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03 17:2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6:48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发生了著名的“三藩之乱”,三藩指的是当时镇守清朝南边的三大藩王,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以及靖南王耿精忠三人。这场三藩之乱是由平西王吴三桂发动的,当时驻守在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积极响应吴三桂的叛乱。朝廷用了八年的时间平定了这场叛乱,耿精忠最终被康熙皇帝凌迟处死。康熙皇帝为什么如此痛恨耿精忠,非要将他凌迟处死不可呢?
耿精忠是明朝辽东盖州卫人,出生于1644年(明朝灭亡这一年)。耿精忠的爷爷耿仲明原本是明朝将领毛文龙的部下,毛文龙被袁崇焕诛杀后,耿仲明与孔有德一起渡海归降后金努尔哈赤。皇太极上位以后,耿仲明被封王,清朝入关后,耿仲明*农民起义有功,被顺治皇帝改封为靖南王。当时清朝虽然已经入关了,但是天下还没有完全统一,南边的广东依然不在清朝的统辖范围内。顺治皇帝派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仲明领兵前往拿下广东。
但是在耿仲明领兵前往广东的途中,有人举报耿仲明私藏逃犯,多尔衮亲自过问了此事,并且最终证实了耿仲明的军中有逃犯。耿仲明向朝廷请罪,顺治皇帝本来并不想处死耿仲明,但是耿仲明在路经江西的时候自尽了。耿仲明死后,他的儿子耿继茂请求继承靖南王爵位,但是被多尔衮拒绝了,多尔衮只是让耿继茂暂时代替耿仲明的位置,继续领兵南下攻打广东。后来在尚可喜和耿继茂的联合进攻下,广东被清朝拿下,朝廷命平南王尚可喜镇守广东,靖南王耿继茂则前往福建镇守。
虽然当时清朝让吴三桂、尚可喜和耿继茂驻守南方,但是对这些明朝降将并不是很放心,所以清朝要求三藩后代与清朝宗室子弟联姻。比较出名的就是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和皇太极的女儿建宁公主联姻,而耿精忠当时是和肃亲王豪格的女儿成婚。清朝这么做是为了把三藩的后代扣留在京城当做人质,以防止三番作乱。
1671年,耿继茂去世,长子耿精忠继承了靖南王爵位,镇守福建。两年后(1673年)康熙皇帝提出撤藩,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清,次年3月耿精忠在福建积极响应吴三桂,加入反清的队伍。起初清廷派人来做耿精忠的工作,表示只要耿精忠停止叛乱,就可以既往不咎,但是耿精忠并不理睬朝廷的招安,继续举兵攻打浙江、江西等地。当时参与反清的还有台湾郑成功的后人郑经,一段时间后郑经和耿精忠因为地盘问题产生了矛盾,结果被清廷抓住机会各个击破。
1676年,清廷派大将杰书招降耿精忠。同年8月,耿精忠见大势已去想率水军出逃,但是被暗中降清的部下给阻止了。耿精忠只好出降清廷,并且表示愿意戴罪立功,康熙皇帝批准了耿精忠的请求,让他领兵协助平定郑经和广东尚之信。进军广东后,耿精忠在潮州打败尚之信的军队,康熙皇帝命耿精忠就地驻守潮州。耿精忠表面上归顺清廷,但是私下仍有反叛之心,后来有人告发耿精忠仍有谋反之心。1680年,康熙帝召耿精忠进京问话,以辜负圣恩和谋反的罪名除去耿精忠的靖南王爵位,并将耿精忠下狱。
三藩之乱于1681年底被平定,次年正月大学士明珠上书康熙皇帝,痛陈耿精忠负恩作乱,罪大恶极。最终耿精忠被康熙皇帝凌迟处死,不过耿精忠的族人并没有受到株连。
通过上文的叙述,不难看出耿精忠被康熙帝凌迟处死的最大原因就是辜负圣恩作乱反叛。事实上自从耿精忠的爷爷耿仲明归降清朝后,清朝对耿家还算不薄,耿精忠在清朝危急之际起兵反清,确实是负恩。不过,如果康熙帝没有提出撤藩的话,耿精忠也许也不会加入反清的队伍。
耿精忠被康熙帝处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起兵失败后仍有反叛之心。如果说耿精忠在第一次起兵反清被平定后能专心戴罪立功,不再想着反叛,那么康熙皇帝不见得一定会诛杀耿精忠。但是当康熙帝再次听闻耿精忠有反叛之心时,玄烨就下定决心要除掉耿精忠这个潜在的威胁。
不过话说回来,耿精忠后来是否真的有反叛之心也不好说,也许那只是康熙帝诛杀耿精忠的一个借口罢了。坊间甚至流传康熙帝是因为听说耿精忠吃活人心肝,才决定将耿精忠处死的,显然吃人心肝这种传言是杜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