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6:2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1 01:51
俗语是我们中华文化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能够对我们的人生起到指导的作用。而俗语:“少年夫妻老来伴,携手相看两不厌”这句话就是我们民间俗语的一部分。他将中国古代婚姻的发展都融汇在其中,
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那个时候的人们都崇尚经验学说。对于那些上年纪的老人都是当作长者一般对待,因为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之中已经品尝了人生百态,知道哪些事情能够去做,那些事情做了是有害无益的。因此在古代社会到现在,我们在孩童时代除了呆在老人身边听故事以为就是喜欢听他们说俗语了。
在人的一生之中,父母是陪伴你走过前半生的,后面半辈子还是要靠自己的另一半一起走下去。因为这样的关系使得我们对婚姻和两性关系十分重视,而家庭和睦才是夫妻恩爱的关键。“少年夫妻老来伴,携手相看两不厌”说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知道这个俗语的人不少,可是真正能够身体力行的人却不多。
少年夫妻是多大
习惯了现代社会之中依法结婚的我们可能不知道古代人结婚是一个什么样子。在那个时候,因为整个中国基本上都是以农业为主,而农业就是一个讲究人多力量大的劳动,每一个家庭必须要有几名成年男子才能够挑起家庭的大梁,农业生产迫切需要多多生育男子。
而古代人的寿命又不像现在这样悠长,那个时候的人们基本上都是活给五六十岁就差不多了,根本比不上现在我们七八十岁的平均年纪。这种环境使得古人结婚年纪都十分小,所以我们叫他们为“少年夫妻”
“少年夫妻”具体到年纪方面就是十几岁的样子。在宋朝的法律记载之中,男子十六岁就可以结婚生子了,而想想我们现代社会十六岁的男子还在干什么,基本上都在学校读书吧,至于女子的记载则是十五岁,在中国古代,女子到十五岁的时候要举行"及笄”之礼。
其实就是给那个时候的女子戴上簪子,表示她们已经可以结婚生子了。而十六岁的男子和十五岁的女子结为婚姻,我们就叫他们为少年夫妻,无论从古代还是现代来看,年纪缺少小了一点。因为结婚之后他们还有很长一段人生路要走,一直白头到老,所以俗语之中说“少年夫妻老来伴”
少年夫妻老来伴,携手相看两不厌
十几岁就结婚为夫妻,后面的日子还长着呢?该怎么维持好这段婚姻成为了古代每一对少年夫妻头痛的事情。幸好俗语之中就已经给出了答案,在古代真正能够做到的人还是有很多,可是到了现代社会之后,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做到白头到老,“少年夫妻老来伴”对他们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种遥不可及的奢侈。
我们上面已经知道了少年结婚的事情,那下面半句就比较好理解了。夫妻问题是一个金久不衰的话题,十几岁就结婚做夫妻,自然要把自己的对象看清楚,看明白,看看到底是不是能够和自己厮守终生的人,这一点十分之重要,在古代社会,女子地位低下,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一直遵循的都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但现代社会男女平等以后就有了看清楚的机会。
一般来说,经历了婚姻初期的磨合之后,夫妻双方都会慢慢接纳对方,有很多人还会为了对方而改掉自己已经形成多年的生活习惯,对于不同的意见也是能够相互包容和理解,不再会像以前那样为了一点小事而大吵大闹,这才是保证夫妻白头到老,“携手相看两不厌”的重要条件。
还有一点就是儿女的牵绊,儿女是婚姻的结晶,在古代社会,很多个性刚强的人都在生育子女之后开始妥协。可以说儿女使得少年夫妻的婚姻和感情更加稳固。但到了现代社会就不同了,很多少年夫妻结婚不是为了完成家里的任务就是为图一时的快感,这样的感情根本不会持久,就算是以后诞生下子女也没有用,
现代年轻人对于感情的理解已经和那个时代不一样了,他们追去的不是白头到老,而是下一个更好。
古人虽然结婚早,被说为少年夫妻,可是他们在婚姻的过程之中相互扶持,随着时间而产生感情,再加上儿女来加固婚姻,这使得很多古人都能够做到“少年夫妻老来伴,携手相看两不厌”
至于我们现代人为了争一时口舌之爽,真正分开之后却后悔不已。到你老了的时候,你是否又会想起你曾经的那个她呢?而看着身边的另一个他,在牵手的的时候,你是否又会感到厌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