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怎样写文章》有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0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32
5年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翻到了《怎样写文章》一书,编者是*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梦奎。从最初的内部交流小册子到1995年初版,再到2009年新增订,此书受到了党政机关干部在内,从事文字工作读者群的好评和青睐。我也是,初次泛读就有种相见恨晚的强烈感觉。此文全当抛砖引玉,主要是想借此文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此书编选了*、鲁迅、胡绳等文章大家的20篇关于怎样写文章的文章,再次翻阅,有以下三点不成熟的体会。
一是关于“什么是好文章”的问题。此书编选的《文章的“三性”和写作方法》一文中引用了*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的一段话:“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胡乔木和郭沫若也对“三性”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充分解释。文章“三性”很精辟地概括了一篇好文章应具备的特征,不管是什么体裁,只要同时具备“三性”,它无疑是一篇好文。一篇好文犹如“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它的准确的概念、鲜明的观点、生动的表述,让人禁不住拿起笔圈圈点点,可以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我们初学者,平时应该多读、会读和读懂文章,通过反复思考、分析、揣摩,去细心品出“三性”,悟出写作之奥妙,才能为下一步模仿写作选准模板、树好标杆。
二是关于“什么是写文章”的问题。胡绳的《关于写文章》一文的第一段是这么写的:“写文章,是交流思想、传播经验的一种方法,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是,还应当指出,写文章同时又是整理我们的经验和思想,使之明确化、条理化的一种办法。”非常认同这一观点。我们提笔之前,大部分情况是对某一工作只有大致的了解,对最终要拿出怎样的完成品也只有模糊的轮廓。“写”就是把“模糊的”变成“清晰的”、“无序的”变成“有序的”、“不成熟的”变成“成熟的”思维过程,它的关键在于用脑动脑,而不是用手动手。其过程而言,写之前的酝酿、立观点、列提纲是最为难熬的“爬坡”阶段,只要熬出来了,真正开始写的时候相对来说是顺畅很多,就像走平路一样。但走平路也会遇到岔道和小山包,会因为用什么字词、如何组织语言等问题而费时费脑。显然,这些都是思考、辨别、斟酌、推敲的思维训练活动。因此,写文章并不是把已经成熟的观点搬到纸张上的复写过程,而是经过边写边思考边修改,不断锻炼思维,提炼思想的必要且有效的脑力劳动。
三是关于“修改文章”的问题。何其芳的《谈修改文章》一文中有这么一句:“普通所说的修改,是在文章写成以后;其实在文章未写以前,对于立意布局的反复推敲,对于写作提纲的再三斟酌,都带有‘修改’的性质。”我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写之前的“修改”是对布局、对提纲的“大修改”,写之后的修改是对表达、对字词的“小修改”;且写作是“写提纲—‘大修改’—写正文—‘小修改’”这么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想,一个成熟的作家能够按照四个步骤逐项推进,但对于初学者来讲,往往不得不把“大修改”托到最后。其原因是,初学者还没能够熟练掌握写作这一思维训练的技巧,以至于很难列出完整而严谨的提纲。这方面我有切身体会。记得年初起草州*常委会总结时,先列出了四个一级标题和部分二级标题。写到一半,通观 “半成品”后,增加了一个一级标题,同时对二级标题做了大面积调整和补充。一稿拿出来后,在闫秘书长的指导下,对文章布局又做了些调整。总之,暂且不论我这种写作方法是否可取,我的感受就是——写文章就靠“改”,“改”就是“由大到小”不断完善提纲,充实内容,咀嚼文字,校对标点的一系列过程。
以上是我的一点拙见,最后想引用此书前言的一段话作为结尾——“虽然文无定法,有无指导和借鉴还是大不一样,有迟速、文野之分的。”在写作这一漫长而痛并快乐的旅途中,当感觉走投无路或停滞不前时,不妨缓一缓,歇一歇,好好读一读这本书,听听名家的教诲,也许从中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