一层,就是柔软放松身心,将肉体彻底地松弛下来,先放松眉宇,再放松鼻子、嘴唇、耳朵,放松你的头皮,放松脑后,放松脖子,然后放松每一节脊椎,一节一节放松,直至放松腰椎,放松胯骨,放松大腿、小腿、脚面,然后放松胸腔、小腹,让呼吸变得平顺悠长,缓慢而轻柔。
彻底放松的肉体,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平日带动身体活动的心灵感受,各种动机体验,就会呈现出来,平时这些感受体验指挥身体,干这干那,现在身体彻底放松了,指挥身体的感受,就会展现出它的盲目性,因为此刻,并没有一个可以被感受、动机、体验所驱使的身体,可以随着感受带动,那么,感受本身就是——错觉。
此刻,深入感受深处,找到感受体验最深处的觉知,一切感受,都是觉知的分别,在选择记忆的体验,体验在推动概念的记忆,形成感受的自我,禅定中,心灵感受与肉体感官的联系,暂时切断了,那么,心灵感受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已没有了所感受的对境,感受如同虚空中的云彩,没有可以存在的依据。那么,感受就没有继续存在的理由,继续相续的感受,只是心灵储存体验的记忆幻觉。
找到感受最深处的清醒觉知,持续地,深入地,在觉知深处,放松觉知本身的觉受,不断地放松,放松,放松,放松……
当感受与觉受的记忆,都逐步在放松的觉知中,慢慢地消散、融化,你会发现,所有的体验、意识概念,都在分解,犹如贴在火炉上的黄油一般,在慢慢地消融,从内心深处的觉知中脱落。
此刻,所有的烦恼、情绪、*、恐惧、紧张,烦躁的情绪感受,都如同黄油融化,从融化的黄油深处,绽放出舒缓、极乐、喜悦、妙明、清净、自由、舒缓柔满的细腻觉受,此刻,你就是这种柔满极乐,明晰纯美的妙乐,这就是天堂境界,在这个境界中,你不再愿意回到肉体中,在这个境界中,你甚至不愿意去回想人世间的一切,任何念头都是沉重而污秽的,任何体验都是灾难,任何觉受都是痛苦而罪恶,任何动机都是罪恶的鬼魅,任何情绪都是魔鬼妖魔。你甚至会本能地抗拒在人世间经历的一切,犹如你无法接受自己在大粪坑中,犹如蛆虫一样地活着。你会本能地忽略身心中,残存的对人世间所有的记忆,因为人类的生命状态,与神灵的存在,是天壤之别。妙明觉受,不愿意回到肉体感知残存的记忆中,因为人性污秽,不属于纯美极乐的柔满极乐世界,犹如油滴无法融化在光线中。
不断地持续放松,在妙乐柔满的纯澈光明中,深入放松,此刻,你平时学法、念咒时,培育出来的专注力,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柔满极乐的明澈中,忽隐忽现展现出清晰的清醒,而柔美中的清醒,是无生无灭的,所有的疑虑,都无法挂住清醒,所有的体验,都在清醒中消散,所有的细腻觉受,都如云雾散去,所有的觉知分别,都无法错觉清醒。
我平时念佛,佛就是至诚心的*,佛号就是导师与光明,佛号就是心灵唯一,心灵全部就是佛号。
此刻,佛号在清醒中响起,慢慢地,最后一丝柔满妙乐,纯澈明晰的极乐妙觉,都消散了,唯有无生不动的清醒呈现。随着佛号,*纯澈的晴明,消散了体验觉受的最后疑虑,虚空中,远远的,呈现一团金色光芒,很遥远,深入清醒的心,离分别的愿望,金色光芒出现了,也没有分别他的愿望。
