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蒙古族到底分为几个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47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1:53
我国境内的蒙古族约有600万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据2004年统计,417.08万万占总人数的70%以上)、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青海、河北、甘肃等8省、自治区的巴音郭楞、博尔塔拉、海西等三个蒙古族自治州和布克赛尔、肃北、河南、阜新、喀喇沁左旗、前郭尔罗斯、杜尔伯特等七个蒙古族自治县,其余则聚居或散居在宁夏、河北、河南、四川、云南、北京等22个省、市、自治区地。蒙古族的这种分布现状有三个特点:一是聚居地规模差别大,大到一个自治区,小到一个村庄;二是聚居地区多,仅自治地方就有11个;三是聚居地的范围广,从东北到西北,从内蒙古到大西南,分布在十多个省区。蒙古族地理分布现状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原因。首先,*统治的需要。随着蒙古族日益强盛和占领区的不断扩大,为了加强统治,1260年忽必烈把统治中心从漠北的和林迁到燕京。1271年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后,把被占领的地区分为许多块封建领地,由蒙古人直接管理。没有被分封的地方,也是派蒙古族担任军政首领。这样,蒙古族的分布范围由于*统治的需要,由蒙古高原扩大到全国各地及中亚一些地区。其次,是民族斗争的结果。元朝灭亡之后,大部分蒙古人退回漠北地区,建立北元,统治蒙古地方;一部分留在原来的封地内。为了防止北移的蒙古人的侵扰,明代在东起辽宁,经今内蒙古地区和甘肃北部,西到哈密一带先后设置了二十多处蒙古族卫所。以后蒙古族又经过统一和*,一部分又迁入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清代进一步加强了对蒙古族统治,参照八旗制调整了蒙古大小封建领地,建立了盟旗制度,从而使蒙古族的地域分布基本上固定下来,沿袭至今。目前蒙古族聚居在内蒙古及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青海、甘肃等地的分布现状都是这样形成的。还有少数蒙古人加入军队或作为*被派遗到各地,加上元朝灭亡后留在当地的少数蒙古人,就形成了目前河南、河北、四川、云南、北京等地一些散居分布的现象。由于工作、成分改变等原因,北京、天津,东南及沿海,云贵川、山东人口有明显变化。
1.河北省蒙古族的来源有四部分:一是世居的蒙古族,包括喀喇沁部和察哈尔部;二是厄鲁特蒙古达什达瓦部的后裔;三是清代驻守围场的蒙古八旗兵丁及其家属;四是清朝*派驻各地驿站、关隘及城镇驻防的蒙古八旗官兵。另外,清代前、中期,清*派往各地驻防、当差的八旗兵中有部分蒙古八旗官兵,主要分布于山海关、沧州、保定、遵化、雄县、玉田、三河、易县、张家口等市、县,以后逐渐在当地定居。其他地方蒙古族,多是部队转业、学生分配或工作调动而定居的。喀喇沁部:元、明、清三代,河北平泉、围场、承德、隆化等县,为蒙古喀喇沁部的游牧地。清代分属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右旗。这里的蒙古族世居此地,以游牧为生。现居此地的蒙古族人,多为其后裔。察哈尔部:张家口地区的崇礼、赤城、张北、沽源、尚义、康保及承德地区的丰宁、围场、隆化县一部,历史上是察哈尔部蒙古游牧地。清代,分隶察哈尔蒙古正蓝、镶白、正白、镶黄四旗,现居此地的蒙古族人多为其后裔。厄鲁特蒙古达什达瓦部:厄鲁特蒙古达什达瓦部原居新疆伊犁河畔。清乾隆十年(1745),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贵族为争夺汗位展开混战,达什达瓦父子三人战死。二十年(1755)九月,达什达瓦寡妻车臣莫尔根哈率部众离开战乱的伊犁,投归清*。到二十四年(1959)五月,达什达瓦部2136人来到承德。清*将他们编入驻防八旗。并将五道梁、狮子园一带地方划为牧地。供他们游牧。二十七年(1762),清*在新疆伊犁设立“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二十九年(1764),达什达瓦部500名士兵及家属又重还新疆,其余部众仍留在承德。今承德市狮子沟镇、喇嘛庙村附近的蒙古族即其后裔。守围蒙古八旗:清康熙二十年(1681)设置木兰围场。