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奇观——重庆防空洞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29 12:1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11:14
人们为什么把灭火队叫做“消防队”?如果把“消防”一词的诞生说成是来源于日本飞机的轰炸,人们恐怕不太相信,因为国家出版的词典上没有这么说。但我认为这是当初的词典编撰者,不敢面对国民*坚持抗战的事实,有意回避了这个问题。
在抗战以前的历史时期,文献中并没有“消防”一词。直到抗战开始以后,才有了消防一词的说法。
《重庆防空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记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防空当局按作战手段对防空进行划分,主要分为积极防空和消极防空两大部分。”
积极防空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高炮及照测部队对入侵飞机进行阻击,以掩护首脑机关和重要军事、经济设施,有效地降低空袭损害程度。
消极防空主要是组织民众和地面人员非武装地单纯对空防御,即构建大量防空设施,其主体是防空洞防空壕,另外加上防护团中的灭火队救护队参与被炸后的灭火、从废墟中抢救出伤员等工作,尽量减少或扑灭被日机轰炸所造成的损失。
“积极防空”简称“积防”,“消极防空”简称“消防”,人们习惯地把履行灭火和抢险救灾职责的队伍统称“消防队”,这与我们今天看到的消防队职责基本相同。
从记事以来,耳边听得最多的专用语就是防空洞,印象最深刻的建筑也是防空洞。只是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在道旁、崖壁、山体中挖那么多的洞子?
渐渐地从父辈们口中得知重庆之所以到处布满防空洞,是因为来自远东那个岛国对中国的侵略造成的,在了解了抗战岁月重庆市民“跑警报”“躲防空洞”的壮烈景象和较场口大隧道发生“闷死人”的悲惨事件后,才如梦初醒,恍然明白。
抗战初始,国民*空军和高炮部队还能与日机对抗一阵,实施“积极防空”,随着空战失利,制空权被剥夺,与“积极防空”配套的“消极防空”才被逐渐强化。
重庆人对防空洞建设的意识是经过血的教训后逐步加强的。
1938年2月18日日机第一次轰炸重庆时,不少市民还聚在街头河坝争相看热闹,抬头仰望天空,数天上有多少架涂着太阳旗的飞机,直到飞机“下蛋”落地发出巨响,炸得地面浓烟四起、血肉横飞后才知道这个“机蛋”是要命蛋。
特别是1939年5月3日,日机一次轰炸造成死伤上千人;5月4日,一天死伤超过五千人,创下了世界轰炸史一次性轰炸死伤人员最多的记录,善良无辜的人们才觉悟起来。
官方组织修建的了一条防空大隧道,从1938年开始,历时两年完工,由朝天门开始,经临江门、通远门到达南纪门,横贯主城东西南北,全长3722米,是全市最大的公共防空隧道。
同时,*还号召发动民众自建防空洞。于是,一场人类史上浩大的开挖工程在重庆的山脊、崖壁、坡坎、路边展开了。
成千上万的民工、石工、木工、铁匠、泥水匠、砖瓦匠风餐露宿,冒暑热斗严寒,肩挑背磨,以最原始的工具、最笨拙的方法,一手一脚,一锤一撬,开劈山石土方,那阵仗真的叫宏大,“叮叮当当”的凿石声甚至掩没了日机隆隆的飞行。
截至1943年底,修建了遍布全市城乡各个角落的防空隧道和防空洞1827个(不含非规范的临时性猫耳洞、掩蔽坑),总长83957.3米,总容量达44.5万人,形成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防空工程网,成为人类建筑史上的一道奇观。
尽管后来出现了“六五”较场口大隧道惨案,但“亡羊补牢未为晚”,随着轰炸中不断积累的血的教训,防空系统不断得到改善,越来越有效和健全,防空洞的作用越来越大,伤亡人数逐年减少。
据统计:日机每颗*的死伤者,1939年平均5.5人,1940年平均1人,1942年平均0.3人,成为当时“战争期间全世界最安全的首都”。
人们这才真正体会到“消极防空”并不消极。
一首当时流行的民谣很说明问题:
让你龟儿子轰,
让你龟儿子炸,
老子们有很好的防空洞,
不怕!
让你龟儿子轰,
让你龟儿子炸,
老子们总要大*,
怕啥!
重庆的反空袭斗争成为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惨烈大轰炸中,重庆国民*和人民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实际行动,凝练出了顽强坚韧的“陪都精神”,粉碎了日寇妄想“以炸迫降”的战略意图,使其成为泡影。
正如英国当时驻华大使薛穆所说:重庆“象征中国不屈不挠之意志与决心”,“成为联盟国家所为振奋之精神象征!”
抗战胜利后,这些防空洞大都被废弃,随着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大量消亡。但也有一部分保留下来,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防空洞,许多还被派上了新的用场,叫做“平战结合”。
八年抗战,“陪都”重庆是日机野蛮轰炸次数最多、规模最大、持续时期最长、损失最惨重的城市。
这些遗留下来的防空洞,就是日寇血腥罪恶的见证,将永载史册,矢志不忘。
“以史为鉴”, 通过这段血与火的历史,后来者们要认真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不断探索现代化战争中防空事业的发展规律,为打赢反侵略战争做好充分必要的军事、思想、物资等战略战术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