慢慢地,金色光芒越来越近,越来越大,金色光芒越来越强烈,明亮强烈但是并不刺眼,很温暖柔和,金色光芒中,随着光芒的柔和,逐渐展现出阿弥陀佛,在无限大的宇宙虚空中,阿弥陀佛的身光照亮了整个宇宙,光芒中,阿弥陀佛的金色身体,清晰呈现,不可思议的庄严、伟大、壮丽,极尽繁荣极尽细腻的庞大广袤世界,在阿弥陀佛的金身中呈现。
无限广大,照耀虚空遍满十方三世的佛身,就是纯金色的光芒构成,而光芒中任何一光明微粒,都是一个整体的宇宙世界,完整呈现出阿弥陀佛的金身,金身中,完整呈现出十法界一切世界,而十法界中,任何生命任何境界,都是金色光芒构成,任何世界中,任何一微尘中,都是与整体的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一样的广袤、庄严,极尽繁荣华美,殊胜壮丽。
只是极乐世界中的众生,因自身的业力迷障,阻碍众生的先天智慧,看不到阿弥陀佛的全身,犹如煤炭微尘在光明中,也只能依煤炭的污垢折射光明,却无法同化光明。
“一切众生,皆因自身业力所现世界。”——大士
随着阿弥陀佛的金身世界,光芒之中的佛身,越来越清晰,在无限深邃广袤虚空中,随着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展现,其他佛陀世界,也逐步逐渐地,在虚空之中完整呈现,犹如夜空中点燃的星辰般,无限光明相互照耀,诸佛心光,犹如千万亿太阳普照,纯光明亮,却祥和柔软,诸佛心光相互辉映,光明遍满虚空,普照宇宙十方,光明中遍满无量无际,琉璃般圣妙佛土。
整体宇宙笼罩在如来慈悲光明心海中,无限层层层层宇宙,无量恒河沙般世界,犹如光明海洋中,光明的细腻流动,所现的光影重叠,犹如太阳的纯明光焰中,有月亮光,篝火光,手电光,蜡烛光,火柴光,光明的性质统一,但是纯明境界的程度有所差异,光中有光,光海无限,层层叠叠,相互辉映,在如来觉醒心的明晰纯澈中,展现法界光明海汇。
任何一如来世界,都如极乐世界般,广袤无垠,庄严殊胜,极尽繁荣壮丽,华美无限;在禅定中,我的心灵觉光也越来越清晰展现,纯光中没有人类自我的形象,只是纯明遍满的纯光,伴随极乐清醒的妙觉呈现,纯光中清晰呈现层层宇宙,无量宇宙星云构成了光中呈现的金身,清醒明晰的妙觉,极乐安宁的无限接纳,呈现出无尽宇宙中,无限神灵众生,温暖的极乐喜悦充满了无限世界,世界由心光中所现,犹如流水中的琉璃,犹如光明中的光流,而清醒的极乐普照,犹如光中之明,清醒明晰挂不住安详极乐,光明无法掩盖明晰清醒,光流遮不住纯光明澈。
光明的性质、范围、境界,与阿弥陀佛金色光芒相同,但是,极尽细腻,无法分辨的光中明性,尚未达到阿弥陀佛的*程度,就好像,同样是金色的光明,我的心光中,有难以察觉到的细腻杂质。这种杂质,就是觉性,觉性必定有所觉的境界,觉与所觉,在本觉中,就是杂质,阻碍了光明彻底的*,犹如光明透过薄雾呈现,薄雾外面的人,就会认为,光明的薄雾就是纯光,可是,薄雾里面的光,却知道,薄雾是阻碍光明的杂质。
人类的意识,思维想象,只能构成一个平面空间,犹如你想象一个场景,场景本身会呈现,但是绝对不会有*度的,深层时空延伸,就好像,你想象一位亲人出现你脑海中,确实他出现了,可是你不可能在看到此人的同时,也同时看到他的肉体细胞、他的血液、他的思绪、他的情感、他的记忆,以及他的心灵深处,层层细腻的觉受与体验;你不可能看到此人当下状态之时,同时看到此人的过去与未来,犹如看电影一样,清清楚楚,无比细致细腻具体的,此人的生命之中经历的每一天、每一刻、每一秒中,他的心灵深处,闪现相续的微细念头觉受;以及遍觉此人无量的生生世世,无量劫之前的生死轮回,以及未来无量劫的未来命运。
