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29 17: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06:26
小区遛娃发生一件事,三岁的儿子眼巴巴看着大哥哥的玩具,央求哥哥给玩,哥哥没同意,小家伙生气地说 “妈妈,走,我们自己去商店买”。这件事折射的现象就是孩子觉得“别人有的东西我也要有”。攀比已然出现。
回家跟孩子外婆念叨这件事,外婆说之前遇到这种事,她怕孩子委屈就带他去买。总算找到了事情的根源,这么小的孩子,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多时候是家长的行为影响他们的想法,外婆不经意间的攀比也导致了孩子的攀比。
对于孩子来说,攀比通常不源于自身,可能来源于家长、同学以及更多的周边环境。比如:爸妈说同事家买了大房子,别家孩子考了多少分;同学说他有最新版的奥特曼卡片;邻居说你爸妈更喜欢妹妹,妹妹穿的全都是漂亮裙子,家里老人的溺爱也是导致孩子攀比的重要原因。耳濡目染,必然会影响孩子的心理。
首先,以身作则,正视我们自己的攀比心理。
不要老是关注别家孩子能背多少古诗,考试多少分,钢琴几级,或者在消费上跟别人攀比。孩子之间有竞争很正常,但要根据孩子的认知情况、心理来定。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特质都不同,每个家庭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没必要强求所有的孩子都达到同样的标准。当周围的人开始一味攀比孩子的时候,转移话题或者避免其中。
其次,接纳和理解孩子,弄清楚孩子爱攀比的原因,对症下药。
对于一个三岁爱攀比玩具的孩子,我们可以告诉他“妈妈理解你想玩更多的玩具,但是每个小朋友家里都有很多不同的玩具,不可能别人有的玩具你都要拥有,交换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对于一个年龄略大明事理的孩子,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过多的攀比并无益,比如手机、零花钱、衣服鞋子等物质攀比。想要的东西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而不是靠着父母的帮助去跟别人炫耀。
最后,要教会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可以利用孩子的“攀比”引导合理的竞争,比如心灵的富足,学业的优秀,告诉孩子可以通过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但是我们不鼓励结果至上,也应该关注做事情的本来目的和过程,让孩子关注自己可进步的空间。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我们的生活、学习、人生不是比赛,吃饭是为了自身成长,整理打扫是为了整洁,不是为了评分,也不是为了奖状和表扬。我们要引导孩子注重事情本身,注重过程,而不是把眼光放在别人身上,用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