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4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27
因为对于东北来说,汤,哪怕是胡辣汤的消寒保温性能已经远远不够了。
食物的产生和流行,很大程度上要看自然条件。
滚热的清汤,抵御长江下游冬天那点寒意差不多。忘了逯耀东还是谁,写小时候在苏州,清早上学路上跑去吃一碗大肉面,学黄包车夫们那样,把肉埋在面底下吃,热汤把肥肉的油脂融化出来,面汤香腴、大肉不腻。搁北方你试试,别说肉里的油脂化不出来了,面还没吃两口呢,汤上的油脂也已经冷凝了。
到长江中游、秦淮一线,虽然还以清汤为主,就得加油加辣了。毕竟,油脂比水的保温能力强得多。
到河南,胡辣汤是勾重芡的,芡质的糊糊加上重剂量的胡椒,保温发热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再往北,冀南片吃豆沫(山东部分地区吃甜沫),有答主说甜沫和胡辣汤意思差不多,我的感觉是豆沫吃起来比胡辣汤更厚重,御寒效果更好。当然这里也有个经济条件的问题,冀南片土质相对贫瘠,农耕时代经济条件比不了河南,形不成胡辣汤用料那么讲究的小吃。
再往北,过了三八线,冀中包括石家庄,就已经改吃牛肉罩饼罩火烧了,面糊糊不行了,御寒得靠厚厚的油脂和结结实实的面饼。我们小时候天比现在冷,别说早晨,中午跑到摊上去吃罩火烧,还是一滴汤落到桌子上就是一个白圆片,吃不了几口,嘴唇上就已经结了一层牛油,要个大碗吃得不够快,吃到最后碗上结一层白油。不敢想换成糊辣汤会变成什么样。
过了保定,那就是羊杂汤的天下了,主要吃的是杂碎,重油、面饼之外,得靠吃肉御寒了,汤是随吃随添的,不限量。烧饼基本上不能泡到汤里了,不然凉得太快。山西羊杂割还搁粉条,河北羊汤没怎么见过搁粉条的,为什么?一筷子粉条一离汤就冻透了,挂在嘴巴子上冰凉的,不好吃了。
(这个地方补充一句,山西同纬度地方绝对比河北冷,所以山西的羊汤线比河北靠南。石家庄和太原纬度差不多,石家庄、保定还在靠汤上面的牛油保暖,太原已经开始吃羊杂割了。山西往更北的地方,包括张家口挨着山西那边,羊汤都不够了,吃黄米糕。黄米糕冀中这边是当点心吃的、甜口的,蔚县那边拌菜、炒鸡蛋,热量真瓷实)
真出关到了东北,嘿嘿,你看这个问题底下那么多答主,有一个答出传统关东早点了吗?我现在填表籍贯还填东北,其实我们家从东北调出来六十多年了,我是真没听老人讲过当年东北早晨有在外头吃饭的。坐得自己家热炕头子上吃点什么不好,干嘛跑外头吃去啊,东北的气候,在没有现代城市系统(如通勤制度、供暖系统、公交系统、物资供应等)的情况下,根本就发育不出来早点文化。近似糊辣汤质感的东西,也有,油茶面儿,早年殷实人家,老人自己炒点冲着喝,年轻人赶集逛庙的买一碗喝,现冲现喝,当个点心,不是防寒管饱的东西。真要在户外搁熬一锅胡辣汤卖,弄不好不够火钱。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28
因为对于东北来说,汤,哪怕是胡辣汤的消寒保温性能已经远远不够了。
食物的产生和流行,很大程度上要看自然条件。
滚热的清汤,抵御长江下游冬天那点寒意差不多。忘了逯耀东还是谁,写小时候在苏州,清早上学路上跑去吃一碗大肉面,学黄包车夫们那样,把肉埋在面底下吃,热汤把肥肉的油脂融化出来,面汤香腴、大肉不腻。搁北方你试试,别说肉里的油脂化不出来了,面还没吃两口呢,汤上的油脂也已经冷凝了。
到长江中游、秦淮一线,虽然还以清汤为主,就得加油加辣了。毕竟,油脂比水的保温能力强得多。
胡辣汤这么消寒的食物,为什么没在北方(大东北 )流行?
