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5:36
Day 1洛阳
双雪涛《聋哑时代》
人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不管之前曾经在另一条路上花了多少功夫,只要发现一条快捷方式,就会义无反顾地走过去。
大学校长被捕走的通报发出之后,张老师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在课堂上三番五次重申:“所有违纪的项目他都有!”算是为热爱脑补的人开了放水的闸门。张老师所授的课是我大学最后一门科目,名为行政伦理,内容说白了无非是让人以后做个有道德的人。想来这样安排在最后也颇具深意,学校操练这些孩子们的任务已经完成,自然不希望孩子一出去就重蹈这位校长的覆辙。
这门科目成了我们考试周里的唯一科目,没有其他科目争宠,还被安插到了离校这周的周五傍晚时段。又加上没人愿意相信谁会因这个背诵性质的科目而被延迟毕业,于是一直到周三,朋友圈还晒着天南海北游山玩水的同学动态。
其他学校都早早放了假,我却因这令人窒息的考试安排,离校的日期延宕进了农历腊月,和birds的旅行计划才得以开始。我前往郑州同他汇合,他在那里已经滞留数月了。出发前夜,在开封考研的老朋友得知我们的计划后,强烈表示想来郑州和我们会面一谈。性格奔放自由的他,因考研困居校内半年有余,孤家寡人,精神有些崩溃了,可能是希望我们两个局外人帮他纾解一番。但birds显然不乐意了,他对我循规蹈矩地遵守校园规章已很是不耐烦,果然拒绝了搭救这位朋友,希望我们提早上路。
旅行第一天,birds给我选了一册他已读过的《聋哑时代》,这是东北省青年作家双雪涛的写的第一*篇小说。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青年作家抱有相当大的偏见,也很少涉猎他们的作品。出版商天花乱坠的噱头、不害臊的腰封,好像是他们刚刚捧出了一个盛世天才来。可一旦中了他们的圈套,翻开书页认真拜读,就见其中嬉闹笑脸者居多,苦心孤诣者也有之。有的能顺畅读完,但常会有还差那么一口气的感觉;有的读了几篇便不禁眉头紧蹙,恨不得撕书(我还真撕过几本)。于是有一段时间里,我和他自发建立了公益差评二人组,在人情分横行的读书网站送上两枚耀眼的差评。但若是实在不解作者怎么会写成这个样子,便找来他们的创作自述,读出那是段多么投入专注的创作之旅!也就不忍再毒心。还愿意写小说的人,起码心底不坏吧。只是我有时不免悲观地想,如今最好的文学体裁应该是“段子”——紧跟时代,用一张厉害的嘴皮嬉笑怒骂。
后来因各自的城市有作家双雪涛的新书分享活动,很少见过创作者本人的我们都捧起了他的作品。birds读了他的一个短篇《我的朋友安德烈》,说他被猛地打动了,那篇故事有一股强劲的愁绪,直击心灵。他对这位作家产生了一种亲近的感觉,揪着他几篇读不太懂的短篇小说翻来覆去,想搞明白这位作家究竟想说什么。birds信任了这位作家,仅仅通过作品信任一个人是不容易的;你可能会欣赏一个人的作品,但很难会交出心腹地信任他。