初由蒙古王公管领围场事务,设围场总管大臣,并拨派满、蒙八旗兵驻守围场。辛亥*后,蒙古八旗兵丁及眷属定居下来,成为当地居民。另外,清代前、中期,清*派往各地驻防、当差的八旗兵中有部分蒙古八旗官兵,主要分布于山海关、沧州、保定、遵化、雄县、玉田、三河、易县、张家口等市、县,以后逐渐在当地定居。蒙古族是河北世居少数民族之一。据1997年底统计,全省有蒙古族人口14.38万人。全省11个市都有蒙古族,主要居住在承德(12.29万人)、张家口(0.91万人)两市境内。人口在万人以上的有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隆化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平泉县。有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一个,蒙古族乡3个。河北蒙古族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除张家口坝上地区和平泉县北部一些蒙民会讲蒙语外,其他地方的蒙古族很少有人会讲蒙语。近年来,河北加入“八省区蒙古语文协作组织”,每年由内蒙古自治区培养一些蒙语人才,平泉县和尚义县蒙中和蒙小开设蒙语课,推动了蒙古语文的发展。
2.黑龙江省的蒙古族聚居在松嫩平原中部。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辽阔,河流纵横,水草丰美,是宜牧宜农的好地方。蒙古族在这里从事畜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洪熙年间,成吉思汗次弟哈布图哈撒尔的14世孙奎孟克塔斯哈喇就游牧在这里,15世纪中期,奎孟克塔斯哈喇的孙子爱嘎析产分牧来到嫩江东岸,以其分牧次序为四而称为杜尔伯特部。千百年来,骠悍的蒙古族人民,在这“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肥美土地上生息繁衍。现在,全省蒙古族有9.8万多人,其中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就有3万多人,占该县总人口的14%左右。蒙古族人口较多的还有肇源、泰来等县。他们主要以牧业为主,或农牧结合。
3.四川省蒙古族现约有两万七千余人。主要分布在成都市,盐源、木里两县。居成都的蒙古族最早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以八旗官兵身份入川,约占当时在川八旗人口的三分之一。分布在凉山州的蒙古族最早在元代来川,因与当地一些民族杂居,习俗多有交融。原编入八旗的蒙古族有骑射等独特习俗。现建有4个蒙古族乡。城镇蒙古族现通用汉语文,习俗与当地主要民族基本一致居城镇者从事各种行业。凉山州的蒙古族以农业为主,兼及林、牧业。
4.上海市蒙古族。最早是元代随蒙古军队攻占江南而开始在上海地区定居的,较大规模地迁居上海则是在清代,尤其是上海开埠以后。元代至元十二年(1275年)元军攻占上海后,一方面在上海驻扎了大量的军队,另一方面委派了大批的*,其中有不少是蒙古族。当时仅任职松江府和下属的华亭、上海两县以及平江路的嘉定、扬州路的崇明两州的蒙古族*就有四五十人,他们中有些后来就定居下来了。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把蒙古降众和原先编在满洲八旗中的部分蒙古人分编成蒙古八旗。清入关后,蒙古八旗成员参与了清王朝对全国各地的统治,担任了*、地方*与军队中的各级*。清代上海地区的各级*、军事*中就有不少蒙古人。同时,清代在上海的驻军之规模也大于前代,尤其是上海开埠以后,驻军数量更多,其中也有相当数量的蒙古人,这些蒙古官兵中有些后来就定居在上海。蒙古人较大规模迁居上海是在清宣统三年(l911年),辛亥*以后。辛亥*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导致了清朝八旗制度的瓦解,原驻守镇江等地的清军中的蒙古人及其后裔遂陆续来到上海定居。*21年(1932年)一二八事变至*26年(1937年)八一三事变期间,又有一批蒙古人来到上海定居。到1951年,上海已有蒙古族同胞1000人。解放后,由于*、经济、文化等发展的需要,又有一些蒙古族同胞陆续迁居上海,成为上海蒙古族的又一来源。
