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30 05: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06:28
不懈的攀登者--记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梅高阳同志
毕业于常州工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梅高阳,1987年被分配到当时的武进钢铁集团工作。十几年来,他辗转于公司南北厂区建设工地,先后参与了110千伏变电所、2×30吨电炉、高线一期、二期、热电一期、二期、90吨超高功率电炉、棒材、120万吨优钢等工程的建设。在公司发展得颇具规模的同时,梅高阳也由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一步一步成长为一名指挥者和决策者。在高线工程和60兆瓦热电工程中分别两次荣获一等功。
1997年年底,集团公司已经到了濒临倒闭的危险境地,就在此关键时刻,董才平单*匹马出任武钢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企业也从此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司为了盘活存量资产,摆脱企业困境,在新的领导班子的决策下,果断决定扩建高速线材生产线。当时,梅高阳任机动处*,指挥安装、调试工作,并负责部分电气方面的设计任务。在设计初轧区2800千瓦主电机启动方案时,他大胆应用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液压启动方案,克服了传统方法噪声大、启动电流大、易损坏等缺点,为将来能连续生产提供了保证。梅高阳主持设计、安装的35千伏变电所工程,布局紧凑、合理、实用。在选购高速线材生产线时,他顶住各种压力,经过客观、科学的调查分析,选择了国内该专业权威机构--天津电气传动所,使传动、自动化控制调试一次成功,为高线投产、达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公司节约资金200万元。
1999年10月,当高线二期进入紧张的安装调试阶段时,60兆瓦热电改扩建工程也正式上马,梅高阳任副总指挥,一边指挥高线的电气安装调节器试运行工作,一边投入电厂的工程建设。在工期紧、任务重、人手少的情况下,梅高阳和其他指挥部领导一起,严密组织、精心安排,采取立体交叉作业方法,集中力量,积极攻关。进入电厂工程关键调试阶段,梅高阳任整套启动总指挥。那阵子,他以厂为家,10多天吃住在工程现场,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在短短13个月时间内,使60兆瓦热电机组一次并网发电成功。
2000年9月,90吨超高功率电炉工程正式开工,梅高阳任副总指挥,负责电气、机械、土建、给排水等工作。他想方设法为工程节约开支,并严格把好设备的质量关。整个电炉工程共有大大小小的水泵50多台、1000多个品种的阀门。由于他对进厂物资把关较严,至今未出现过由于设备故障而影响生产的情况。同时,他能对设计图纸中不合理的部分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如设计中,炼钢主厂房内的照明全部装在顶上,梅高阳认为,如果投入正常生产,这将给维修更换带来很大困难,于是,他果断决定,将照明灯用架子荡到下面,其中最长的架子有7米多长,为以后维修更换提供了方便。
如果说,前面几个工程梅高阳还是个指挥副手的话,那么棒材一期工程的筹建,则让梅高阳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总指挥,负责全面工作。千斤重担压在了他一个人身上。如何在短期内建好该工程,他着实花费了一番脑筋。由于该工程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到设计施工,再到试生产都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梅高阳把各项工作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人,使每个参与工程的人肩上都有了担子,充分发挥出每一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整个工程总投资仅为4000万元,所以采用了许多德国的二手设备。梅高阳对这些设备的选择可谓煞费苦心,用对方的话说:他绝对是个精明的人。他的这种精明是建立在丰富的专业知识、敏锐的洞察力之上的。由于他能及时把握市场动态、捕捉相关信息,果断决策,让冷床施工方--邯郸联强冶金机械厂着实赔了一把,仅这一项,就为公司节约资金100多万元。总重量为40吨的400吨冷剪,国内价格约在100万元左右,经过梅高阳多轮谈判,我们只用了10多万元。还有如倍尺飞剪,买回价格也相当便宜。如今有关厂家想出两倍的价钱收购,为整个工程节约了大量投资。整个棒材一期工程只用了短短6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建成投产,并迅速步入稳产轨道,为公司强占市场份额提供了保障。可以说,梅高阳功不可没。
