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前麻省理工总面试官:别让孩子在异国成为孤独的“局外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30 10:01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3:21

看点 独自在异国求学的留学生们,总会感受到因不同文化冲击所带来的隔阂感,这在未成年孩子中尤甚,他们也被称之为“第三文化儿童”。对第三文化儿童来说,该如何度过迷茫期呢?外滩教育邀请到家有三儿、经历两次跨文化转变的蒋佩蓉老师,请她 结合 自身经历,与大家分享文化冲击的重点,以及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文化冲击以平衡心态。

文丨周滢滢 编丨Travis

随着国际教育的发展,留学生群体日益庞大,也日益低龄化。他们当中,有的跟随父母迁居,有的独自留学海外,但是都生活在不同于母国的文化当中,被称为“第三文化儿童”

美国 社会 学家鲁斯·尤西姆博士,曾在1950年出版的《第三文化儿童》一书中,首次提出“第三文化儿童” (Third Culture Kids,简称TCK)这一说法。

它是指那些幼年时期,或是青少年性格塑造时期,在父母本国环境以外的国家,求学和成长的孩子。正因为和父母所处文化的不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应对一系列的挑战。

《第三文化儿童》

“第三文化儿童”最显著的特征是:他们不属于任何一种单一的文化。

在跨文化的过程中,他们需要经历一系列文化冲突和社交挑战,以及“我是谁”的身份认同和归属认知。与此同时,他们也要处理因为不断地告别,而带来的丧失感。

外滩君在“放弃“精英教育”,这对高知父母如何“逆潮流” 育儿 ?一文中,采访过的蒋佩蓉夫妇,他们的家庭,正是一个典型的跨文化家庭。

蒋佩蓉曾任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也是多本家庭教育畅销书的作者,更是三个阳光大男孩的母亲;丈夫林为千,曾任微软创投大中华区负责人、微软亚太研发集团运营总监。

蒋佩蓉夫妇

作为第一代“第三文化儿童”(TCK),蒋佩蓉和丈夫,在幼年时期,就都移居北美,成为小留学生,并双双考入麻省理工学院。

后来,因为工作调动,他们的大儿子凯文、二儿子凯恩、小儿子凯安,都在孩童时期,就从美国转来中国公立学校念书。等到中学阶段,他们又陆续转学到了国际学校。

就这样,蒋佩蓉的三个孩子,相当于经历了两次“跨文化”的转变,也比一般TCK儿童遭遇了更多的文化冲击。

如今,凯文已经从麻省理工毕业,放弃了硅谷大公司的机会,投身一家 创业 公司,闲余时间不仅写诗,还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凯恩也从伊利诺香槟大学毕业,利用自己的社交特长, 探索 将专业知识和管理学相 结合 ;热爱艺术的凯文,则在父母的鼓励下,如愿以偿得到了芝加哥美术学院的offer。

这一次,蒋佩蓉将 结合 自己和孩子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讲述跨文化儿童会遇到的文化冲击和各方面的挑战,以及有留学生群体的家庭,可以从哪些方面做好准备。

蒋佩蓉一家五口

相比语言,文化冲击才是最大的挑战

为了能让孩子有一个沉浸式学习汉语的机会,蒋佩蓉决定,不送孩子去国际学校,而是去中国公立学校就读。

蒋佩蓉觉得,既然来了北京,就要入乡随俗,学习当地的文化跟语言,不能浪费了这个机会。”

然而,刚转来中国读书时, 三个孩子的中文水平,实在让人犯愁。

老大 凯文已经上六年级,刚转到中国学校时,他们连基本的拼音都不会,而同龄孩子已经认识五六千个汉字;最小儿子的凯恩才两岁,在中国的幼儿园里,几乎一个汉字都听不懂,哭了整整三个月。

当然,感到犯难的可不仅是孩子。因为蒋佩蓉夫妇从小移居海外,日常使用汉语机会不多,就连他们自己也是从零开始,和孩子一起学习汉语。

幸运的是,在沉浸式的汉语环境中,三个孩子的语文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在经历了“语言阵痛期”后,三个孩子都能听懂老师上课,也能和同伴自如地交流。如果抛开美国国籍身份,起码看上去已经和中国孩子相差无几了。

“但是,作为第三文化的孩子,经历的问题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复杂,并非只是语言学得多快,是否跟得上学业,这些最表面的问题。”