为了激发创作、蓄起胡须的双雪涛有点像半仙了,在讲座上他提起自己的文学师承,诸如*的托尔斯泰、陀氏,美国隐世小王子塞林格,亚洲的王小波、村上春树。在他的作品中,有经验的读者也很容易发现这些大师前辈们的痕迹,他们的特点在双雪涛这里达成了一种羞涩的会谈。王小波式的语言让人至少读起来不觉乏味,塞林格的草线蛇灰的铺陈技巧赋予那些故事以嚼劲;而受同样生活在极冷北地*作家的影响,他的作品有了冰寒中火炉的温度和力量,尤其是那些以东北为土壤的乡土故事。
双雪涛不是小说家之前,是一个整日跟金钱打交道、笑脸相迎陌生人的银行职员。那是在凋零的东北大地,他能坚持待在那里,或者说熬下去的金贵铁饭碗,打破它并不容易。可是那种一眼望到尽头的日子也许太令人无法忍受了,小时候就从小说中得到难以言喻快乐的他,又重操旧业,写了下去,就发现生活中竟然只剩它是有趣的。缓慢的时间节奏也会转变,过的更快,成为一把抵抗庸常的利器。
生活*他握住了笔杆求救,又何止是他。小说家阿乙也是在郑州报社上班无所事事的午后,找到了写小说的机关;不甘忍受小镇生活旋转绞磨的绿妖,也提起行李去了北京写作。他们借写作之力超越了乏味的生活,但更多人注定要与其相伴终生。
那种不写活不下去的人,无疑写的最好;而像双雪涛这种为了活下去拿起笔杆的人,写的又比那些只是因名气大还没丢掉笔杆的人好上一大截。
这天清晨火车抵达郑州后,待在德克士等我的birds为我备好了汉堡包可乐,然后他就勾头读着手机傻乐,或者冲着我吹嘘我的发型,比他上相。这天的郑州隐没在白色的雾霾中,冷风呼啸的站外广场行人匆匆忙忙。“所以去哪?”我们走出德克士后birds问,“赶紧离开这吧。”没有任何计划的我茫然摇摇头,“那看地图。”去襄阳?西安?晋城?我搜着省级地图,掂量着哪个名字更有吸引力。最终我们敲定了省内的洛阳,它的名字听上去古韵十足,也许有什么值得一看。
其实我早就透露出了对看风景的老式冷漠感,把我往写文章时、句子越来越长且抽离物质地只会讲理的阴沟里带的斯特劳斯在《忧郁的热带》里上来也就是——我厌恶旅行。当然可能是孤身一人的缘故,想想搭乘几个小时车后,带着不舒服的身体状况,在景区晃荡,无法从中解读出什么大道理,也多半撞不上桃花运,不由困惑旅行到底有什么意义?瞧那些结伴出游的人!他们看上去是多么自然!可是他们究竟是被眼前的风景,还是因自己被同伴观看着,而感知到了朦胧的意义,实在有待考证。总之,旅行是个大*。
网上查了火车无座后,我们只得选乘客车。三小时的长途车程只有七八个旅客,行至中途司机便自私地想赶我们转乘下一班。乘客都恼火不已,大声抱怨,我们也是。但转念一想,我们的行程并不急,这种节省物力资源的合作其实可以理解。一夜舟车劳顿的我,还可以趁这充裕的时间补一个午觉。
清醒过来,我开始想为接下来的旅行赋予意义。
到达洛阳,我们选了一家餐馆吃饭,和birds闲谈时,我不接前后语境插了一句话:“我们总是错误地把自己的认知等同于别人的”,birds若有所悟,夸张地说:“你讲了一句了不得的话。”旋即拿出手机记了下来,我回想起这拍马屁的一刻,心中惬意,有了答案。
我和birds毕竟过着两种截然的生活,我整天翻闲书的半学院式生活,他整天要搞创作的半工作式生活。几年前他费劲周折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我还矫情地写着他是“世界上另一个我”。在我远距离的观察中,弟弟是个仍会将生活理想化,有着固执内核的刺头。这无疑是我的另一面,只是我把它藏的越来越深。但我清楚自己其实是个软弱的家伙,说是藏的深,但再不表现便等于没有。所以这趟旅程应该并不是和“世界上另一个我”来段灵魂探戈,更是为了发现“世界上另一个你”呢?