可是在禅定中的究竟清醒中,任何生命的生生世世,脑海中微细念头与心灵细腻觉受,与无限过去未来生死轮回,都是瞬间洞照的。
如果是我们想象出的世界,想象就一定是,建立在体验记忆与意识概念的聚合之上,心灵调取心识储存的习气记忆,习气愿望相续意识分别,意识凝聚心灵体验,呈现出感受,感受驱动意识,概念提取记忆呈现当前的境界;如同我们做梦般,梦中的自己,行住坐卧,言谈举止,习惯行为,情绪感受,一定是日常生活中,自我意识在心灵体验中,储存的习气记忆在浮现,你平时习惯于吃什么,穿什么,做什么,喜欢什么,恐惧什么,在睡梦中,就会依据你内心深处,储存的习气经验,展现出梦境中,你所见到,感受到的世界。
睡梦中的自我体验,意识残存的分别记忆,调取心灵感受深层的体验,习气愿望推动意识,意识分别调取心灵体验中觉受记忆,意识与感受完成习气愿望的过程,就是梦境。梦境中的自我,意识的分别是微弱的,而推动梦中自我行动的,一定是内心的感受、愿望,以及心灵感受中潜在的体验。所以,梦境中我们所遭遇经历的,大多是平日里,我们心灵活动中,储存的各种情绪觉受,睡梦中,身心意识的放松,就舒缓了心灵,心灵被意识压制,被思维禁锢在深处的觉受体验就会展现,所以,我们在睡梦中,会遭遇自己内心最害怕的恐惧,最渴望的*,以及最期许的愿望。
引申一步说,当我们肉体死亡的时候,心灵觉受就从目前,我们活着的这个梦境,被心灵深处,储存的习气体验,裹挟着心灵觉受中,极其黯淡疲倦的觉知,进入习气与体验聚合所现的境界,境界就是业,业就是因果,因果就是生灭,故而,我们生生死死,在无尽无限的梦境中轮回不休,肉体死亡的当下,新的梦境又从心灵升起。
自性觉察自己,觉察倒映本觉,觉明为咎呈现法界,法界即觉性;觉性被所觉牵引,牵引中觉性细腻的分别,就是法界圣贤,圣贤依所觉呈现光明形态,这就是变易生死,觉性的细腻分辨,错觉觉性本来,原始明空被所觉牵引,所觉即错位,所觉掩盖了明空本来,空性境界形成虚影相续,相续即众生,以智慧、神通、光明所现众生觉性中,不同境界的身光形态。
故而,“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释迦牟尼佛
觉性被所觉牵引,牵引蒙蔽觉性,所觉困顿了觉性,觉性由困顿中,被困顿禁锢,犹如站在湖边的人,错将湖水倒影中的自我,当作真实的自己;认识湖水中倒影的,就是觉性疲倦,确定湖水倒影是真实的,就是困顿,被困顿的觉性,犹如湖水倒映着虚空,虚空被湖水倒影凝固,凝固的觉性,通过湖水取舍,攀缘了湖水中的倒影,就会被湖水的涟漪,分割荡漾了觉性,被湖水涟漪分割荡漾的觉性,就是——觉知,觉知分辨了湖水倒影,分辨即取舍,取舍激荡起新的湖水涟漪,水波纹就是——觉受。
举个例子,当我们对外界事物升起了感受,不论此种感受是好是坏,感受的对境,必定有特有的名称与形象,否则心灵感受无法升起。比如说,我们看到花朵心生喜悦,花朵的名称,就是觉知所现的认知概念,而喜悦的感受,就是觉受体验所现的感受波动,外界的花朵,根本上就是心识储存中,觉知分别,与觉受体验的交织相续所现,若心识深处未曾储存有花朵的名相体验,那么即使我们肉眼看到了花朵,内心也无法对花朵升起喜悦的感受。因此,花朵,以及我们所见、所闻、所触、所尝、所嗅、所意识到的世界所有名相,并非源于名相本身,世界名相的缘起,归根结底是源自储存在心识分别之中的,觉知分别与觉受体验的聚合。
