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种葡萄?种葡萄的主要程序?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43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2:36
葡萄新梢矮缩病
又称萎缩病。1970年在日本发现,近年来在我国辽宁的葡萄主栽地区也发现了此类症状的病害,尤其在康拜尔和康太等葡萄品种上更为常见。
该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葡萄植株的新梢上。春季,葡萄展叶时,病株的新梢生长缓慢,尤其是从新梢基部至5~6节间极度短缩。叶片变小,叶缘缺刻少而浅,叶片反卷成杯状,生长不正常,此后叶片褪绿、黄化,早落。一般在春季症状明显,进入夏季后症状逐渐消失。幼树症状明显,随着树龄的增加有减轻的趋势。
该病为害后可导致根系发育不良,生长势弱;花穗小、易脱落,受精不良,果实膨大受到抑制,无核小粒果增多等。
该病主要借助嫁接、繁殖材料及蘡奥等传播,不能通过土壤和汁液传播。葡萄叶蝉(Arboridiaapicalis)可以进行田间传播。
1.7葡萄花叶病
葡萄花叶病是一种新的病毒病,其病原是蕃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TSWV)。我国山东、福建一些葡萄园发生普遍,台湾也有发生,国外尚未有相关报道。
葡萄花叶病毒病见于葡萄品种保留区中,春秋两季发病严重,达到高峰,夏天症状稳定。感病植株矮小,春季叶片黄化,并散生受叶脉*的褪绿斑驳,进入盛夏,褪绿斑驳逐渐消失或不明显,叶片皱缩变形,秋季新叶又现褪绿斑驳,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该病可以通过汁液、9种蓟马传播,其中西花蓟马是最主要的传播介体。
2葡萄病毒病为害特点
葡萄主要靠扦插和嫁接等方法进行无性繁殖,这种繁殖方式导致了病毒的长期积累和重复感染,从而使病毒病的发生日趋严重。葡萄病毒病为害具有以下特点:
(1)潜隐性
一些葡萄病毒侵染葡萄后,一般情况下不表现明显的症状,呈潜伏侵染状态。葡萄卷叶病毒有阶段隐症;葡萄斑点病毒在欧亚种葡萄和大多数美洲葡萄种上不表现症状。
(2)系统侵染
葡萄一旦被病毒侵染,在较短的时间内,病毒就会扩展到整个植株的各个部位,致使病株上的接穗或插条都带毒,这些繁殖材料繁殖出来的苗木,也均是带毒的病苗。
(3)复合侵染
往往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病毒同时侵染一株葡萄,这主要是因为葡萄是多年生植物,且以无性繁殖为主,无论是砧木和接穗,只要一方带毒,生产出来的苗木均带有病毒。因此,经过长期的无性繁殖过程,多种病毒在砧木与接穗之间不断的传播、扩散,必然造成同一株葡萄上病毒种类的积累。
(4)难以防治,为害周期长
葡萄是多年生植物,更新的周期长,目前还没有能够防治葡萄病毒病的有效药剂,因此,一旦苗木被病毒感染,病株将终生受害。
3葡萄病毒病的防治
根据葡萄病毒病的发生规律、传染方式及其为害特点,其主要防治措施可概括为清除和*传染源;防治传毒介体;使用无病毒或抗病毒繁殖材料。
3.1建立严格的检疫制度
目前地区间相互引种和材料交换频繁,病毒传播的机会增多,因此加强检疫是防止病毒病传播蔓延的重要措施。凡是从国内外引入的葡萄苗木、接穗、插条、砧木等繁殖材料应进行严格检测,确保无外来病毒病原侵入。必要时可对其用热疗、药剂等处理进行消毒。
3.2培育无病毒母株,建立无病毒葡萄苗木繁育圃
到目前为止尚未研究出能够防治葡萄病毒病的化学药剂,就化学防治而言,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培育和栽植无病毒苗木是防治葡萄病毒病最根本和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其主要程序如下
(1)脱除病毒
目前生产中常用的脱毒方法有热处理、生长点组织培养和热处理与生长点组织培养相结合。
a.热处理脱毒根据病毒和寄主细胞对高温忍耐程度的差异,在38~40℃条件下,处理60—150d,延缓病毒扩散速度或抑制病毒增殖,而寄主细胞则快速生长,最终导致寄主生长点附近的细胞不含有病毒,从而达到脱毒目的。
b.生长点组织培养脱毒病毒在感染的葡萄植株体内分布并非一致,通常幼嫩部分含量较低,生长点(0.1~1.0mm)含病毒很少或无病毒侵染,可切取该部分进行组织培养,培养后即可获得完整的无病毒植株。生长点越小,脱除病毒的几率越高。