回想自己的跨文化求学经历,孩子们坦诚:“语言上的障碍,几乎是微不足道的因素。最大的挑战,其实是背后的文化冲击和思维模式,还有一种‘局外人’的痛苦。

传统意义上,我们会认为,留学生群体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语言上的挑战。只要语言关过了,融入国外的学习和生活,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蒋佩蓉表示:实际上,应对文化冲击和自我身份的认同,可能比语言工具的掌握,要困难得多,这也是很多父母忽略的问题。

蒋佩蓉的二儿子凯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一直在试图理解自己“局外人”的身份。

在美国小学读书的时候,他曾天天对着美国国旗朗诵效忠宣言,认为自己是一个爱国的美国人。到了中国学校,因为拒绝佩戴红领巾,因此和老师的关系搞得很僵,也和同学产生嫌隙。

但是,当他暑假回美国过夏令营,遇见那些对中国人有偏见的美国人,他会生气地去纠正、维护,和他的美国同学们辩论。

“我到底是哪一国人?”他迷惑了。“最经典的身份挣扎就是,奥运会的时候,当中国跟美国竞赛,纠结到底该支持哪个国家队?”

在融入不同文化环境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问题,还有文化冲突带来的社交问题。

“刚开始进入一个环境时,孩子们能听懂对方说的每一个单词,却不懂对方的思维方式和看问题角度;参加学校的戏剧排练,捕捉不到隐含在台词背后的笑话… …这些都是文化上的疏离感。”

蒋佩蓉的二儿子 凯恩

很多留学生在国外求学多年,却不能完全融入本土生活圈。

这是因为,虽然他们的社交圈中,有来自各个国家的朋友,但那些最好的伙伴,依然是中国人。

对于“如何提升孩子在国际化环境中的社交自信”这个问题,蒋佩蓉道出了她的心得:“兴趣爱好,是最好的社交名片,赋予孩子社交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有自己的兴趣追求。

音乐,是这个家庭的共同爱好,蒋佩蓉夫妇就和孩子们,组建了一支“林家乐队”。每到一个新的城市和社区,他们就通过音乐表演,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

音乐,成为他们融入当地生活和社交圈的“共通语言”。

“人跟人之间的 情感 链接,都是建立在兴趣和体验上面的。即使语言、文化不一样,只要我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交往起来就能够如鱼得水。”

一家五口组成“林家乐队”

应对文化冲突的方式,因人而异

对于跨文化儿童可能遇到的文化冲突,乃至偏见和歧视,蒋佩蓉一点都不陌生。

早在蒋佩蓉11岁时,她就跟两个妹妹从 台湾 来到加拿大温哥华,成为没有父母陪伴的小留学生。

虽然在白人对有色人种的歧视中长大,不过三个姐妹对新环境的接纳程度和应对方式,却截然不同。

自尊心强的蒋佩蓉,决定不融入新环境,依然追捧 台湾 流行歌曲和电视剧,以中国人的身份为荣;恰恰相反,她的二妹很喜欢新环境,完全拥抱新的文化,成为一个地道的加拿大人;而最小的妹妹,最为 敏感 ,她为自己的身份感到羞愧。

从三姐妹的跨文化故事来看,TCK群体面对新文化、言语、和环境的反应,完全是因人而异。

不过,这种文化认同和归属感,也在不断变化当中。

蒋佩蓉三姐妹到了大学以后,原本最排斥自己身份的小妹,突然想要寻根。因为大学同学对她的亚裔身份非常好奇,她选修了东亚研究系,毕业后回到自己的出生地 台湾 ,当起了律师,用最地道的中文工作,让蒋佩蓉全家都对她刮目相看。

“不需要担心孩子,因为在异国他乡学习和生活,他的身份认同就会完全改变。对于一个跨文化儿童来说,他的文化归属感,可能会受到自身的个性、喜好,乃至同学、朋友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跨文化儿童,是否拥有更多元的身份认同,而不是单一的文化归属?

