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心理障碍与精神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0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2:11
个人认为:
精神病啊 就是有某种危害性的
心理障碍啊 就是内心有某种阴影
不一定会有危害
心理障碍不需要通过心理医生就可以解决
呵呵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2:12
在临床上,常采用“心理病理学”的概念,将范围广泛的心理异常或行为异常统称为“心理障碍”,或称为异常行为。当然,这里的“行为”一词是广义的,泛指一切可观察的动作或活动,包含了人类功能的几乎所有方面。其所以采用“可观察的”这种字眼,是为了使心理或行为的研究成为客观的科学研究。
通常所说的“心理障碍”有一个比较一般的定义,指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这种“没有能力”可能是器质性损害或功能性损害的结果,或两者兼而有之。在我认为,心理障碍是对刺激的反应的异常表现。
人们承认心理有正常和异常之分,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两者有着实质性的差异,不能不加区分。坚信自己的行为、情感受到“最先进电子仪器控制”,断言 “思想被窃听”的人不能被认为心理仍然正常。因此,在心理正常和异常之间必然存在一种界限,这是确定无疑的。但是,心理正常却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到处适用的绝对标准,心理正常和异常的界限随时代的变迁与社会文化的差异而变动,是不能绝对确定的。换言之,这种界限是相对的,是相比较而言的。要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只有把他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放到当时的客观环境、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虑,通过和社会认可的行为常模比较,并和其本人一贯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加以比较,才能判断他有无心理*以及心理*的程度如何。如果一个人能够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其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能为常人所理解,即使他有时出现轻度情绪焦虑或抑郁现象,也不能认为他的心理已超出正常范围。换言之,心理正常是一个常态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还允许不同程度的差异存在。
心理异常的表现可以是严重的,也可以是轻微的。据WHO的估计,在同一时刻里,几乎可有20%~3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心理异常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目前,一般仍按下述系统对其进行分类。
(1)严重的心理异常:①精神*症;②躁狂抑郁性精神病;③偏执性精神病;④反应性精神病;⑤病态人格和性*。
(2)轻度的心理异常:神经官能症。包括神经衰弱、癔病、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抑郁症。
(3)心身障碍:①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包括肝、肺、心、肾、血液等内脏疾病,内分泌疾病,胶原性疾病,代谢营养病,产后精神障碍和周期性精神病。②各种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支气管哮喘等)所引起的心理异常。
(4)大脑疾患和躯体缺陷时的心理异常:a.中毒性精神病;b.感染性精神病;c.脑器质性精神病;d.颅内感染所伴发的精神障碍;e.颅内肿瘤所伴发的精神障碍;f.脑血管病伴发的精神障碍;g.颅脑损伤伴发的精神障碍;h.癫痫伴发的精神障碍;i.锥体外系统疾病和脱髓鞘疾病的精神障碍;j. 老年性精神病;k.精神发育不全;l.聋、哑、盲、跛等躯体缺陷时的心理异常。
(5)特殊条件下的心理异常:①某些药物、致幻剂引起的心理异常;②特殊环境(航天、航海、潜水、高山等)下引起的心理异常;③催眠状态或某些特殊意识状态下的心理异常。
人类精神活动是有机的、协调的、统一的。从接受外界刺激,一直到做出反应,是一系列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活动。精神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注意、意志、智能、人格、意识等,其中任何一方面的变化均可表现为精神活动障碍,即精神活动的各个方面互不协调或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均可表现为精神异常。最常见的精神活动障碍为焦虑、恐怖、幻觉、妄想、兴奋、抑郁、智力低下,品行障碍及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等。
除了精神障碍,常见的心理障碍还有感知障碍、情感障碍、思维障碍、行为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睡眠障碍等。
由此可见,形成心理障碍的生物因素包括人体疾病、遗传素质、生化改变和药物影响等。
古希腊医生Hippocrates提出“体液学说”,认为人体内体液失调可引起心理异常,如黄胆汁分泌过多,可暴躁;黑胆汁分泌过多,可致忧郁。 18世纪时,Gall提出脑和头盖说,认为心理障碍定位于大脑某些特殊部位,其学说虽属谬误,但指出了脑病变对异常心理的病因作用。其后,很多临床病理研究证实,脑部疾病如脑炎、脑萎缩、脑肿瘤、脑血管病均可引起精神障碍、*行为。癫痫病人常伴有发作性精神障碍和行为改变,同时可发现异常脑电活动。 Penfield研究发现,轻微电刺激作用于颞叶皮层可引起回忆往事的心理反应。Sperry关于“裂脑人”的研究又进一步加深了对人脑功能的认识。大量的科学证据表明,脑病变与神经生理过程失调可引起精神障碍,发生*行为。
