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赫图阿拉城及清永陵清昭陵的中秋访古之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30 08:4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19:52
2018年9月23日,自驾开启访古之路。对于清朝,很多人的印象停留在最近连续播出的清皇帝的宫廷剧,还有的停留在闭关锁国让华夏民族遭受惨痛灾难的那些事件上。但凡事不能片面去看待,尤其历史,历史的存在有着其必然性,自然有着探求、访寻和研究分析的价值,也足以提醒我们,不要再重蹈历史的覆辙,以史为镜。
这两天正值中秋,安排也比较匆忙,本来怕没时间去写这篇游记。但一位小兄弟说,只看分享的照片,可能并不知道其后的历史和故事,也印象不深。所以细思了一番,还是决定将这一番游历经历写下来,顺便说一说满清故里赫图阿拉城、清永陵和清昭陵的故事。
赫图阿拉城的门票是每人60元,大概可以游览2个小时左右,如果赶上每天下午两点的登基大典表演,可以再多停留一个小时。而且左右两面都有,可以整体转一转,整体转下来大概需要3个小时。清永陵目前的门票是50元/人,会收5元停车费。但人不是很多,倒可以安安静静的感受一下那种萧索,也感受一下曾经的大清王朝费心寻找的祖陵之地。
既然这几个名胜遗迹,都是关于清朝满族的,对于满族的历史和故事,也要做一些简略的介绍了。说起来,满族并不是最初这个部落的称呼,满族的名称是在明朝末年才出现的。但满族发展的历史却很久远。历史上活动在白山黑水之间的肃慎人、挹娄人、勿吉人、(革末)吉人和女真人,都是满族不同时期的先人(其中十三世纪初,被蒙古族灭亡的金国的女真人是满族的直接族源)。到明朝初期,原来就以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为中心,散布在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东达海滨的女真人,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对明朝和朝鲜掠夺的*和交换的要求,逐渐结成新的联盟,开始了频繁的南迁。重新分布于长白山周围和辽宁省的东部.北部地区,大部分定居,并以农耕业为主。以后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并建立了“后金国”,完成了满族统一的大业。1635年,皇太极废除女真的旧称,定族名为“满洲”,简称满族。历史上,大家都听过的《射雕英雄传》中金国的完颜氏,也是女真人,也就是后来的满族人。在清代加入八旗并受管理的完颜氏,是现在的满族人。没有加入八旗的完颜氏,尤其是居住在关内的完颜氏,在历年的人口普查及迁徙流转中被登记为汉族和其它民族。现在,汉满蒙回这几个民族中,都有完颜氏存在。所以说,整个满族的历史还是很悠久的,只不过各个时期并没有统称,直到后来努尔哈赤一统女真各部族,才算是满族真正的统一了。
赫图阿拉城
那么说到努尔哈赤,就必然要说努尔哈赤的出生地,和他所建立的城池,以及努尔哈赤登基成为“后金国”大汗的地方。这个城池,便是赫图阿拉城。
赫图阿拉城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城西16公里、永陵镇东4公里的苏子河南岸,是后金开国的第一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座山城式都城,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第一个国都,更是迄今保存最完善的女真族山城。被视为清王朝发祥之地,满族兴起的摇篮。对于清前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赫图阿拉”是满语,汉意为“横岗”,即平顶的山岗。而事实上,它却也建在横岗之上。“潆洄千曲水,盘迭百重山”,手扶古城墙垛口,极目远眺,你不难想象当年康熙皇帝东巡祭祖时来此的那种心境。
