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交替时节,该如何补充阳气?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02 07:17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21:32
可以试试每天早上冲泡一杯宝气元食品。宝气元食品是由40多种名贵食材按照黄金比例配方,加上现代先进科技制成的健脾养胃,祛湿排寒的健康食品。终身放心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21:32
秋冬季节“进补”要科学,因人、因地施膳,辩证进补,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要过分夸大食补、药补的功效,还应避免误用不适当的食材。如果平时脾胃虚弱之人,食用过肥滋腻的食材,容易出现胃胀、口苦口臭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又如地*江以南的广州,初冬的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得多,此时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食材为主,不宜过度温热辛辣。
同时,由于高热量食材摄入增多,要注意多食新鲜蔬果,以避免维生素缺乏,出现口腔溃疡、舌唇干燥、牙龈肿痛或出血、便秘等现象,如:青菜、马铃薯、豆腐、豆浆、橙子、苹果等。此外,白萝卜也是不错的选择,冬季进食增多,容易产生内热,此时进食白萝卜,具有清热化痰,消积除胀的作用。故有“冬吃萝卜”的说法。
可以吃黑豆桂圆羊肉汤
。羊肉1斤,黑豆4两,龙眼肉15g,生姜2片,幼盐少许。
新鲜羊肉,斩件,放入滚水中滚五分钟左右,捞起,用清水洗净,备用;黑豆放入铁锅中,不必加油,炒至豆衣裂开,取出洗净,晾干水,备用;龙眼肉清水洗净,备用;生姜刮皮,洗净备用。将上述材料一同放入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改中火继续煲三小时左右,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有健脾补血、补肾益心、强壮身体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气血不足,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头晕目眩,经常手足不温、怕冷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21:33
在生活中越来越多人讲究起了养生之道,中医古籍中曾提到过:养生之法应遵循“四时阴阳”。
人与自然的生长规律是息息相关的,都有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变化。

立冬已至,天气逐步转寒,这个时候养生要注重四个字“敛阴护阳”。冬天也是人体储藏阳气的最好时机。
“阳气”这个词在生活中经常被提及,然而没有人看得到,摸得清。在中国传统医学上面,阳气是一种无形的能量,能够推动身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作。
通过气血正常循环,从而达到一个温养之效,增强人体免疫力,防止病邪的侵犯。

冬天阳气不足时,人体会有哪些变化?
一、精神状态差
天气寒冷会导致阳气的流失,对于身体机能的运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体内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变得缓慢,各大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能量供给,就会让人的精神状态变得疲劳、无精打采,甚至是抑郁。
二、四肢畏寒
有的朋友在冬天会觉得四肢发凉,不管穿多厚的鞋袜、衣物都没有用。这也是由于阳气不足导致的气血运转不顺畅,四肢本身就是血液循环的末端,最易感受到发冷。体质偏寒的朋友感受就更加明显了。

三、食欲不振、消化差
阳气缺失,无法推动运化津液,人体内会产生较重的湿气累积,久而久之对于脾胃的影响就比较大了。
人体的的消化吸收功能会出现障碍,从而引发人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腹痛腹泻的情况。
四、肾气不足易衰老
“肾主封藏”,肾精要封藏得当,若是肾阳气不足,就会出现盗汗、眩晕、腰膝酸软、力不从心、体质虚弱。中医上认为肾阳气的盛衰和人体的生长发育息息相关。
《黄帝内经》中将肾气用来诠释从生长发育而转向衰老死亡的过程。

如何补足“阳气”?睡前3个“补阳”法,或能助你升阳气
一、混元卧
之前有提及过道家演变出来的“还阳卧”,而“混元卧”则是“还阳卧”的进阶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混元卧的姿势是仰卧于床上,两脚心相对,将双腿呈环状展开,双手叠放于头部顶端,双臂也围成圈。
让周身的气血形成循环,刺激肝经和肾经,起到锻炼肝经和肾经的作用。能够补足肾气,缓解失眠、神经衰弱。经常觉得四肢冰冷、腰酸背痛的朋友可以练习,能够补足肾阳,强健体魄。

二、揉搓涌泉穴
脚部是我们最先感受到寒冷的部位,在脚部有一个“暖气”开关需要大家都了解一下,冬天睡前揉搓几分钟,再也不怕半夜冻醒了。
这个开关就是“涌泉穴”,位于在足底前1/3凹陷处。很多乐衷于养生的朋友都知道,这个地方是养生防病的重要关键。
俗话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先将双手揉搓受热,再分别轻轻按压揉搓双脚上的涌泉穴,能明显感受到暖意涌现。坚持按摩可以使人精神奋发,增强体质。

三、艾草泡脚
据《本草从新》记载:“艾草生温回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
艾草被誉为“地之阳”,常用来泡脚,可以借助艾草的阳气来给身体行气活血,温阳补虚,驱除久藏在身体内的寒湿之气。
可以选择在晚上7点~9点之间,用40度的艾草水泡脚,养好阳气,人的精神气自然不一般。

古籍记载:“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中医认为,寒从足下生。脚离心脏最远,供血少且皮下脂肪薄,容易被寒湿侵袭。
泡脚也被称为“中医足疗法”,非常适合寒性体质壮阳强身,安全舒适而无任何痛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文化瑰宝,是中医最古老的医疗保健奇术之一。
若能够每天坚持晚上睡前用热水泡泡脚,能够有利于帮助刺激脚底的穴位,疏通身体的经络,排出体内的湿寒之气、毒素和垃圾,激活身体中的阳气。

睡前多用热水泡脚,坚持2个月对身体有不少的好处。
比如:
促进血液循环,达到祛寒的功效;
改善睡眠状况的功效;
调理月经,促进排毒的功效……

寒冷的冬天到了,寒湿、阳虚的朋友泡脚的时候可以搭配一些草本泡脚包一起使用,不仅可以驱寒通气,还能够扫除一天的疲惫感。
《本草纲目》记载:艾叶有温经散寒、祛湿暖宫的功效,搭配老姜、红花和益母草使用效果更佳,非常适合秋冬季节驱寒排毒。

足底一直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每天泡一泡脚,是舒适又低成本的“养生秘诀”。
推荐这款已经科学配比好的草本泡脚包:
艾叶可温经散寒、祛湿暖宫;
老姜促进血液循环、暖身、保持身材、瘦身,可以改善痛经、小腹发凉、虚胖;
红花祛瘀止痛,散湿祛肿,加快身体代谢,清除体内毒素;
益母草温经散寒,祛湿通络,对于女性宫寒有很大调节作用。

中医注重的就是内调,从之根本,性情温和,遵循循序渐进过程;每种草药,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