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24 01:1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8 21:07
作者:一道一道
非常喜欢马克·吐温的一句话, “ 徒步的真正魅力不是行走本身或沿途风景,而是对话。行走可以让言语流畅,让血液和大脑保持激活状态。风景和林木的气味能让人感到低调的魅力,抚慰眼睛、灵魂和感官,但最大的满足来自对话。 ”
起初,我很不明白为什么简单的行走竟有人用“魅力”二字去阐述,甚至还和“对话”有关,觉得这是极度夸大了行走的力量。行走就是行走嘛,我们从幼儿时代就开始走路,然后人生的每一天——玩耍、学生时代、上班时代,都在走路,觉得挺普通的一件事。
我们为什么要行走?这个问题你想过吗?反正我没想过,只知道走路是健身的一种,多走走,总是好的。但看完《我们为什么要行走》这本书后,我才知道,原来行走看似简单,但能改变世界,是世界最好的良药。
这本书的作者是世界著名的神经科学家沙恩·奥马拉,他用专业的神经科学解析了行走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好处,也是亚马逊2020年度最佳科学类图书。
......
这种久坐导致的病症或去世案例,实在太多了。看到这些,很多人不禁全身啰嗦、发麻、紧张,可能也会疑惑,“这只是个例,得病或者死亡只是运气不好。”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久坐是生活方式中四大致死因素之一,全球每年近200万人的死亡与久坐有关。
人生只有一次,且不可逆转、不可重复,千万不要拿自己的一生做赌注。当今生活在大数据时代,很多人要么被职场的竞争不得不加班加点完成,要么被手机等电子产品不恰当的长期控制,所以“宅”“外卖”“滴滴”等也成为快生活的标签。
其实眼前的“节约时间”,是对未来的不负责任。 不管工作生活有多忙,都要给自己制定行走计划。
不拘泥于眼前的利益,不执迷于当下的棋局,真正的成熟,是要促进自己与世界的和谐,不断自我拓展的一种意志,而行走就是就好的路。
法国哲学家卢梭说, “ 我只有在行走的时候才能思考。停下脚步,就停止了思考,我的思维只会跟随我的双腿活动。 ”
行动和思维有关吗?世界著名的神经科学家沙恩·奥马拉经过研究表明,行走能够从各方面提升我们的 社会 、心理和神经功能,它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一个药方。既有科学依旧,又有广泛的证据。
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 “ 行走是最好的药 。 ”行走时,两只脚必须交替向前,靠自身提供动力。双腿稳定变换位置,一条向前,另一条绷直然后向前,身体随之移动,同时保持直立,也是一项神经、肌肉、骨骼配合的绝佳成就,需要快速协调大脑和神经的活动,会牵动到身体的每一块肌肉,所以行走,是身体 健康 最好的方子。
既然会牵动每一块肌肉,也意味着对心脏、对大脑都有益处。大脑是负责运动的核心网络,在实际行走和想象行走的过程中同样活跃,所以在路上,我们也会看到盲人过马路,这里就离不开大脑的因素。常常行走,会将身体的每个部位产生的分子,通过血液进入大脑。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我国房地产巨头潘石屹、商业大咖马云、万达集团王健林等等,都是坚持每日行走。
行走,可以让我们思维更敏捷、聪明、更有创造力。 郑辛遥说,“生命在于运动。”当运动时,村上在《当我在跑步的时候我在想些什么》中曾说, “ 跑步时浮上脑际的思绪很像天际的云朵,形状各异,大小不同。它们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然而天空犹自是天空,一成不变。
云朵不过是匆匆过客,它穿过天空,来了去了,唯有天空留存下来。所谓天空,是既在又不在的东西,既是实体又不是实体。”
这种感觉很奇妙,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从身体 健康 到心理 健康 ,再到 社会 生活,甚至更广泛的领域 ,都能从行走中找到答案。
行走是好药、是良药,但也是常备药。虽然现代人的生活很忙碌,但必须挤出时间去行走,去感受你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与家人、恋人、朋友一起行走;与社团、组织一起行走;抓紧一切机会,不管炎热还是寒冬,晴天还是雨天,都把行走当成一种习惯。
不断踏上路面,让风吹脸颊,让日光和街灯在眼前摇曳;感受雨滴的滋润,感受脚下的地面,倾听周围的声响;说话,即便是自言自语;按行走的节奏放松,让思绪游荡、斟酌、沉思;走回过去, 探索 可能的未来;或者什么都不想。
坚持下去,它会治愈不良的情绪,会抚慰受伤的心灵,远离抑郁和焦虑,尽是 健康 与创新。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注意力恢复理论,它认为,自然环境能从深层恢复我们的 健康 ,人类在自然界的体验明显有助于维持和激发强烈的主观幸福感。
每日坚持行走,它的规则是什么?没有统一标准答案,根据自身情况而定。不过也可以借鉴大多人的做法:
成年人每周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活动,或75-150分钟剧烈强度的有氧活动,或等量的中等强度和剧烈强度组合活动。
每天步行数适量,可以用手机软件记录,成年人平均在9000左右。
《我们为什么要行走》中还介绍了“如何行走”、“城市行走”、“创造性行走”、“ 社会 行走”等具体的操作之法,结合不同的环境给予了不同的研究和对策。
周岭说 , “时常运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犹如一汪清泉,而久坐不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则更像是一潭死水。”
行走源自我们久远的演化史,它也代表了我们的未来,因为它只会带来好处,我们都明白这一点。
愿我们都能“知道”并“做到”,让看似简单的“行走”点亮我们每个人的人生。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