蒋佩蓉也曾跟孩子探讨过这个问题,他们的回答是,“认为自己不属于完全意义上的美国人,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中国人,而是综合吸收了两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

同样,在很多留学生的身上,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这个特点。因为不属于某种单一的文化,他们更善于从多种文化、多种角度来思考问题。

林爸爸(中)和三个儿子

蒋佩蓉的家庭氛围也是如此。“对任何新闻时事的讨论,我们都不会只看某一方观点。孩子们会找来世界各国的 新闻媒体 ,中国怎么讲?美国怎么讲?俄罗斯怎么讲?中东世界又会怎么讲?了解足够多的信息,加以自己的思考,再得出客观结论。”

回顾这段跨文化经历,蒋佩蓉的三个孩子,都认为这是成长中最珍贵的礼物:“文化冲击所带来的逆境和挑战,正好提供了一种无拘无束的视角,迫使我们开放思想,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批判性思考。

未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将会涌现出越来越多学习、生活、工作在世界各地的跨文化儿童,他们无法回答“你从哪里来?你是哪里人?”这样的简单问题,只能回答“我的国籍是**,我目前生活在**。”

他们更像是“世界公民”,不需要通过特定的生活环境来寻求安全感,能在不同各种文化中切换自如,也会对各种各样的文化,充满了好奇和尊重。

就在外滩君此次采访之后,蒋佩蓉最小的儿子凯安就要高中毕业,即将赴芝加哥美术学院读书;夫妻俩也租掉了在西雅图的房子,开着一辆房车,开始了“四海为家”的旅途;大儿子凯文,则打算在结束手头的工作以后,去阿拉伯中东世界和非洲待一段时间。

蒋佩蓉夫妇的“房车旅行”

蒋佩蓉表示:“我们都很享受这种‘漂’着的状态,相比较永远生活在一个地方,显然新的国度和完全不同的文化,才更有吸引力。”

处理丧失感的心理需要

“当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或送出国留学的那一天起 ,你就将养育出一个‘第三文化’的孩子。

他们每天接触到的是外籍老师,同学来自全世界,彼此用外语沟通。

因为文化、语言和思维的不同,第三文化儿童和上一辈的观念冲突可能会更加强烈。”

对于这一说法,蒋佩蓉深感认同。

现在很多家长,都倾向于将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送出去留学,这也使留学生群体出现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

“是不是越早出国留学越好?”对于这个疑问,蒋佩蓉有自己的看法,“在初高中以及更小的年龄段,无论是否选择留学,父母都应该尽可能陪在身边,而不是让孩子独自面对文化冲突和身份认知上的挑战。”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有很多青春期的 敏感 ,比如在意自己在同伴眼中的受欢迎程度,担心自己能否交到男女朋友、能否能被朋友圈接纳… …

尽管寄宿家庭、学校老师,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但是他们无法代替父母在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如果没有和孩子的朝夕相处,就算天天电话视频,父母也难以捕捉孩子正在面临的困惑,还有情绪上的失落。这一阶段父母角色的缺位,也会使亲子关系遗留很大的问题。”

有一段时间,小儿子凯安刚刚转到国际学校时,曾一度心情不太好,好像对学校生活提不起*。 敏感 的蒋佩蓉猜测,也许是一直在本土学校成长的凯安,难以融入一帮外国同学的 圈子 ,甚至可能受到了排挤和歧视。

她就变着法子和孩子聊天,但是,又很注重方式方法,不会直白地问:“你和新同学关系好吗?”“你受大家欢迎吗?”蒋佩蓉认为,父母这么问,自尊心强的孩子一般不会和你说实话,而且会敷衍家长。

她 建议 ,家长不妨学会“旁敲侧击”,比如:“你中午吃饭是一个人吃吗?”“和你一起吃饭的是谁?你喜欢这个朋友吗?能为我介绍一下吗?”类似有技巧的亲子对话,既不会让孩子反感,家长也能适时了解孩子和同伴之间的关系、对新环境的融入情况。

凯安为妈妈的书《丰盈心态养孩子》设计插画内页

“脆弱”是链接 情感 最重要的钥匙,在亲子关系上也是如此。当了解孩子的处境以后,蒋佩蓉提醒,不妨多以“弱者”角色,和孩子分享自己的脆弱和挣扎,拥抱她,让孩子愿意向你敞开内心的脆弱。

想要和孩子有更多的共同话题,父母也要以身作则,以开放的心态,试着去融入另外一种文化,让孩子知道你也在迎接挑战和成长。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就是跨文化儿童会面临更多的丧失感。

第三文化研究者,也是《第三文化儿童》的作者之一David Pollock说:“一个TCK在20岁以前,需要处理比单文化人一辈子都要多的丧失经历。”

