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蒋勋说唐诗》中体会“临界知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02 17:0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3 10:01
最近读了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学会了一个新词“临界知识”,也意识到我们在追求“多”和“快”中已不自觉地陷入到“老鼠赛道”的误区。那些“大家”可以学贯东西,而我们却始终迷茫在“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二者差距的关键点在于“技术深度”到“认知深度”的跨越。
用成甲老师的提法再重新去梳理一遍《蒋勋说唐诗》,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临界知识”的意义。当唐诗放在史学、美学、文学、哲学的角度去看的时候,我才知道我对唐诗的理解一直是停留在字面释义和名句记忆中最浅的层次。
去年9月,我在自己的荔枝电台上开办了一个小栏目《一起读诗歌》,带着孩子进行诗歌启蒙。孩子记忆力不错,读个两三遍,有些简单的诗歌便能熟记于心。我按照《诗歌三百首》的编排顺序进行着,对于诗句的理解也是按照书上的注释来讲解,“每周一诗”的节奏一直坚持着,只是我越读越茫然,这种机械地按字读录的意义到底有多大。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我却在不断增加的诗词数量中觉得诗歌离自己越来越遥远。
幸运的是,我找到了一个出口——《蒋勋说唐诗》。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打磨,直至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唐诗就是如此。小时候就听过“唐诗宋词元曲”,只知道是这个时期的代表文化,却不明白直接的承接关系。小时候就只知道死背文学常识应付考试,却不知道为何“成仙”、“成圣”以及每个诗人的多面性和矛盾性……这本书不但让我见识了作者“临界知识”的巧妙运用,也让我对唐诗及诗人有了更真切的认识,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被人膜拜的圣人,而是具有更多生命体验的普通人。蒋勋说:“我相信好的诗不是专业研究的对象,好的诗是活在口边的,它常常被人脱口而出,契合了生命在刹那的状态跟经验。”
唐朝是汉文化的短暂度假期,南北朝的文化发展为唐诗的语言、文字和节奏韵律打好了基础,儒家思想中的保守被游牧文化的自由短暂取代,诗歌中的个人解放、生命释放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顶峰,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在唐朝出现诗歌的盛世是历史车轮的轨迹,所以也只能是在这个时候达到顶峰。
想到以前学习古诗的时候,老师基本上是遵从诗歌朗诵、诗人介绍、诗歌释义三部分讲解,总觉得诗歌被割裂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美在刻板的教学中被消融了。而这本书蒋勋老师从各个角度来分析诗歌的绝妙,将我们带入一个更广阔的生命经验。音乐的角度,让我们感知到节奏的变化;美术的角度,让我们体会到诗歌中的留白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哲学的角度让我们感慨生命的独立性和自我反省;文学的角度,让我们体会到那种“美到极致的感伤”和情感的深沉。
这些似乎更加明证了“临界知识”的作用。知识是融会贯通的,而我们却沉浸在孤立看问题的境况下。比如以前读诗歌,我只是按照诗歌字句释义,把古文翻译成白话文就觉得自己完成了对诗歌的理解,现在才知道自己为啥一直喜欢不起来诗歌,是因为压根就没进入诗歌的大门,仅仅当做翻译的任务如同斩杀了诗歌的生命,只留下冷冰冰的躯壳。
蒋勋说唐朝诗人都是“孤独自负”的,其实这种“孤独自负”或许不是唐朝诗人独有的标签,而是所有文化名人的共同标签。想到此前读周国平《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其实书中的“我们”只是指那些精神境界极高,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懂得“普世智慧”的人,而我们还差得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