城中如今古迹并不多,但整个城的轮廓、部分遗迹、当年的大汗行宫、努尔哈赤的出生地、八旗的部分衙门遗址等还是能推测得出当年这位雄心勃勃的一带雄主在这里所打下的基业。
赫图阿拉城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其中位于城北的“汗宫大衙门”是全城的“心脏”所在。它欲称金鸾殿,又叫尊号台,是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称汗”的地方。置身其间,但见八角飞檐冲天而起,御座、御案闪闪生辉,气势辉宏。1616年正月初一,在东北各地都是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情景下,努尔哈赤所建的这座城池中却气氛热烈而凝重,努尔哈赤带着满腔的豪情,在这里登基称汗,定国号为后金,年号为天命。努尔哈赤在这里运筹帷幄,发号施令,治理国政,研究军机,接纳降臣,为进军辽沈统一东北女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618年4月13日,努尔哈赤以“七大恨”焚香告天,誓师伐明。第二年(1619年2月),明朝派八万兵马号称47万大军围攻赫图阿拉,当时努尔哈赤仅有6万兵马。权衡敌我后,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略,以少胜多打败明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大战。努尔哈赤在这里定都之后,并没有满足现状,他先后迁到界凡城、萨尔浒城,1621年迁都辽阳,1625年定都沈阳,在这些都城当中赫图阿拉城被称为老城。
幸运的是,在当天去大汗行宫衙门游览时,正巧赶上景区的“大汗登基”演出,虽然只是一场有些简陋的仿古演出,但是也能管中窥豹,窥出当年努尔哈赤在此称汗时,那种带领族人走出白山黑水的雄心,那种乱世雄主的一腔豪情。也能透过那演出的一幕一幕,了解一点儿当年女真族的规矩历史。
当年乾隆皇帝东巡来此,还曾亲笔题诗曰“赫图阿拉连兴京,依山树栅聊为城,秋风策马一凭阅,兆基缔构钦龙兴”。可见此城当年的盛况,以及此城在清史中的重要地位。
清永陵
从赫图阿拉城出来,自然要去清永陵了。两处距离不远,驾车大概15分钟左右。
清永陵是清朝的祖陵,从风水上说,是清朝龙气的聚集之处。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启运山脚下,南临苏子河,对恃烟筒山。陵内葬有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追封肇祖原皇帝)及其嫡福晋(追封肇祖原皇后)、曾祖福满(追封兴祖直皇帝)及其嫡福晋(追封兴祖直皇后)、祖父觉昌安(追封景祖翼皇帝)及其嫡福晋(追封景祖翼皇后)、父亲塔克世(追封显祖宣皇帝)母亲喜塔拉氏(追封显祖宣皇后)以及伯父 礼敦 、五叔塔察篇古等人的墓地陵园。
当年的清永陵,是清朝帝王龙气聚集之地,很多皇帝都曾东巡到此祭祖,从1682年到1829年,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曾先后九次亲来永陵祭祖。但如今已经有些破败,虽然是文物保护单位,但还是有些萧索萧条,只有在满族后人有盛大的祭祀活动时,才能依稀看得出当年的盛况。除了对历史、对清史、对文化传承等感兴趣的游人外,还是很少有人会来这里。当天虽然是假期,也算是游览旺季,但人还是很少的。
永陵的满语称为"恩特和莫蒙安",由下马碑、前宫院、方城、宝城、省牲所、冰窖、果楼等部分组成。目前景区面积并不大,大概有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就可以游遍永陵景区了。
