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20 21:1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18:58
在我国音乐史上,《高山流水》是一支著名的古曲,在我国的音乐鉴赏理论中,“知音”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而这支名曲、这个概念,都与俞伯牙和钟子期密切相关。
俞伯牙是春联时期著名的音乐家,楚国人,在晋国为*,称“上大夫”。一次,他奉晋君之命出使楚国,在返回晋国的途中,正值中秋佳节的夜晚,俞伯牙的乘船,停泊在汉口。他一面观赏让人醉心的无边月色,一面拿来瑶琴,轻轻弹奏。
突然间,瑶琴上的一根弦“铿”的一声断了,俞伯牙知道有人在偷听他的演奏,立即派人出去寻找。不久,便找来了一个年轻的樵夫。
俞伯牙询问樵夫:“我的弹奏你能听懂吗?”樵夫回答说:“大人弹的是‘孔子叹颜回’吧?”俞伯牙颇感意外,马上以礼相待,并且亲切攀谈起来。俞伯牙和樵夫谈论琴理,樵夫非常内行,应对自如,俞伯牙喜出望外,对樵夫说:“有一回孔子正在屋里弹琴,他的得意门生颜回从外边进来,忽听出琴声里有杀伐之意,不免一惊,问明之后,才知刚才孔子弹琴之际,有只猫正在一步步向老鼠*近。孔于见此情景,不由自主地在感情上受到影响,并不知不觉地在琴声中把它表现出来了。像颜回那样,真可算得上是知音了!现在我来弹琴,你试着听听我在琴声里表现了什么。”
俞伯牙举头望见了高山,就在琴声里表现山的雄伟高竣,樵夫听了,马上说:“巍巍乎意在高山!”俞伯牙又面对江水,在琴声里表现了江水的汹涌奔流,樵夫听了,说道:“荡荡乎志在流水!”
俞伯牙大喜过望,说;“你可真是我难得的知音啊!”问起樵夫的姓名,知道他姓钟,名子期。二人忘却了彼此社会地位的悬殊,结为至交,在船上畅谈了一个通宵。天明临别时,俞伯牙和钟子期约好,明年再回楚国时,一定会再以琴会友。
可是,等到第二年俞伯牙如期去拜访钟子期时,钟子期已经离开了人世。俞伯牙痛不欲生,跪在钟子期的坟前,弹了最后一曲,然后便把瑶琴摔了个粉碎,表示从今以后再不弹琴,因为痛失真正的知音,弹琴还有什么意义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18:58
有一年,俞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俞伯牙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
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俞伯牙吃了一惊,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
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这个人就是钟子期,听懂了他的《高山流水》,他们约好两年后见面,可是两年后钟子期却没有露面。
伯牙多方打听才知道,原来钟子期已经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约定,俞伯牙悲痛欲绝,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够听懂他音乐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会有人听懂他的音乐了。
于是他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心爱的琴,也表示他对知音的敬重和珍惜。这就是那段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伯牙痛心疾首怀念子期,人们用此感叹知音难觅。
扩展资料:
伯牙轶事
伯牙从小非常聪明,天赋极高,又很喜欢音乐,他拜当时很有名气的琴师成连为老师。学习了三年,俞伯牙琴艺大长,成了当地有名气的琴师。
但是伯牙常常感到苦恼,因为在艺术上还达不到更高的境界。伯牙的老师成连知道了他的心思后,便对他说,我已经把自己的全部技艺都教给了你,而且你学习得很好。
至于音乐的感受力、悟性方面,我自己也没学好。我的老师方子春是一代宗师,他琴艺高超,对音乐有独特的感受力。他现住在东海的一个岛上,我带你去拜见他,跟他继续深造,你看好吗?
伯牙闻听大喜,连声说好!他们准备了充足的食品,乘船往东海进发。一天,船行至东海的蓬莱山,成连对伯牙说:“你先在蓬莱山稍侯,我去接老师,马上就回来。”说完,成连划船离开。
过了许多天,连成没回来,伯牙很伤心。他抬头望大海,大海波涛汹涌,回首望岛内,山林一片寂静,只有鸟儿在啼鸣,像在唱忧伤的歌。
伯牙不禁触景生情,由感而发,仰天长叹,即兴弹了一首曲子。曲中充满了忧伤之情。从这时起,伯牙的琴艺大长。其实,成连老师是让伯牙独自在大自然中寻求一种感受。
伯牙身处孤岛,整日与海为伴,与树林飞鸟为伍,感情很自然地发生了变化,陶冶了心灵,真正体会到了艺术的本质,才能创作出真正的传世之作。
后来,俞伯牙成了一代杰出的琴师,但真心能听懂他的曲子的人却不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伯牙与钟子期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18:59
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的老师成连曾带着他到东海的蓬莱山,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他一直在寻觅自己的知音。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19:00
最简单一句话就可概括:高山流水遇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