感染、中毒、代谢障碍能导致脑代谢障碍,也是心理异常发生的重要原因。例如,高热谵妄、低血糖症引起的意识模糊,甲状腺功能亢进伴随的兴奋、易激惹和恐惧感,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伴发的抑郁,都已为肯定的临床事实。
遗传因素与心理异常的关系在精神医学领域内有过很多的研究。采用家系调查、双生子研究、寄养子研究和染色体研究等方法,揭示了遗传因素在不同精神疾病中的作用。例如,先天愚型为遗传因素所决定。在躁狂抑郁症患者家族中有较多的同类患者,其遗传因素的作用也较为明显。但心理社会应激对发病也有“扳机”作用。甚至在焦虑症与强迫症患者中,其近亲发病率也较一般居民高。通常认为焦虑症、强迫症中心理社会应激有重要作用,可能遗传等因素形成的易患素质和心理社会应激共同导致了发病。这种易患素质常以某种人格特征的形式表现出来。
体内生化改变可以伴发心理和行为变化。对情感性障碍的研究揭示单胺类神经递质有代谢障碍,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可有增加或减少。阻断多巴胺受体的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等,用后可使患者镇静,减轻幻觉与妄想症状。反之,苯丙胺等促神经递质释放的药物,恰可引起类似精神病样的反应。
碳酸锂治疗躁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改善抑郁,表明生化变化可导致情绪变化。根据抗抑郁药的生化机制,人们研制出许多新型抗抑郁剂,这有力地说明了人的情绪受到生化过程的影响。
Mesmer认为人体内有一种磁性的液体,并称之为“动物磁性”。如此磁液过多或过少,可致精神失常。他还认为,这种磁液可与别人互相传递,互补不足。他在其巴黎的诊所中间放一只盛铁砂与水的大木桶,桶四周有许多铁棍,病人围着木桶,把铁棍触于身体有病部位,Mesmer围着他们走着,同时用铁棍碰触病人身体,宣告病人磁液已恢复正常,促进病人入迷,许多病人痛苦若失。后来人们知道这是暗示作用。虽然Mesmer的理论是错误的,但他导致了催眠术的应用。在催眠的状态下,可再现痛苦的根源,而这些隐蔽的心理冲突或精神创伤,是导致心理异常的重要原因。这种观点为后来的精神动力学学说所采纳,精神动力学学说的创立与系统化,应归功于Freud。
Freud认为,人们的行为方式,并不仅仅是人们思维和意志的结果,而且是人们心底深处的情感与愿望的结果。人们在幼年生活体验的情感和愿望,在文明社会中却遭到厌弃和禁止,从而受到压抑。但是,这些情感与愿望继续活跃在潜意识中,而且常常以象征的方式出现在睡梦、自由联想和那些似乎是非理智的举动中。因此,他认为,人的行为问题与心理障碍乃是遭到压抑的心理导致矛盾冲突的症结。只有当患者能发现、分析、理解和对付自己的心理障碍时,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Freud认为人格由伊特或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大系统组成,它们互相协调时使人能够有效而满意地进行与外界环境的交往,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反之,当人格的这三大系统互相冲突时,人就会处于失调状态。伊特是指本能所在,是生理遗传的心理表现;自我指较高级精神活动过程的领域,是和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超我可以说是社会化的产物,代表人的良知。如果自我过弱,不能控制和统辖伊特或超我,那么冲突就会发生,人会感到烦恼、焦虑。为了缓和焦虑,人可以用压抑、投射、反向作用、固定作用、倒退等心理防御机制自我调整。
人的心理障碍之所以形成,来源不在精神活动内部,而是对环境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射。
形成心理障碍的社会因素包括*、经济、宗教、文化教育、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生态环境和家庭、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
社会的迅速发展,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欲求也不断增加。人际关系日益广泛和复杂,对现代人类的社会适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心理上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有20%~3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科学发达、工业发展、人口密集的都市,各种噪声、空气和水源污染,生活节奏加快,交通拥塞,竞争激烈,住房困难,人际关系矛盾增多,所有这一切均易令人焦虑、紧张,成为心理障碍的重要根源。
孤独,可导致人的抑郁不安,这在老年、社会支持缺乏者中尤为显著。某些出国人员因为语言关未通过也会感到孤独。老年人由于子女离家或出国探访、子女上班、外出无人照顾,整日独居,深感寂寞,心理问题接踵而来。
心理障碍的内容与表现,也与社会文化有关。如穷乡僻壤,不知*、电子计算机为何物,其症状内容亦无此类反映。同样,40年前国人所想者为温饱的满足,今日人们则考虑合理之膳食,避免脂肪过多或过分肥胖,甚至有少女因追求苗条而节食以致发生神经性厌食者。
性别也是心理障碍的因素之一。过去女性经济、社会地位与男性不同,因此男女之间心态有异。现在妇女参加工作,有独立自主的经济权,其间差异不如过去显著。但还有不同之处,如女性的更年期心理障碍较男性为多,这是既有生理改变又有社会因素影响之故。
临床上常见精神障碍的症状:
人类精神活动是有机的、协调的、统一的。从接受外界刺激,一直到做出反应,是一系列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活动。精神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注意、意志、智能、人格、意识等,其中任何一方面的变化均可表现为精神活动障碍,即精神活动的各个方面互不协调或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均可表现为精神异常。最常见的精神活动障碍为焦虑、恐怖、幻觉、妄想、兴奋、抑郁、智力低下,品行障碍及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