关于永陵,还有几首流传出来的清帝王祭祖时所做的诗,这里就选两首贴出来。
圣祖仁皇帝玄烨御制诗
三月十一日雪中诣永陵告祭
峰峦叠叠水层层, 王气氤氲护永陵。
蟠伏诸山成虎踞, 飞骞众壑佐龙腾。
云封草木桥园古, 雪拥松楸辇路升。
一自适岐基盛业, 深思遗绪愧难承。
---康熙二十一年三月十一日
世宗宪皇帝胤禛御制诗
侍从兴京谒陵二首
承天崇报本, 桥道驻龙旗。
万园梯航集, 敷天雨露随。
精诚通寝殿, 肃穆奉宗彝。
敬仰松楸古, 昭森盛烈垂。
龙兴基景命, 王气结瑶岑。
不睹艰难迹, 安知启佑心。
山河陵寝壮, 弓剑岁时深。
盛典叨陪从, 咸仪百尔钦。
---雍亲王胤禛 康熙三十七年十月
高宗纯皇帝弘历御制诗
恭谒永陵
追王传前籍, 遗庥逮后昆。
高山瞻彼作, 德水溯兹源。
疆理兴家室, 星辰卫庙垣。
几多瓜瓞感, 挥泪洒寒原。
---乾隆八年九月
清昭陵
去赫图阿拉城和清永陵都是有计划的,但去清昭陵是意外收获。在等车的间隙,约几个许久不见的好友,叙叙十多年来的友情,见一见她们的先生,说一说彼此的生活近况和未来规划。吃了饭,叙了旧,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一行人便决定去北陵公园,也就是清昭陵的所在之地转一转。
清昭陵也称为“北陵”,位于沈阳市区北部的北陵公园内,是公园内的主体景点。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与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还葬着关睢宫宸妃、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后妃佳丽。在清初的“关外三陵”中,昭陵是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这里古松参天、楼殿威严,处处透着皇陵的气势,你还能在这些建筑中看到明朝皇陵和满族建筑特点的融合。
清昭陵虽然是北陵公园的主体景点,但实际上和北陵公园可以算作区分管理的,北陵公园的门票是6块钱,早晚固定时间外还是免票的,是沈阳市民早晚锻炼休闲的地方。而清昭陵的部分,是另外收费的,也是另外管理的,在固定的景区开放时间外是关闭的。
昭陵陵前陵后共有下马碑六座,其中正红门前、神桥南两座,东西红门各一座,另二座在原来的白桩附近,即今天的新开河北岸、北陵军人俱乐部附近。六座石碑采用的石材、造型、尺寸相同,只是所书文字略有区别。距陵寝最远的两甬石碑碑文为满、蒙、汉、藏、回五体文字:诸王以下*人等至此下马;碑阴与碑阳文字相同。其他四座碑为满、蒙、汉三体文字,碑文亦为:诸王以下*人等至此下马。昭陵的下马标志在清初时使用的是木牌,乾隆四十八年一783)皇帝东巡时决定将盛京三陵及盛京宫殿前的下马木牌改成石刻下马碑,以昭永远。盛京工部奉旨承造,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最后镌造完成,至今保存基本完好,已成为珍贵文物。
传说
主要的景点概况,大概就是这样子,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网上搜一搜相关的背景,在此就不作赘述了。不过相信很多人好奇其中的一些背景故事和传说,这里就略作介绍一下。
启运山12帝王传说
相传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当政的时候,与钦天监夜观天象,忽然发现辽东有望不断的紫气滚滚而来,就像百条神龙在腾云驾雾。他怕混龙出世自己皇位被篡,就从南方找来一个风水先生到东北破除100条龙脉。他带领一班人马来到东北,走东沟,串西岗,发现龙脉,就在龙脖子上挖一道大深沟,意思是割了龙首,或在龙头上压个小庙,以表示镇住了龙气。就这样,他们一连破了99道龙脉。剩下一条离地三尺的“悬龙”。他想,既然是悬龙,不附在地面上,也就形不成龙脉,谁也葬不上,就成不了混龙,不破也罢。于是,他便回京复命去了。