5.云南省蒙古族。云南的蒙古人,有一部分是随云南王、梁王以及其他诸王一起迁去的人户,更多的原是蒙古军户,他们或者在路经云南远征边区邻国的往返途中留镇其地;或者是被直接调来镇守云南的。元灭亡后,当地的蒙古军户逐渐和汉人军户一样,与编户齐民参错相处,绝大部分融合于汉族或别的民族之中。只有在个别地方,他们仍相对集中地聚居,达数百年,同时还一直保留着对祖先的记忆。例如元朝曾于临安西"曲陀、阳关之原"置都元帅府,以重兵戍之。在这里屯驻了一支蒙古军队。他们的后代,至今仍聚居于通海县西的几个相邻的自然村落中,约有4000多人。今丽江巨甸纳西族中以“元”为姓氏的家族,他们本来是蒙古人,羼入纳西族后,即以“和”为姓氏,而且忘记了自己的祖籍。清嘉庆年间,云贵总督从他们祖坟的塔形蒙古文墓碑了解到这个家族祖籍在蒙古,以后他们才将姓氏从“和”改为“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1:54
蒙古在成吉思汗统一后,结束了各部落互不统属,相互征战的局面,各个部落或迁徙,或合并在各个万户、千户的统辖中,打乱了原来的部落结构。元被明灭后,主体力量回归漠北,称北元,后来西部蒙古夺权,蒙古部众历经多次战乱,在达延汗后重新统一。当时主要的力量分几大区域,一是西部卫拉特蒙古,他们曾经是被征服的部落,所以在权威上次于蒙古本部,也是蒙古高原多次内乱的主要因素。二是蒙古本部,以东西六大万户来划分。后来出现的各个部族名称基本都是按他们来划分的,乌珠穆沁、察哈尔等也是部落名称,而后因为自己的游牧区域形成了地理名称。三是成吉思汗兄弟的领地,多在今天的东北地区。四是成吉思汗其他子孙们的汗国,如察合台等。
一、内蒙古地区部族
1、察哈尔部:
2、察哈尔八部(鄂托克)
(1)克什克腾部
(2)浩齐特部
(3)敖汉部
(4)奈曼(乃蛮)部
(5)苏尼特部
(6)乌珠穆沁部
(7)察哈尔万户的阿喇克卓特部、主亦惕部
(8)多罗特部
3、内扎萨克八部:
(1)科尔沁部—嫩科尔沁部
(2)阿鲁科尔沁
(3)杜尔伯特
(4)郭尔罗斯
(5)扎赉特
(6)四子部落
(7)茂明安
(8)乌拉特
4、内五部喀尔喀
5、巴林部
6、弘吉刺惕部
7、翁牛特部
8、阿巴噶部
9、阿巴哈纳尔部
10、鄂尔多斯部
(附)达尔扈特(达尔哈特)人
11、土默特部、蒙古勒津(蒙郭勒津、蒙古贞)部
12、永谢布、阿苏特、喀喇沁部
13、巴尔虎部
14、兀良哈—乌梁海蒙古
15、依克明安
16、布里亚特
二、漠北蒙古外喀尔喀诸部——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赛音诺颜汗
三、漠西蒙古
1、和硕特部
附:*的达木蒙古
2、阿拉善和硕特
3、辉特部
4、准噶尔部
5、杜尔伯特部
6、土尔扈特部
7、乌梁海人(兀良哈)
附:图瓦人
8、扎哈沁人
9、明阿特人
附:科布多大臣辖区
附:喀尔喀人
四、蒙古地域之外的蒙古人
1、卡尔梅克人
2、布里亚特人
3、图瓦人
4、阿尔泰人
5、哈扎拉人
五、与蒙古有关联的其他民族
1、钦察人
2、鞑靼(Tatar或Tartar)人、塔塔尔族
3、诺盖人
附:诺盖分支部落简介
4、乌兹别克人
5、哈萨克人
可以到“我的空间”看全文。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1:54
一、内蒙古地区部族
1、察哈尔部:
2、察哈尔八部(鄂托克)
(1)克什克腾部
(2)浩齐特部
(3)敖汉部
(4)奈曼(乃蛮)部
(5)苏尼特部
(6)乌珠穆沁部
(7)察哈尔万户的阿喇克卓特部、主亦惕部
(8)多罗特部
3、内扎萨克八部:
(1)科尔沁部—嫩科尔沁部
(2)阿鲁科尔沁
(3)杜尔伯特
(4)郭尔罗斯
(5)扎赉特
(6)四子部落
(7)茂明安
(8)乌拉特
4、内五部喀尔喀
5、巴林部
6、弘吉刺惕部
7、翁牛特部
8、阿巴噶部
9、阿巴哈纳尔部
10、鄂尔多斯部
(附)达尔扈特(达尔哈特)人
11、土默特部、蒙古勒津(蒙郭勒津、蒙古贞)部
12、永谢布、阿苏特、喀喇沁部
13、巴尔虎部
14、兀良哈—乌梁海蒙古
15、依克明安
16、布里亚特
二、漠北蒙古外喀尔喀诸部——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赛音诺颜汗
三、漠西蒙古
1、和硕特部
附:*的达木蒙古
2、阿拉善和硕特
3、辉特部
4、准噶尔部
5、杜尔伯特部
6、土尔扈特部
7、乌梁海人(兀良哈)
附:图瓦人
8、扎哈沁人
9、明阿特人
附:科布多大臣辖区
附:喀尔喀人
四、蒙古地域之外的蒙古人
1、卡尔梅克人
2、布里亚特人
3、图瓦人
4、阿尔泰人
5、哈扎拉人
五、与蒙古有关联的其他民族
1、钦察人
2、鞑靼(Tatar或Tartar)人、塔塔尔族
3、诺盖人
附:诺盖分支部落简介
4、乌兹别克人
5、哈萨克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1:55
蒙古各部落历史及现状
http://www.alswh.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17
近现代蒙古族到底分为几个部?