在公司向产销双百亿目标奋进的征途中,梅高阳又一次重任在肩,任120万吨优钢工程副总指挥,负责全面工作。由于整个120万吨优钢工程包含了烧结区、炼铁区、轧钢区、轧材区和料场区等多个区域,面广量大,时间紧、任务重,梅高阳作为现场总指挥,他运筹帷幄,对整个工程施工进度地安排布置是井然有序。从项目的立项、前期论证、规划设计、资金的调配到安装调试,梅高阳都了然于胸。在公司筹建120万吨优钢工程时,我们碰到了铁本事件,国家相应出台的一系列宏观**,使我们的资金链一度紧张。就是在这种艰难的条件下,全体筹建人员在梅高阳的指挥和带领下,群策群力,克服资金紧、人员少、工作量多、工期短等诸多困难,使整个工程基本全部按期竣工投产,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达产。
作为现场总指挥,梅高阳一贯坚持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说了算、定了干,绝不能有丝毫马虎。在整个工程中,烧结这一块是最晚投产的。为什么?烧结区的安装单位是十三冶,但十三冶由于工作量太多,一时没有人手,临时召集了一些没有任何冶金安装工作经验的游击队,工作不能按质按量按进度完成,拖了整个工程的后腿。梅高阳知道这一情况后,迅速召集有关人员开会,协调解决上述问题。要求十三冶马上进行整改,列出拖延时间的项目,重新部署,及时解决了影响整个工程进度的瓶劲问题,从而保证了烧结区能在轧材区投产一个月后也迅速投产。
梅高阳还一贯坚持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对烧结区自动化配料系统的要求是准,但那10几台皮带电子称却与我们较上了劲,怎样才能让那些家伙称量的误差保持在1%左右,梅高阳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动脑筋、想办法,认真研究调校方法。先用汽车装上矿粉在线材发货磅上称重(120万吨优钢工程筹建时,烧结区还没有地磅),然后把这些称好的矿粉倒入皮带电子称,如此反复多次,经过有关人员10多天的努力,终于使这10几台皮带电子称都按工艺要求校调准确。
梅高阳还是一个比较谦虚的领导,筹建指挥部的工程技术人员这么说。这在他参与的前面几个工程中也表现了出来。梅高阳在学校里学的是自动化专业,作为一名决策者和指挥官,仅凭这点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每次,他都认真听取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只有了解了生产工艺后,在许多要他拍板的问题上他才能一锤定音,及时解决有关问题。在征求了大伙的意见后,梅高阳把烧结区的工作分成烧结机室、带冷机室、主抽风机室、除尘系统、皮带机系统和原料场等几大部分,每一部分指定专人负责,使每个人肩上都有担子,都想方设法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好。2004年11-12月份,正是烧结区的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候,能否如期投产,是摆在全体筹建人员面前的难题。这时,有工程技术人员提出来,在大家分工负责的前提下,能否让一台烧结机先投产?梅高阳和大家一起对1号、2号两台烧结机进行了各方面的比较,决定集中力量先抓好1号机的投产工作,更加细化各方面的工作,使烧结1号机顺利投产,并在投产当日利用系数就达到1.5吨/平方米·小时,真正做到了公司领导提出的投产之日就是达产之日的要求。
梅高阳还十分关心科技人员的成长,同时对那些外聘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是无微不至。在筹建120万吨优钢工程的过程中,筹建指挥部共引进了60多名大学生,梅高阳对每位大学生指派了带教师傅,并定期、不定期地对他们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训,教育他们只有学到了真本事,才能到各个地方生存。如今,这60多名大学生除了极个别的几个人跳槽以外,都在各个新建厂当上了技术骨干,为中天的发展贡献着智慧和汗水。
同时,梅高阳对那些外聘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很尊重、关心。2004年春节过后,优钢工程正是遍地开花的时候,外聘的工程技术人员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才能到宿舍休息。由于公司有规定,不能在宿舍区私拉乱接电源线,他们经常晚上要饿肚子。梅高阳知道了这一情况后,与有关部门协调,让他们在宿舍里用微波炉或者电饭煲热一点东西吃。宿舍区还没有装上*空调,到了夏天,宿舍里酷热难耐,影响了外聘的工程技术人员的休息,梅高阳立即责成有关人员先为外聘工程技术人员的房间装上空调,让他们能休息好。宿舍区都装上了*空调,梅高阳才安排有关人员把装的空调拆掉。 路漫漫其修远兮,随着公司下一轮规划的进一步实施,梅高阳又将踏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