恰在此时,努尔哈赤祖先在长白山被其他部落打败,于是,努尔哈赤的祖父背着父亲的尸骨,沿着长白山走下来,打算给自己的部落找一个落脚的地方。这天,他来到苏子河畔,烟囱山下,见天色已晚,就住进附近一个小店。可是,店主人见他身背骨灰匣,说什么也不让他进店。无奈,他只好背着父亲的骨灰匣走出小店,来到龙岗山脚下,见有一棵大榆树,树干离地三尺分叉,于是便把骨灰匣放在上面,准备次日来取,然后回客店住下。
第二天,他来取骨灰匣想继续走路,可是却怎么拿也拿不下来,越使劲越往里长。一着急,他急忙借来一把斧子,想把树杈劈开,可是一斧子下去,大榆树竟流出几滴血来。他赶紧找来一位风水先生,风水先生来到这里,看了看大榆树,又看了看周围的山形地势说:“这儿是块风水宝地,前有呼兰哈达(烟囱山)相照,后有龙岗山相依,龙岗山有12个山包,你家里将有12代皇帝可作,天意不可违,你就把尸骨葬在这里吧。”原来,那条“悬龙”正盘在这棵大榆树上,被努尔哈赤的祖先给压中了。
努尔哈赤的祖父葬好骨灰匣,就回到长白山,把部落迁到离龙岗山不远的赫图阿拉住了下来。后来,努尔哈赤以父祖被害为由,发布“七大恨”起兵,他东征西讨,真的打败了明朝,做了清王朝开国皇帝,清朝也真的出了12代真龙天子。
神树
据说,1779年(乾隆43年)乾隆帝第三次东巡祭祖时,曾经将这棵榆树封为神树,并写下《神树赋》一篇。乾隆御笔《神树赋》石碑现保存在永陵的西配殿内。
据传,1863年枝繁叶茂的大“神树”被大风连根拔掉,巨大的树枝将永陵启运殿的屋顶都压坏了。紫禁城的同治皇帝感到此事不吉利,为了保住清朝的“气数”,他急忙命令两位大臣赶往东北,用木敦子撑住神树。然而,所有努力都无济于事,神树的“天根”最终还是抵挡不住天意,连根烂掉了。若干年之后,神树旁边又长出了一棵小榆树,名曰“配榆”。
半个多世纪以后,“神树”再次被吹入了生命的气息,曾经被人遗忘的永陵重新开始受世人的瞩目。1985年全国第一个满族自治县于辽宁省新宾县诞生了。永陵文物管理所“为了满足广大满族人民的愿望”,在启运殿又栽了一棵榆树,名曰“瑞榆”。
罕王井传说
关于赫图阿拉城中的那口罕王井,有好几种传说。
民间传说称,努尔哈赤当年建立后金政权时首先设都城于赫图阿拉,故此地又称后金第一都。根据民间传说,努尔哈赤最初在离赫图阿拉几公里远的费阿拉城建了一座城堡,但是在那里每天都发生一些不顺心的事,努尔哈赤找来一位风水先生,问其缘由。风水先生道:“罕王爷,您每天仔细听听,看有没有鸡叫声,如果有,那便是您应该去的地方。”一天早上,从鸡冠山的北边果然传来了响彻云霄的鸡鸣声,努尔哈赤相信了风水先生的话,带着家人和官兵到达此地,重新修建都城,此地即赫图阿拉城。后来,努尔哈赤统一了周围其它女真部落,并于1616年创建了后金政权。
在城内的罕王井旁,立着的牌子上的传说则是另一种。罕王井,又称汗王井,位于赫图阿拉城内城中部,正白旗衙门岗下西南方。井深丈余,井水充盈,俯身可取,望之,清澈见底,饮之,清爽甜蜜,严冬不封,酷暑清凉。称谓“千军万马饮不干”的汗王井。此井为赫图阿拉城内唯一一口水井,自古以来,城内军民皆用此水。因努尔哈赤在此城“建元称汗”,故得名“汗王井”。虽开凿年代无考,但下限应不晚于明正统五年(1440)建州左卫凡察与董山叔侄到此定居之后。
这个中秋,过得很匆忙,也很充实,收获颇丰。对这段历史往事感兴趣的人,可以去感受一下哦!
在去程的高速上,弟弟看着远处的路和山,还做了一首诗:
马路前边全是山,
我们都是活神仙,
我们都是活神仙啊,
马路前边全是山~[坏笑]
其他游记:
游三庙一塔,赏古通县八景之古塔凌云
圆了多年心愿,全家一起游苏州
马尔代夫,印度洋的眼泪,一个瑰丽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