一月的洛阳没有牡丹花开,肆虐作浪的雾霾淹没了龙门石窟,那些矗立的高楼都被拦腰抹掉了下半段。阴暗潮湿的气候环境,也很快奠定了我们内心对这座城市的认知基调。想象在飞速分解,我们愁然在座城市找不出什么值得一看或者能让你觉得耳目一新的地方。尽管它有个古都的名字,也的确勾出了我们的遐想,但它和我们走过的内陆城市几乎看不出任何区别。
潜藏在城市某处和日常生活分离的景点,和这个景点相匹配的特色公交站牌成了防止你的思维在城市间跳档的少有意象性存在,要不然,就会像birds所说的,“这感觉像咱家那块,你可以想象试试看,行得通的。”
这些雷同的城市最妙的一笔是在火车站旁,活动着很多小贩兜售“特产”。例如洛阳的小贩能兜售的特产显然是甲天下的牡丹种子,供游客买一包带回家。在旅人离开的前后,这包种子就负责将他们在此地有过的苍白记忆包浆处理——你的确……真的……不信你看这包牡丹种子……来过这座城市。
一个城市可以描绘出大千的城市,城市不再具有卡尔维诺的想象力。它们共同指向七点钟的新闻联播快讯,在建地铁遮拦板上裱着一张张红色张贴画、房地产广告语。我们可以在这骑行别处充值的单车卡,观看想再进戏院看一遍的《星球大战8》。
我们怨怼地不想再描述这座城市,内心责怪它们的雷同。大概也是某种妄想在作祟,妄想每座城市都真正拥有独有的建筑体系、拥有一个迥然各异的内在性标识。但这些迅速崛起的新都市,似乎都跳脱不了这个尴尬的历史阶段,并在未来遗留病症。城市还会继续扩,交通得想办法缓,大家都得挤一块过。在高楼窗户标识出的孤独空间里,没人能思考它的命数。
出门旅行,旅行者不免会有一种奇异的骄傲感和新奇感。骄傲感大概在于他们经过市镇,土著居民在那里的日常生活和生老病死,过路客都毋须参与,草草览略一眼即可抽身而去;而新奇感……大概更多地是旅人的日常生活的时间感和节奏感被打乱罢了,以前在家中睡午觉什么也不用思考的时间,在行旅中可能就会被一堆疑问困扰,需要做出及时的处理。
我们想象假如我们被丢进了这样一个城市,安顿下来生活久了,也一定逃脱不了刘震云小说中那些刚参加工作表现得斗志昂扬的年轻人,很快被锅碗瓢盆、关系朋友栓紧,把日子过成一地鸡毛。如果他们有什么小趣味——就像银行职员下了班忘记了他的职业,把自己想象成上帝狂写小说。即使不能出版发表,他们也会感到莫名的快乐。在这个巨变的时代稳下焦躁而不可达的野心,安定过几天实在日子。生活靠宏大不可及的理想,支撑下来是不大现实的。靠的更多的可能是——“我写了一篇文章已经有一百个人阅读”的虚拟所得。
双雪涛的小说一个重要的背景主题是东北原乡的衰落。我们的旅行也在离开北方,奔往西南。一是北方有一股新的冷空气正在酝酿,背包里填塞了太多衣服行走很是不便;二是觉得这些城市,就像他的一篇小说篇名一样——“北方化为乌有”了,没有再挨个走访的必要。
在那个乌有的土地,那里发生的很多故事像是在很多年前被人丢下了人水塘,作家要做一个打捞者。一切都在面目全非地败坏,生活气息伴随着工厂关闭下岗失业也荡然无存。
洛阳城是否要经历了这些,我们不得而知,但透过车窗窥向窗外的街景,相同的是不见生活的温度。马路上是携带着不安全因素的汽车轰鸣,商场摩肩接踵人群迎击商业推销。如果我们厌倦了这里,也许是应该到乡下看看,想起张艾嘉的《相亲相爱》就是在洛阳乡下搭的景。但我们与那里的人事没有联系,他们的生活更不见得比城市可观。
我们沿地图去了几百年历史的鼓楼,太多城市有一个鼓楼,但洛阳的鼓楼没有新建的仿古建筑,只有一座破破烂烂的鼓楼桩。沿着一条老街几处卖麻叶的店面,大堆寿衣店,不吸引过路客的理发店。阮籍故居在旁边,一个飘扬的红色条幅醒目了这一信息,却让人找不到入口,那狂放不羁的灵魂在这里真不知如何安放。