故而,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众生非众生,是名众生,宇宙缘起性空,轮回自心现量,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心法本幻,法我皆空,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觉受的波纹进一步扰乱了觉知,觉知分别被觉受体验带动,形成了对体验的认知,认知就是心识,心识储存了觉受的体验,相续着觉知的记忆,形成了感受,心识与感受交织相续,错觉延伸,就呈现出时空与世界,心识对世界的深入感受,具体的认知带动了心识,心识在世界中呈现感受分别,分别即众生。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楞严经》
我们活着的时候,由意识思维控制心灵体验,心灵觉知被心灵觉受,深深地埋葬在体验感受之中,此刻的我们自我意识,仅仅是心灵觉知,透过肉体六根所现的,微弱的觉性明晰,犹如沉重浓厚的乌云遮蔽了阳光,阳光从乌云的缝隙中,勉强透过来一丝光线,还被流动的云彩所折射,幻影扭曲了光线,光线被流动生灭的云彩,切割成不同的光明色块。光明色块,就是我们的见闻觉知,呈现出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
流动的习气云彩,牵引了觉知,觉知被所觉的体验云彩带动,呈现出觉受,觉受相续形成了体验,体验蒙蔽觉知本来的明澈,迷茫中呈现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六尘即觉知对觉受的认知,认知即心识;心识取舍幻影,幻影牵引心识形成感受,感受攀缘肉体六根,心识认知六根,所现见闻觉知等功能,功能分割了心灵觉知,六尘境界凝固了心灵觉受,形成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这就是十八界,众生在三界中生死轮回,本质就是心灵迷失在自我梦境中,无明烦恼在流浪。
故而,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缘起性空,自心现量。
故而,佛由心作,自心即佛,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人类活在心灵储存的记忆中,人类就是心灵迷失后,心灵业境所现因缘,我们活着的时候,心灵类似于深度睡眠中;我们睡觉的时候,适度放松的身心,意识不再主动控制心灵,心灵储存的习气,左右意识进行相续,心灵类似于浅睡眠;而只有甚深禅定,极尽深邃地舒缓心灵极深处的觉受体验,诸种觉受习气,累世业障经验在心灵深处的觉醒中释放、平复、净化、消散,在觉受习气中,不再被习气体验所困乏困缚的觉知,如同太阳般,在乌云消散的同时,绽放出纯澈光明,光明驱散剩余的云彩,光明柔软明亮,遍满不动,光中无云,空中无色,无生不动,疑虑尽消,极乐是真实的清醒与自由。
疑虑尽消,即圆明十方,人类只能看到眼前的景象,不可能在看到前方的同时,也同时看到脑后、身下、头顶、四面八方的景象,这是一定的,因为人类的思维记忆是想象的基础,而人类的心灵记忆体验中,就没有十方遍照,*无碍的体验,所以,你的想象,只能是依据心灵的记忆,去想象前方的某一种境界,你无法在看到前方境界的同时,也同时看到脑后、身下、头顶、四面八方的境界,绝无可能!
