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的含义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42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2:18
"君子"观念在中国各家中,儒家尤其孔子对之极为重视。
虽然,在人格塑造的理想中,
儒家有圣人、贤人;
道家有真人、至人、神人
说文解字:何为君子?
究其境界均似高于君子,然而圣贤究竟不世出,真人、至人、神人尤其高远而不易攀及,世间完人总是不多,因而一较普遍的、较易至的、较完美的人格典型---君子,也就特别值得注意与追求。
说文解字:何为君子?
"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
而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
说文解字:何为君子?
《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尚书·虞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说文解字:何为君子?
孔子曰:君子之道者三,我*焉: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2:19
“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易经》《诗经》《尚书》广泛使用“君子”一词。《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书·虞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先秦早期君子一语主要是从*角度立论的,君子的主要意思是“君”。 “君”,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诗经·谷风之什·大东》:“君子所履,小人所视。”孔颖达《诗经正义》曰:“此言君子、小人,在位与民庶相对。君子则引其道,小人则供其役。”《春秋左传·襄公九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此处君子、小人,仍着眼于地位而非道德品质。其后君子一词开始具有道德品质的属性,君子一词具有德性上的意义。“君子之道者三,我*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此似为君子一词在德性上最具体的意义。“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当然,仁祇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所宜具有其德性之总纲,在其他方面,仍非无所述说。“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2:19
君子是我们中国人评价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最高标准。究竟什么样的人才称的上是君子呢?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君子首先应该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困难,都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不逃避不推卸。君子一定不会做违背道德良知的事。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还是一个有爱心的人,爱自己、爱家庭、爱朋友、爱陌生人......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君子胸怀坦荡,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了应当做的,就不必担心结果,所以不忧。不做违背法律和道德的事情,不必担心受到惩处,所以不惧。
“君子”一词最开始见于先秦典籍,指的是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崇高的地位。但是这肯定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君子,君子真正被赋予道德标准还是孔夫子指出的,儒家有圣人、贤人;道家有真人、至人、神人,究其境界都要高于君子,但是圣贤究竟不出世,真人、至人、神人同样高远而不易攀及,世间完人总是不多,因而一较普遍的、较易至的、较完美的人格典型---君子,也就特别值得注意与追求。
君子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怎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君子
孔子曾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君子有四不:
第一,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君子说话必定有其道理,他们会要求自己谨言慎行,凡事讲求合乎礼仪,不随便,每当有所行动,必定有其用意)。
第二,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君子常是非礼勿言,守口如瓶,不说空话,不讲不实在的话.但在该说的时候也必定会说,因为应说而不说,有失于人;不应说而说,则是失言)。
第三,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君子爱惜自己的名誉,对于*有所节制,不会贪取妄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君子有所求,一定是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了正义,必定是为民求利,代众生而求)。
第四,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君子,他的一言一行,都不会随便。一言一行只要做了就一定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