其实也不尽是鼓楼般的旧,老城区之外,刺眼的蓝玻璃办公楼蔚然矗立起来,试图邀请着那些不愿去异乡沿海的原乡人,在这里享受岁月静好的上班族生活。可以便捷地叫外卖,看电影k歌。三四线城市节奏缓慢,物价也稍微偏低,感觉在这扎根生活下来也没什么不好。我有时就会现实又鸡贼地想——在大城市挣足了想拥有的金钱,回到这里。
八月份birds意外在名声不好的一个省内南方城市待了不短的时间,他描述那座城市也是这样,新城围着旧城,白领上班族一大早挤公交电梯上班。但基本上都是女孩子,气氛昏沉无力。那些女生其实也并不想留在家乡,只是她们结婚育子后,活动范围就会越发狭窄,很难再出得去了。听他这么一说,我认识到原来一线大城市不止从农村抽取着活力,也在缓慢而全面地从三四线城市稀释着一个城市的能量。
我和birds从游客稀少的龙门石窟景点离开,准备告别洛阳了。总之,这是一次漫不经心的失败选点,告诉我们出发前不能光图城市名字有味道。四月的牡丹应该会很好看,那时候离开的旅客就能向别人讲述一座完全不一样的洛阳城,这是一件好事。最终的结果就是,你谁都不能相信,只能自己去看一看,说一句自己的“真好”或“狗屎”,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我惺忪着睡眼读完的那部《聋哑时代》,作者讲述着他小学、初中同学,曾经和如今的故事。小说里他的那些的同学,长大后的命途多令人唏嘘。曾经的天才少年,追求真理的少年,上进的女同桌,到后来杀妻、离婚、肥胖、自杀……birds如监师一般跟我讨论这本书,笨嘴拙舌的我吞吞吐吐没能蹦出几个词来。
我在列车上梳理我们这一天的旅行,想起上午我要了一碗河南烩面。我真的好久没吃过河南烩面了,果不其然,味觉没有唤醒我的美好记忆,它已经变成泡在汤里的面疙瘩。我想起了那碗不美味的烩面,其实是是为了写出以下这些读后感。
《聋哑时代》里描绘出的那些同学,在步入*之前,不管怎么作天作地,总还能让我感到希望,人生还没完全搞砸。现实中同样也是如此,我们都见过,不会与人交往的、偷家里东西拿到学校寻求注意的、躲在厕所打群架的少年,但总会感觉他们都还有希望;也见过,成绩总是优异的、待人如何周全的、家境如何殷实的少年,会感觉他们的人生会一直一帆风顺。
但那也许只是因为孩子并没有被“使用”才有的错觉,像小说里那个对理科知识极有天赋最后却杀妻的刘一达,灼伤自己的脸还称之为“炭化”,后来进入名牌大学,在国外也能取得卓越研究成果,好,很好,而且在那个阶段,似乎是好就够了。可一直到这里他并未和生活、实用衔接,天才究竟该如何生活?怎么回答似乎都不对。
烩面变了味道,也许是因为“我”变得复杂,吃面不再完全为了果腹,交朋友开始考虑值不值得再跟他们耗费精力,我选择更明确地“使用”它们,它们便必然不再纯粹。
每个人最初的失落是从被“使用”就开始蔓延的,单纯的好,有一天也会不好。单纯的坏,有一天就真的会成为一枚抹不去的印章。
我们所不能掩饰的是,我们是因为某种焦虑而出发的,常常令我和birds感到满足的精神自足式生活,越来越丰满,也越来越偏离常态。当面对一个刚认识的人简简单单的质询:你想要什么?我无从回答,并意识到我很久都不再思考这个问题。而不管愿不愿意回答,我知道我即将被“使用”,总会有一些判断施加过来判断我好不好用,我还不知道我愿不愿意听这些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