到河南,胡辣汤是勾重芡的,芡质的糊糊加上重剂量的胡椒,保温发热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再往北,冀南片吃豆沫(山东部分地区吃甜沫),有答主说甜沫和胡辣汤意思差不多,我的感觉是豆沫吃起来比胡辣汤更厚重,御寒效果更好。当然这里也有个经济条件的问题,冀南片土质相对贫瘠,农耕时代经济条件比不了河南,形不成胡辣汤用料那么讲究的小吃。
再往北,过了三八线,冀中包括石家庄,就已经改吃牛肉罩饼罩火烧了,面糊糊不行了,御寒得靠厚厚的油脂和结结实实的面饼。我们小时候天比现在冷,别说早晨,中午跑到摊上去吃罩火烧,还是一滴汤落到桌子上就是一个白圆片,吃不了几口,嘴唇上就已经结了一层牛油,要个大碗吃得不够快,吃到最后碗上结一层白油。不敢想换成糊辣汤会变成什么样。
胡辣汤这么消寒的食物,为什么没在北方(大东北 )流行?
过了保定,那就是羊杂汤的天下了,主要吃的是杂碎,重油、面饼之外,得靠吃肉御寒了,汤是随吃随添的,不限量。烧饼基本上不能泡到汤里了,不然凉得太快。山西羊杂割还搁粉条,河北羊汤没怎么见过搁粉条的,为什么?一筷子粉条一离汤就冻透了,挂在嘴巴子上冰凉的,不好吃了。
(这个地方补充一句,山西同纬度地方绝对比河北冷,所以山西的羊汤线比河北靠南。石家庄和太原纬度差不多,石家庄、保定还在靠汤上面的牛油保暖,太原已经开始吃羊杂割了。山西往更北的地方,包括张家口挨着山西那边,羊汤都不够了,吃黄米糕。黄米糕冀中这边是当点心吃的、甜口的,蔚县那边拌菜、炒鸡蛋,热量真瓷实)
真出关到了东北,嘿嘿,你看这个问题底下那么多答主,有一个答出传统关东早点了吗?我现在填表籍贯还填东北,其实我们家从东北调出来六十多年了,我是真没听老人讲过当年东北早晨有在外头吃饭的。坐得自己家热炕头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28
首先,这种带有地域性质的小吃不一定就符合本地之外的口味,武汉热干面,西安肉丸胡辣汤,小炒馍,麻酱凉皮,你们河南胡辣汤,北京的炒肝,卤煮我都非常喜欢,但是,我个人的喜欢并不代表大多数人的喜欢,胡辣汤来东北只能算是一种地方小吃,而且早餐来说习惯上我们更倾向于豆浆油条筋饼豆腐脑混沌包子馅饼羊汤甚至麻辣烫和鸭血粉丝,东北整体特征是干,春秋风大干燥易上火,夏天雨水多点但是也普遍干燥炎热易上火,冬天屋里暖气车上空调都是干燥易上火来碗胡辣汤火上浇油?而且胡椒味并不能赢得东北人的味蕾,至少在我们沈阳,喝胡辣汤的机会少之又少,喝过的几次还是在熏肉大饼店点的酸辣汤,没你们勾芡那么浓,而且是东北改良版,上班后去河南去西安出差或者玩才正儿八经的喝到正宗胡辣汤,而且给我的感受是更喜欢西安的肉丸胡辣汤。。。。你想想,大冬天屋里二十好几度睡一宿还干燥,早上来个冰豆浆它不香么,而且热气腾腾豆腐脑对于我们来说才是正解,觉得素了换成羊汤馅饼回头不更香么,再再退一步说,拿沈阳为例,11月1到3月31供暖期是冬天,5月1之后到10月1之前是夏天,这十个月,我们是喝冷饮的好么,各种冷饮店业务甚至比夏天还火,冬天谁家冰箱里不存点雪糕冷饮冰啤酒。。。早餐恨不得都喝冰豆浆,豆腐脑都要晾半天,路过拉面店偶尔都能看到各种大叔端着面碗在风里挑着面凉了再进屋吃。。。你让我们早起来一碗胡辣汤又燥又热又粘稠这不扯淡么、、、春秋分别一个月,喝点稀得更舒服也犯不上喝浓稠的胡辣汤,你确定来了能挣到钱?这就好比我们东北酸菜血肠杀猪菜,春夏秋冬都爱吃,不贵量大我自己就能造掉半锅饭,有的饭店份饭免费汤都是酸菜骨头汤,去别的地方一样替代不了当地美食流行不起来,民俗和饮食习惯决定了食物的流行,在当地大家觉得好吃的东西到其他地方很有可能由于不符合口味的原因只能当做小吃品尝而不会作为平时的首选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29
胡辣汤这种消寒的食物没有在北方流行,个人认为主要是北方的各大菜系,一定程度上都有消寒的效果,比如说东北的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都一样,有消寒的效果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29
胡辣汤这么消寒的食物没有在北方,特别是东北流行是因为他们不习惯这种口味,这种口味在西南地区是非常流行非常喜欢的,因为西南地区的口味就是喜欢吃辣,还有就是湖南地区也是喜欢吃这样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