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不二》这本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03 04:1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23:58
初看一眼觉得冯唐就是在瞎扯淡;再看不小心就投入太多,硬了;激动着,快,快,马上就*了,于是冯唐一盆冷水下来,硬的变软了,长的变短了,素质不够强硬的,没经历过狂风骤雨的,会在心里最深处套上一片阴影,然后开始骂天,骂地,骂冯唐和他那枝老是犯贱的笔,偶尔也骂骂自己,用冯唐的话,一个字。
总是*着,在最爽的时候去想让人最不爽的事,想天,想地,想隔壁的小芳,想隔壁晚上的小芳,想想时间,那些已经浪费的和将要浪费的,想想空间,那些太大的和总也嫌不够大的,想人,想神,想佛,想古人,想以后的人,他们都是怎么活的,他们将要怎么活,他们想要怎么活?这些,都是问题,这些,都想不清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23:58
冯唐长篇小说《不二》后边“附录1:零章:伪经”的一开始,就存在着这样的表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八年,中华*九十六年,西元2007年3月8日,我坐在兰州机场的候机厅,窗外大雪,我在窗子里面等待飞往敦煌的飞机除霜完毕。”
1971年生于首都北京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生活过得拮据的张海鹏,后来笔名改叫“冯唐”。非常遗憾的是,记者、主持人柴静在看过他长篇小说《不二》的写作大纲之后,曾经发表过《杂种冯唐》这篇文章,实质上却充满着对其的敬仰。
不过,一个从美国回来的人,《不二》“附录3:代序:三点说明”的结尾,“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北京,香港,深圳,旧金山。”另外又蓄意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八年,中华*九十六年”,却是完全违背正常性的那种逻辑关系的哟,而这种关键性的“细节”,它所折射出来的内涵,难道说还需要人们绞尽脑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