但是,在心灵觉醒的状态,不仅仅是洞照前方境界,而是脑后、头顶、身下、四面八方,一切宇宙时空,层层叠叠,无限深邃的、无限广袤的宇宙时空,都是瞬间遍照,瞬间遍觉的,而且,觉醒心觉满的无尽世界中,世界无限时空境界,是同时脱离时空概念的,没有距离远近的差异,极尽遥远的天际,宇宙的无限深邃无限边际,与你看到眼前的一粒沙尘一样清晰清楚,眼前看到的一粒沙尘中,一样蕴含着无限无量、无边无际的广袤深邃宇宙星云,任何一宇宙微尘中,都蕴含着整体宇宙中,无限无量,广袤深邃的层层层层时空;没有过去未来的差异,任何一层时空中,如虚空遍满微尘般,充满了无限无际的世界,任何一世界中,都完整呈现十法界,任何境界中,都充满无尽无限神灵众生;无尽世界的过去未来,无量众生的过去未来,宇宙的起始终结,众生生生世世,生生死死,都在明晰纯澈的觉满十方中,当下无碍*呈现。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楞严经》
而觉醒心,遍照苍茫宇宙过去未来,却不挂宇宙过去未来,渗透一切,却无染无挂一切,随顺一切,却在一切宇宙世界生灭中,如如不动,如眼光清澈,见一切微尘,却在所见中,无染无挂,清净遍满;如千百万盏灯,同在一室内普照,无限量无边际的广袤宇宙,在纯澈无杂的遍照中,犹如手中的微细沙粒般流逝,生灭相续宛如幻影,而清醒的觉照,在生灭幻影中,如如不动,清醒遍满。
清醒中,失去承载清醒的专注;妙乐中,消散体验妙乐的觉知;彻底开放的心,不承载接纳的宇宙十方,安详中,熄灭了体验安详的疑虑;不可说,熄灭了不可思议;无所得,无挂十方三世,圆明无碍,无生不动,过去未来,只是当下一念错觉,错觉无觉,世界只是倒影。
“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释迦牟尼佛
清醒遍满的觉照,以及无量无限的广袤宇宙,犹如梦境般,在远离清醒的明晰中散去,是的,清醒,消散在离清醒的不可说中,犹如我们清晨醒来后,刚才的梦境依旧在大脑中有浮现,宇宙十法界,层层叠叠无限众生,圆明十方世界,就如脑中的残梦般,在清醒中脱落了,宇宙世界如梦消散,诸佛如光隐退于空,明空熄灭,寂灭现前;世界不可得,觉醒不可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如来非如来,是名如来,诸佛与世界,以及我禅定中,所现的层层境界,金光庄严的佛土,都是本觉的倒影,宇宙、众生、诸佛、光明、生死轮回、十法界,仅仅倒映着本觉。
他是一切,一切于他之中生起,一切于他之中消散,因缘聚合却无法挂住他的单纯,他于一切生起消散中呈现不动,明晰*;他在所有时空,一切世界中随顺清净,无生周遍。
世界倒映本觉,本觉随倒影展现,无取无舍;自众生觉受,体验,境界,光明,疑虑,烦恼,生灭,以及琉璃光净土中苏醒,于一切世界,一切时空,一切众生心中,落落清净,无染无挂,如如不动,随顺遍满,当下即本觉,妙明*。
本觉的名字即是当下,谁能于心灵认识当下,就还原了本觉不动周遍。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圆觉经》
伟大不足以形容他,他随处可见,无所不在,无所不是,无始无终,无有穷尽;神圣不足以形容他,他变化无穷,应有尽有,无始无终,穷尽宇宙过去未来,只是他一念妄想,宇宙亘古未来,缘起缘灭,刹那永恒,周遍充满,只因他在一瞥所现,无尽众生,生死轮回,只是他呼吸间微尘中无意缭绕;十法界无限无际无量无边,周遍充满无尽,只是他困乏迷惑的眼眸,眨了一下眼所现,倒影永远无法描述本觉,犹如湖水永远无法描述虚空,故而他不可说;黑暗永远无法描述光明,因为,黑暗是光明对自己的分别,分别中对光明的描述,就是猜测的疑惑,故而,光明亦不可得;心离分别即离生死,见诸相非相,当下即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