1.河北省蒙古族的来源有四部分:一是世居的蒙古族,包括喀喇沁部和察哈尔部;二是厄鲁特蒙古达什达瓦部的后裔;三是清代驻守围场的蒙古八旗兵丁及其家属;四是清朝政府派驻各地驿站、关隘及城镇驻防的蒙古八旗官兵。另外,清代前、中期,清政府派往各地驻防、当差的八旗兵中有部分蒙古八旗官兵,主要分布于山海关、沧州、保定...
蒙古族有多少种?哪些?
目前,大致可以分为9种。蒙古人(这里指伪蒙古国的主体民族和内蒙古的蒙古人)、布里亚特人、卫拉特人(瓦剌)、达斡尔人、莫戈勒人、东裕固人、吐谷浑人(土族)、东乡人、保安人。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以东胡为族源的部落所使用的名称,后来逐渐吸收和融合了聚居于漠北地区的森林狩猎和草...
蒙古族的衣、食、住、节
2007-01-02 00:17:45 补充: 服饰 Top of Page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蒙古袍是蒙族男女老幼都爱穿的长袍,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现在,每逢庆、 *** 才着装。蒙古袍两袖长而宽大,下端左右不分岔,领子较高,大襟右钉扣。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镶饰。男袍多...
呼伦贝尔草原牧区四旗是哪些?等...
1 分别是:鄂温克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 在我国的东北部,呼伦贝尔草原的北部,属于北温带,四季分明 2 蒙古族的生活习惯仍然保留着传统文化的特色,在传统的节庆里,蒙古族群众仍然喜欢穿上民族服装,参加骑马、射箭、摔交等体育竞技,下蒙古象棋,演奏马头琴,跳传统民族舞蹈。即使在...
蒙古族历史简介 蒙古族的历史
这三部都使用蒙古语族语言。另外,还有三个信奉景教的突厥贵族统治的蒙古化的突厥部落,即占据回鹘汗庭故地周围的克烈部、其西边的乃蛮部和靠近阴山地区的汪古部。7、这些部落按其生活方式和发展水平,大致分为“草原游牧民”与“森林狩猎民”两类。第一类包括久住原地过游牧生活的突厥诸部和后来迁入接受...
蒙古族是什么时候成为56个民族之一?
根据《史记》记载,蒙古部落最初只包括涅古斯和乞颜两个氏族,他们被其他突厥部落打败后只剩下两男两女,逃到了额尔古涅昆(额尔古纳河畔山岭)一带居住下来,公元8世纪,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不得不向外迁徙,这时已分出了70个分支了,这70个分支被称为“迭儿勒勤蒙古”。《蒙古秘史》和《旧唐书》...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蒙古族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 首饰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五大类。头饰主要有头巾、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如"顾古冠"是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行的高冠,高约1尺,顶部为四边形,上面包裹着五颜六色的...
蒙古族历史?
起于唐朝,发展于宋朝,兴于宋末铁木真时代
蒙古帝国的前身是谁?
元朝对确立现代规模的中国版图作出了贡献。由于南下或西征,蒙古族民众被征调各地,因此,蒙古族的分布散及全国。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朝灭亡,残余力量退居蒙古草原。蒙古分为东西两部:东部蒙古游牧于漠北和漠南,其首领为元室后商,被视为蒙古的正统;游牧于漠西的瓦剌部(即原斡亦喇部)被称为...
蒙古族文化特色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蒙古袍是蒙古族男女老幼都爱穿的长袍,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 蒙古族妇女头上的装饰品,用宝石、金银等制成,多在节庆宴会上或探亲访友时使用,平时则用彩色长绸缠绕。 蒙古袍两袖长而宽大,下端左右不分衩,领子较高,大襟右钉扣;领口、袖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