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廷珍《温病条辩》叙译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29 23:51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1:08
整篇翻译
从前, 淳于公说过: “一般人担心的问题, 是担心病多; 医生担心的问题, 是担心治病的方法少。 ” 病多而治病方法少的疾病,没有比温病更突出的了。 什么 原因呢? 六气之中, 君火、 相火不用说了, 风、 湿与燥没有不同时夹杂有温的, 只有寒同温相反, 然而被寒邪伤害的人一定患热证。 天下的病哪有比温病更多的呢? 记载和论述方剂的书是从张仲景开始的。 张仲景的书专门论述伤寒, 但这只是六气之中的一种啊! 其中有同时论说到风的, 也有同时论说到温的, 可是所讲的风, 是寒中的风, 所讲的温, 是寒中的温, 因为他的书本来就是论述伤寒的呀! 其余五气一概没有涉及, 因此后代也没有传下来。 即使这样, 然而创作的人称作圣人, 阐述的人叫做贤明的人, 学习的人果真能彻底究明他们的文章, 通晓他们的文义, 变化和推行有关的理论和治法, 用它们来治六气所造成的疾病是可以的, 用它们来治疗内伤也是可以的。 无奈社会上很少有善于返回主页 触类旁通的、 以缺少治疗六气致病方法为可耻的、 有才识的医生,而大都不能举一反三, 由此及彼地去类推, 只是拘泥不变地像按照图样去寻求好马一样地就伤寒而论伤寒。 自从王叔和以后, 医生们大约都用治伤寒的方法治疗六气造成的疾病, 这样做, 好比用细葛布挡风, 指鹿为马地混淆了伤寒、 温病的界限, 到治疗时立即失败, 也就知道他们的医术粗疏了。 因为这个原因, 他们就仍旧袭用原来的方剂, 稍微改变药味, 冲和、 解肌等方剂就纷纷地出现于记载。 到陶华的《伤寒六书》 出现, 于是竟然用臆造的治伤寒的方法治疗六气造成的所有疾病了。 不仅仅对张仲景没有讲到的内容未能阐发新的义理, 就连张仲景已写定的书也都遭到了篡改。 一般人喜欢《伤寒六书》 内容浅近, 共同宗法它, 而人民的祸害就频繁了。 又有一个叫吴又可的, 编著《瘟疫论》, 其中的方剂本来是治疗特定时期发生的流行性疾病的, 但是一般的人错误地用它治疗平常时候发生的温热病。 最后像方中行、 喻嘉言诸医家, 虽然把温病列在伤寒之外, 但是治疗方法则最终返回主页 没有离开伤寒。 只有金代刘完素先生能通晓热病, 超出各家, 编著的《河间六书》 分上、 中、 下三焦论述治疗, 而不墨守六经, 近似暗室中的一盏明灯, 激流中的砥柱。 可惜那个人敦厚朴实而缺乏文采, 他的论述简略而没有发挥尽致, 他的方剂有时也驳杂而不纯粹。继承他的人又不能阐明其中的含义, 弥补其中的疏漏, 像张景岳这一类学习医道的人, 尚且在责怪诋毁他。 于是, 他的学术不被阐明, 他的主张不被施行。 社会上的平庸医生遇到温热病, 没有不首先发汗解表, 掺杂用消导之法, 接着就猛用攻下之法, 或者乱用温补, 轻病因为这个缘故而加重, 重病因为这个缘故而致死。 对侥幸不死的就吹嘘是自己的功劳, 造成死亡便闭口不说是自己的过失。 即使病人也只知道重病难以挽救, 却不了解是误用了药物而杀人。 父亲把这一套方法传给儿子, 老师把这一套方法授与学生, 整个社会同一风气, 牢不可破。 肺腑不能说话, 含冤而死了的鬼魂深夜号哭, 两千多年以来, 大略相同, 怎能不令人感慨不已呢? 返回主页 我朝*安定, 学术昌明, 著明的医家一批批地出现, 都知道从《灵枢》 、 《素问》 探求医学的本源, 向张仲景的著作求教医道。自从吴人叶天士先生《温病论》 、 《温病续论》 出现, 然后依照温病的名称求取温病的实质。 热爱医学的人都知趋向正道, 但是墨守常规的医生仍旧各自认为自己老师的学说正确, 厌恶听取高明的理论。 