因为长久告别某一样东西,可能是难以带走的物件、已经习惯的生活环境、或是难以割舍的感情而产生的丧失感,是TCK群体最需要面对的一种心理感受。

为了帮助孩子化解这种丧失感?蒋佩蓉的窍门是借助外界工具,比如可以表达内心伤痛的小物件。

2003年,蒋佩蓉夫妇带着三个孩子,举家从美国搬来北京时,她给每个孩子准备了一个回忆箱。以后,每离开一个地方,孩子们都会挑选一些东西,放到各自的回忆箱里。

直到现在,他们都还保留着自己的回忆箱,只是里面的物件会不断更新。不管空间如何变换,总有一些重要回忆陪在身边。

“此外,通过写作来排遣内心,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你会发现,很多TCK都擅长写作。因为他们内心有很多东西想要表达或倾诉,通常会诉诸笔端。”

正如蒋佩蓉的大儿子凯文,这个被麻省理工学院提前录取的“理工男”,却很喜欢通过写诗,来抒发内心的感受。

目前他已经写了三本小说和400多首诗,其中一本半自传体青春励志小说《冒险是红色的自行车》,就是通过日记的形式,真实再现了一个青春期男孩,移民后语言不通、成绩不理想、与家人朋友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如何从迷失自我中走出的故事。

凯文半自传体小说

《冒险是红色的自行车》

当然,每个孩子可能都有不同的倾诉方式,关键是,父要能引导孩子表达内心的情绪。

在采访的最后,蒋佩蓉推荐一部电影《头脑特工队》,讲的就是一个关于如何处理丧失感,以及为什么这种感受需要被自己和身边人接纳的故事。

直面丧失感给自己带来的痛苦,承认并接纳它,然后从痛苦中疗愈。这样,你才会看到,自己的内心以及爱的能力和深度,都被扩大了,也更能迎接和进入新的人生季节。”

阅读30 00+篇优质文章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蒲公英根能过夜喝吗 ...会突然醒来,很难受,全身不能动,连嘴巴也张不开,眼睛... 适合N刷的原耽作品有哪些? bl原耽超好看的推荐记录本值得n刷 铝窗有哪些牌子好 在枣树,山楂树上吃树叶的那种虫子叫什么名字? 光纤面板特点 光纤桌面盒简介 哪些品牌的水光针物美价廉? ...被人领到了聊城铁路医院门诊说有专家坐诊,是被骗了吗? 团队之星 北京国电思达劳务派遣稳定吗 思达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有没有过节费 北京思达幼儿艺术培训有限公司怎么样? 北京思达鑫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北京国电思达是外包吗 本人不想去保险公司可以退保吗? 怎样用datasocket与plc通讯 宝宝大多可以骑自行车,多少岁以下儿童不能骑自行车 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世界艾滋病日的介绍 艾滋病日是哪一日 牛尾做法 牛尾的烹饪方法 爱普生615打印机端口怎么选? 胤禔被囚14年,雍正上位为何对其还是不予宽恕? 国考报名照片可以穿迷彩衣服吗 chicca唇膏怎么样?chicca唇膏好用吗? 女人一生必买的12支口红,你收齐了吗 十二支口红的故事 12支豆沙色口红试色 豆沙色口红图片 高铁是否可以带生羊肉 在线教育商业模式失败 联想E49G笔记本电脑能升级不? 稻蓝的产业加速器能为企业提供什么价值? 您好您拨叫的用户正忙请您稍后再拨是什么意思 金运声卡有仿冒的吗? 金运s18和布谷鸟y6哪个好用质量 金运v20和s18哪个好 考公务员最重要的是什么? 公务员考试要注意什么? 一加车载充电器突然不能快充了 看图猜成语连连看11关 英德清远那边人做糍粑都是喜欢放灰水的,请问灰水有什么用,但是她们做出来的糍粑是不粘的,都是用糯米粉 公司包办理的工资银行卡安不安全? stationeries(stationery的复数,文具的复数)怎么读(最好有音标) “文具”的复数是? 是stationery还是stationeries? 英文文法问题: how many stationery(文具)? 还是 how much stationery? 为什麼?解释一下.谢谢 文具商的英文 女生要如何正确的洗脸呢 女生洗脸的方法 女生洗脸的正确方法 海棠不是鬓边红结局 主要是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