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42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2:19
大洋中脊。
山脉分布在大洋*被称为大洋中脊。是指贯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中洋脊为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在太平洋,其位置偏东,称东太平洋海隆(海岭)。大西洋中脊呈“S”形,与两岸近于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印度洋中脊分3支,呈“入”字形。
中洋脊的特点:
在大西洋,中脊位居*,延伸方向与两岸平行,边坡比较陡,称为大西洋中脊:印度洋中脊也大致位于大洋中部,但分歧分三支。呈“入”字型搌布:在太平洋内,中脊居东侧且边坡平缓。
关于大洋中脊的成因,大多采用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来解释。此说认为:中脊轴部是海底扩张的中心,热地幔物质沿脊轴不断上升形成新洋壳,故中脊顶部的热流值甚高,火山活动频繁。中脊的隆起地形实际上是脊下物质热膨胀的结果。
在地幔对流带动下,新洋壳自脊轴向两侧扩张推移。在扩张和冷却的过程中,软流圈顶部物质逐渐冷凝,转化为岩石圈,致使岩石圈随远离脊顶而增厚。
冷却凝固伴随着密度增大、体积缩小,洋底岩石圈在扩张增厚的过程中逐渐下沉,于是形成轴部高两翼低的巨大海底山系。长时间后,再变成另外的样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2:20
大洋中脊。
大西洋位置居中,走向与大西洋东西两岸大体平行,呈S形展布,称为大西洋中脊。印度洋的洋脊也大体居中,分成三支,呈入字形展布,通称印度洋中脊;
三条分支分别称为:*印度洋海岭,西南印度洋海岭和东南印度洋海岭。太平洋的洋脊分布则偏东,且两坡比较平缓,故称东太平洋海隆。三大洋洋脊的南端彼此相连,北端则伸进*或岛屿。大西洋中脊向北延伸,穿过冰岛,与北冰洋中脊相连接。
扩展资料:
大洋中脊高于两侧洋底 ,其相对高度为2000~3000米左右。脊顶上覆盖的沉积物极薄或缺失,地形崎岖不平。纵向延伸的*裂谷和横向断裂带(又称转换断层)是大洋中脊最突出的特征。大洋中脊轴部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故又称活动海岭。
大洋中脊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那里同时也是生成新的海洋洋壳的地方。
在洋中脊火山口,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新生成的洋壳挤压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幔去。因此,洋壳在洋中脊 出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撞击中消亡,这样代谢不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2:20
山脉分布在大洋*被称为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高于两侧洋底 ,其相对高度为2000~3000米左右。脊顶上覆盖的沉积物极薄或缺失,地形崎岖不平。纵向延伸的*裂谷和横向断裂带(又称转换断层)是大洋中脊最突出的特征。大洋中脊轴部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故又称活动海岭,以别于不活动的无震海岭。
大洋中脊的成因:
关于大洋中脊的成因,大多采用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来解释。此说认为:中脊轴部是海底扩张的中心,热地幔物质沿脊轴不断上升形成新洋壳,故中脊顶部的热流值甚高,火山活动频繁。中脊的隆起地形实际上是脊下物质热膨胀的结果。在地幔对流带动下,新洋壳自脊轴向两侧扩张推移。
在扩张和冷却的过程中,软流圈顶部物质逐渐冷凝,转化为岩石圈,致使岩石圈随远离脊顶而增厚。冷却凝固伴随着密度增大、体积缩小,洋底岩石圈在扩张增厚的过程中逐渐下沉,于是形成轴部高两翼低的巨大海底山系。长时间后,再变成另外的样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2:21
如果把海洋中的水全部抽干,将会看到贯穿地球大洋还有一条宏大的山脉,这条山脉由于分布在大洋的*,被称为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又称为*海岭,是指贯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中洋脊为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
在太平洋,其位置偏东,称东太平洋海隆(海岭)。大西洋中脊呈“S”形,与两岸近于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印度洋中脊分3支,呈“入”字形。
大洋中脊的特征
纵向延伸的*裂谷和横向断裂带是大洋中脊最突出的特征。裂谷是沿正断层经过显著错断所形成的,伴有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巨型凹地。沿大洋中脊顶部发育的裂谷称*裂谷。谷宽约25~50公里,深约1~3公里。裂谷两侧为突起的裂谷山脊。
*裂谷是地球上最大的张裂带。其正断层的走向与中脊及其裂谷平行;断层面多向中脊轴部倾斜;横断面呈U字或V字形。谷深和谷宽与海底扩张速度有关。慢速扩张的中脊,其裂谷深达1.5~3公里,断距约200余米,谷地外形清晰。
大西洋和印度洋中脊大多发育这种裂谷。中速扩张的中脊上裂谷较浅,断距仅50米。快速扩张的中脊一般不见裂谷的痕迹,只有断距小于50米的断崖,如东太平洋海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