那些技术不高明的医生又只稍微了解一些粗浅的内容, 不能明白精辟的含义, 并在医疗实践中加以运用, 因而很少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我的朋友吴鞠通先生怀有救世的抱负, 具有悟性超人的智慧, 酷爱学习, 从不满足, 研究医理力求精深。 他志向高尚, 仰慕古代名医, 虚怀若谷, 以百家为师。 他痛感社会上的医生对温病蒙昧不清, 于是传述前代医家的可为法式的医学理论, 抒发平生的临证心得, 穷尽温病的源流, 写成这部书。 但是仍旧不敢自信, 同时顾虑社会上的人也不相信这部书, 因此在书箱里收藏了好长时间。 我认为学习的人本来没有自信的时候, 可是以天下最多见的温病, 却竟然没有对付温病的方法, 幸运地得到了这种方法, 就应当赶快拿出来公开。 比如拯救被水淹、 被火烧的人, 难道还等整好 帽子束结头发吗? 况且人们的心理没有不同的, 高明的医学理论不会与世隔绝, 这部书一旦出世, 必定会很快遇到扬子云那样的人,并且将有阐明其中的主旨, 弥补其中的疏漏, 使遭受瘟疫的人都能登上长寿境域的人出现。 这是天下后世的希望, 也是吴先生的希望啊。 《折扬》 、 《皇荂》 这两种通俗的歌曲, 人们听的时候都能领会, 张嘴而笑; 《阳春》 、 《白雪》 这两首高雅的歌曲, 能跟着唱和的却只有几个人, 古来如此。 了解我或者责备我, 完全听凭当代的社会*, 难道不好吗? 吴先生认为我的话正确, 于是共同评议审定后就交付刊印了。 嘉庆十七年八月十六日 , 同乡愚弟汪廷珍谨序。
参考资料:问问复制来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1:08
树立德业、建树功绩、著书立说,这是圣贤们做的事,我吴瑭是什么人,敢来著书立说?原因是我十九岁时,父亲病了一年多,以至于病死,我愧恨的心情难以言表,悲哀伤痛得想死,以为父亲的病不懂得治,还有什么脸面活着,于是就购买了记述方剂的书,在为亡父居丧期间伏案攻读,读了张长沙的“外逐荣势,内忘身命”的论述,就愤慨地放弃了中举的学业,专门来研究方术。过了四年,四载,侄儿巧官患了温病,开始时是咽喉麻痹,外科医生给他吹上了冰硼散,咽喉就闭了,又找了许多医生治疗,大概都是给点儿双解散、人参败毒散之类的药,至于温病的治法,根本没有听到过,后来到发黄而死。我只是初学,不敢妄加评论,但对这种疾病的症侯,也不得要领。大概张长沙因为宗族的死而悲哀,作了《玉函经》,成为后世医学的先祖,无奈《玉函》中的《卒病论》,在战火中丢失,后世的学者,没有办法仿效,于是各个说法不统一,得不偿失。又过了三年,我来到京师来游学,检校了《四库全书》,得到了明代吴又可的《温疫论》,观看他的议论宏阔,实在有前人没有说过的话,于是就专心地跟着学。细致地观察他的方法,也不免支离驳杂,大致功和过都有,大概是用心很苦,但学术还不精。又普遍地考察晋唐以来诸贤的议论,不是不珠璧琳琅,但要求一个美备的,就得不到,自此以后凭什么传给后世!我一方面在看病中谋划,一方面用心思考,看了十年,然后有了心得,但不敢轻易地治一个人的病。癸丑年间,都下温疫大流行,各个朋友强烈地要求我治病,大概已经成了坏病,幸存活了数十个人。那些死于世俗医生手中的,不可胜数。呜呼!老百姓有什么罪,不死于病而死于医生,真是有医生还不如没有医生,学医学不精到,就不如不学医。于是我有志采辑历代名贤著述,去掉他们的糟粕,汲取他们的精华,中间附上自己的意思,以及实践验证,合成一本书,名字叫《温病条辨》,但还是不敢轻易落笔。又过了六年,到了戊午年,我的同乡汪瑟庵先生催促我说:“明年己未湿土正化的时候,第二波温病会大流行,您尽快写成这本书,或许会有益于民生!” 我惭愧自己不行,不敢自信,恐怕用救人的心,收获了欺人的罪过,转相仿效,至于无穷,自己的罪凭什么能够赎回呢!但这本书不出,其中的得失最终不能见到,于是就不自量力,努力地写成,让海内的名贤来指正,指出它的错误,说出它的正确,期望着万年依赖它治病也没有穷期。淮阴吴瑭自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1:08
好翻译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