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29 21:1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7 05:30
相传安宁温泉开始发现于东汉。距安宁温泉不远处,有云涛寺和火龙寺。云涛寺建筑在环云岩上,树木荫翳,殿宇清幽,螳川前横,葱山如屏,江流甚急,澎湃有声;火龙寺在云涛寺的北面,也建在山上,登山入寺,鸟瞰附近山川,则了如指掌。据火龙寺中的《先王先帝考碑》记载:东汉光武建武丙辰年(公元56年),汉朝有名将领苏文达,跟随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后来因为瘴气所袭,士兵患病,留滞滇中,有一次偶尔经过新罗邑(安宁附近),与当地郡主阿树罗相遇,两人一见如故,经常并骑游于螳螂川畔。有一天来到葱山(今称龙山)顶上,看见凤岭(今称凤山)下面白气氤氲,蒸腾不绝,于是便发现了“碧玉泉”。至于这个传说是否可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考证。
安宁温泉见于记载,是在元代。据《元混一方舆览胜》“安宁州”条载:“云南诸郡,汤池17所,惟安宁州者最。石色如碧玉,水清可鉴毛发,虽骊山玉莲池远不及。”元刑部主事赵琏(字伯器)有《温泉漱玉》诗:“泉出安宁最,潜阳溢至和。盎温深在沼,清泚洊盈科。下土丹沙伏,傍崖碧玉磨。气暄移井,色莹转银河。洗濯空炎瘴,径行入雅歌。远人沾惠旧,此去足恩波。“此诗对安宁温泉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泉水的温暖清盈,碧石如玉与水光斗奇,明沙净砾清澈见底,浴后能治炎瘴等等,都作了艺术的概括。
安宁温泉的天生丽质,虽经发现,但毕竟由于其地处边陲,并不为人所注意。元朝以前只是露天的一个水塘,元末时才盖上数间茅屋。所以,安宁温泉的真正扬名始于明代。永乐年间李绶曾加以修建,当时的情况是“塘可半亩,碧玉居其中,水没其上尺许,浴者辄浮水坐碧玉上为快”。成化时当地著名的*家和文学家杨一清在他的《温泉游记》里说:“温泉螳螂川胜景,天下驰誉,泉之微妙,不尽其说。”至于安宁温泉能够名冠滇云,还是得力于诗人杨升庵的推崇和赞誉。杨升庵是明代中叶的名士和诗人,曾游览或间接、直接地了解过国内不少温泉,诸如新丰的骊山,凤翔的骆谷,关中的郿县,蓟州的遵化,新安的黄山,和州的香陵,闽中的剑蒲,惠州的佛迹崖,渝州的陈氏山居等处,也了解三迤的宁州、白崖、浪穹、腾冲、永昌等地的温泉状况,但他特别推崇安宁“碧玉泉”为“天下第一汤”。他曾在自己的《温泉诗》的《序》中,称道安宁温泉有七大优点:“此泉特皓镜百尺,纤芥必呈,一也;四石壁起,中为石凹,不烦(上秋下瓦)甓,二也;浮垢自去,不待拂拭,三也;苔污绝迹,不用淘渫,四也;温凉适宜,四时可浴,五也;掬之可饮,龙发茗颜,六也;盝酒增味,治疱省新,七也。”概括起来,就是泉水澄清,天然石凹,浮垢自去,不积污垢,温凉适宜,可以沏茶,宜于烹饪。
而安宁温泉能名冠云南,传遍天下,更是得益于两个重要人物的推介,一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他评价安宁温泉为“余所见温泉,滇南最多,此水实为第一池,此处不可不浴”;二是明朝永乐年间,一个叫李绶的贤达,在建于元代温泉边上的几间茅屋的基础上加以修建成可休闲、可浸浴的泉池。明朝著名*家、文学家杨一清到那里浸泡后称赞不已,写下了《温泉游记》加以介绍。明代中叶诗人、著名学者杨慎。杨慎在滇充军期间多次到过安宁温泉,他将陕西包括华清池在内的13处名泉和云南4处较有声誉的温泉与安宁温泉进行比较,认为安宁温泉独具“泉水澄清,浮垢自去,苔污绝迹,温凉适宜,宜于烹饪,无色无味,茗茶可饮”等7大特点,为国内各大名泉所不及,并亲笔手书“天下第一汤”五字以匾悬于泉区门额。此后,慕名而来的名人络绎不绝,他们一致同意安宁温泉是“天下第一泉”的说法并非溢美之词,而安宁温泉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了。
从此之后,安宁温泉名扬天下,对温泉的题赞如:“水之圣”、“城外华清”、“春回太液”、“太和元气”、“胜地名泉”等,不可胜数。历代文人也在此吟赋了许多诗篇称赞安宁温泉:“天下果然第一汤,升庵先生无虚奖。”“地灵此地胜瀛州,暖比春温洁比秋。”“仿佛玻璃漾水晶,宛若珠玑盛琥珀。”等等。1962年,董必武同志来游,题诗曰:“莫夸六国黄金印,来试三迤碧玉泉。”郭沫若同志来此也曾赋诗称颂。人们对安宁温泉的推崇,由此可窥见一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7 06:48
安宁温泉又名碧玉泉,坐落在安宁市境玉泉山麓,螳螂川(河)畔,与曹溪名刹隔江相望。温泉南面,数十公尺长的环云崖矗立路旁河边,树藤交错,洞室螺螺,历代韵土的摩岩石刻荟萃成海。安宁温泉最大的特色是泉水出水口有9处,每昼夜涌流1000余吨。水温在42℃-45℃之间,且无硫磺味,含重碳酸钙、镁、钾、氡等微量元素,宜浴宜饮,对皮肤病、风湿性关节炎和多种肠胃疾病均有疗效,被明代文人杨慎誉为“天下第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