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6:16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3:55
避雷线是直击雷防护装置,用来保护建筑物或者室外设备。同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一样是外部防雷设施。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3:56
避雷线也叫架空地线,是沿线路架设在杆塔顶端并有良好接地的金属导线,是输电线路的主要防雷措施。其保护原理与避雷针相似。它除了能覆盖三相导线免受直击雷外,当雷击杆顶或避雷线时,能分散雷电流、增大耦合系数,从而降低雷击过电 压的幅值。
避雷针
引雷针,又名避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其原理是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现代避雷针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的。富兰克林认为闪电是一种放电现象。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在1752年7月的一个雷雨天,冒着被雷击的危险,将一个系着长长金属导线的风筝放飞进雷雨云中,在金属线末端拴了一串银钥匙。当雷电发生时,富兰克林手接近钥匙,钥匙上迸出一串电火花。手上还有麻木感。幸亏这次传下来的闪电比较弱,富兰克林没有受伤。
注意:这个试验是很危险的,千万不要擅自尝试。1753年,*著名电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富兰克林的实验,不幸被雷电击死,这是做雷电实验的第一个牺牲者。
在成功地进行了捕捉雷电的风筝实验之后,富兰克林在研究闪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的一致性时,他就从两者的类比中作出过这样的推测:既然人工产生的电能被尖端吸收,那么闪电也能被尖端吸收。他由此设计了风筝实验,而风筝实验的成功反过来又证实了他的推测。他由此设想,若能在高物上安置一种尖端装置,就有可能把雷电引入地下。富兰克林把这种避雷装置:把一根数米长的细铁棒固定在高大建筑物的顶端,在铁棒与建筑物之间用绝缘体隔开。然后用一根导线与铁棒底端连接。再将导线引入地下。富兰克林把这种避雷装置称为避雷针。经过试用,果然能起避雷的作用。避雷针的发明是早期电学研究中的第一个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技术成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3:56
避雷线是直击雷防护装置,用来保护建筑物或者室外设备。同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一样是外部防雷设施。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3:56
避雷线也叫架空地线,是沿线路架设在杆塔顶端并有良好接地的金属导线,是输电线路的主要防雷措施。其保护原理与避雷针相似。它除了能覆盖三相导线免受直击雷外,当雷击杆顶或避雷线时,能分散雷电流、增大耦合系数,从而降低雷击过电 压的幅值。
避雷针
引雷针,又名避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其原理是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现代避雷针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的。富兰克林认为闪电是一种放电现象。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在1752年7月的一个雷雨天,冒着被雷击的危险,将一个系着长长金属导线的风筝放飞进雷雨云中,在金属线末端拴了一串银钥匙。当雷电发生时,富兰克林手接近钥匙,钥匙上迸出一串电火花。手上还有麻木感。幸亏这次传下来的闪电比较弱,富兰克林没有受伤。
注意:这个试验是很危险的,千万不要擅自尝试。1753年,*著名电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富兰克林的实验,不幸被雷电击死,这是做雷电实验的第一个牺牲者。
在成功地进行了捕捉雷电的风筝实验之后,富兰克林在研究闪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的一致性时,他就从两者的类比中作出过这样的推测:既然人工产生的电能被尖端吸收,那么闪电也能被尖端吸收。他由此设计了风筝实验,而风筝实验的成功反过来又证实了他的推测。他由此设想,若能在高物上安置一种尖端装置,就有可能把雷电引入地下。富兰克林把这种避雷装置:把一根数米长的细铁棒固定在高大建筑物的顶端,在铁棒与建筑物之间用绝缘体隔开。然后用一根导线与铁棒底端连接。再将导线引入地下。富兰克林把这种避雷装置称为避雷针。经过试用,果然能起避雷的作用。避雷针的发明是早期电学研究中的第一个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技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