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02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2:16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有效地防止青少年犯罪害及他人、自身、家庭和社会,这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非常严肃的社会问题。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要从个人,家庭,学校来进行:
一、个人:
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应该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尽管他们还处于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差的阶段,但对于真善美与假恶丑还是有一定的分辨能力的。应当培养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二、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应从家庭抓起。一个家庭的环境,父母的教育方法、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个和睦的家庭,父母教育得当,能够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有效地防止其犯罪心理和行为的产生。
三、学校:
学校作为家庭的延伸,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能指导学生了解他们应尽的公民义务、犯罪的性质、遵守纪律的重要性、犯罪的种种后果、刑事司法制度的工作情况以及预防犯罪的方式。
一个人如果在青少年时期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情操高尚,对国家、社会有益的人,否则,如果学校教育不力或不利,他就有可能走上歧途,甚至违法犯罪。
未成年犯罪的原因:
1、家庭因素的影响。
现代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三代宠爱于一身,有的父母对孩子娇惯溺爱,百依百顺,使孩子形成了自私任性、脾气暴躁等不良性格;有的父母受“不打不成器”等错误思想影响,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致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有的父母自身素质差,言语不良,行为不端,孩子耳濡日染,潜移默化地受子影响;有的父母只顾忙于生计,疏于对孩子监管和教育;还有的父母离异,孩子无人管教,失去家庭温暖和关爱,往往流入社会,被坏人拉拢、引诱走上犯罪道路。
2、学校教育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教书”轻“育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灌输不够,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加上自我约束力差,容易走上歧途。有的只重视对优等生的培养,忽视对劣等生的教育,致使劣等生放任自流,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3、杜会因素的影响。
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网络游戏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以及其他有损人们身心健康的内容,对涉世不深的未成年人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2:17
个人小小观点(仅供参考)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2:17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最重要是从家庭做起,给孩子相对稳定的生活,父母要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还要给家庭和谐、安全的氛围。对于品德障碍的孩子,学校的老师发现之后要关注他们,重视起来,进行家庭沟通、心理教育、团体治疗,让孩子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信任、沟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