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型投资者产品期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05 00:1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2 04:31
随着资管新规落地打破刚兑,投资者不能再“闭着眼睛买产品”。眼下,资管新规过渡期接近尾声,各大银行积极推进理财产品转型,保本型理财产品也逐渐退出市场。
记者查询多家银行2021年上半年报告以及走访市场了解到,银行发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越来越少,部分银行已经“清零”。在当下理财市场,投资者也应转换理财思路,寻找更适合自身的产品。
1
保本理财产品即将“清零”
保本型理财产品保本保收益,一直是保守型投资者的首选。然而,随着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打破刚兑的硬性要求,助推理财市场加速转型,保本型理财市场进入退市通道。
这也意味着,对保守型投资者来说,他们偏好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即将成为历史。
“现在是不是没有保本理财产品了,翻了好几家银行的手机银行都没看到了。”作为保守型投资者,市民李女士偏好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她发现,随着近期几笔长期保本理财产品到期后,再想购买这类产品,市场上能选择的已寥寥无几。
今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收官之年,当前距离过渡期结束已不足三个月。李女士的感受,也正是各家银行加速理财产品转型的结果。
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1年上)》显示,存量资产处置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保本型产品持续压降,截至6月末,保本型产品存续余额0.15万亿元,同比减少90.68%。根据融360数据显示,8月份保本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占比仅0.73%,发行银行仅剩3家,保本理财产品即将全部退出银行理财市场。
而从各家上市银行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报告来看,多家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已经全部“清零”,包括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恒丰银行、杭州银行等。
记者也随机翻看了各家银行在售的理财产品,发现保本型理财产品基本难见踪影。如在农行手机银行理财频道,以“保本”为关键词进行筛选,出现的界面均为“暂无符合条件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