C.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毒单纯的热处理或单纯的茎尖培养均不能完全脱除病毒,且条件要求高,操作困难。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预先脱毒的葡萄砧木或栽培品种的盆栽苗放在25~28℃下促其快速抽枝生长,待新梢长出2~3片叶后,室温升至37~40℃,经过30~35d后,切取新梢生长点0.5~1.0 mm,在分化培养基上培养,经分化增殖后,再经生根培养和土壤培养长成苗。
(2)病毒检测
经过脱病毒培育成的苗木,可采用鉴别寄主、双抗体夹心ELISA(DAS-ELISA)、A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PAS-ELISA)、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多重RT- PCR、免疫捕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IC-RT-PCR)和分子杂交等方法对其脱毒情况进行检测。
(3)快速繁殖
采用组织培养、绿枝嫁接、绿枝扦插、硬枝嫁接、硬枝扦插、砧木种繁和“*跳”法等对脱除病毒的母株进行繁殖,快速增加其群体数量。
(4)建立无病毒葡萄母本园和苗圃
无病毒母本树培育出来后,应在离葡萄栽培区2km以外的非葡萄栽培区,建立无病毒母木园,集中栽植于网室内保存。每隔一定时间(一般5~10年)检测一次其带毒情况,及时剔除感毒的母本树,换栽无病毒母本树。用无病毒母本树上的材料建立无病毒采穗圃,利用剪取采穗圃中枝条扦插或嫁接,培育出无病毒的自根苗或嫁接苗,提供生产。
3.3及时发现和拔除病株,清除发病中心
对于症状明显的病株及时清除。发病严重的葡萄园全部更新。
3.4防治传毒介体
对通过介体传播的病毒,在栽培无病毒苗木的基础上,应及时防治传毒介体,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对感染葡萄扇叶病等由线虫传播的多面体病毒的病株,拔除后其根周围还应用杀线虫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减少线虫数量,降低发病率。若发现传染卷叶病和皱木复合病的粉蚧等媒介昆虫,应对其进行化学防治。
3.5选育抗线虫和抗病毒砧木
选育具有抗线虫和抗病毒的砧木,也是防治葡萄病毒病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抗性的砧木对葡萄病毒病,特别是对扇叶病具有绝对的免疫力。国外已成功的利用抗线虫的砧木嫁接苗木来防治线虫传多面体病毒病。
3.6选育抗病毒葡萄品种
在葡萄再生和转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分子水平的有关信息,人们已将线虫传播多面体病毒,如:GFLV,ArMV和GCMV的外壳蛋白基因或多聚酶基因,导入葡萄得到了抗病毒的葡萄砧木和欧洲种葡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2:37
葡萄栽培管理专家系统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知识工程的方法手段,在葡萄专家和种植大户多年来葡萄栽培管理科研工作和种植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葡萄生产和市场需求动态调查,进行大量且多方面的资料收集,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和专家系统建造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开发出各种栽培管理功能模块,建立一个综合性的葡萄栽培管理专家系统。该系统采用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的PAID4.0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主要进行了葡萄栽培管理专家系统知识库的构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2:37
我爱吃你种的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