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新年传统文化、贺岁习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5 20:06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5 21:35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一年中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腊八源于佛教传说。相传佛祖释迦牟尼苦行多年终于在菩提树下彻悟成道的那天,正是中国农历十二月初八。佛教传入我国后,每年此时寺院都有煮粥敬佛、布施的活动,“腊八粥”因此得名。腊八粥的原料为糯米、红豆、枣子、花生、白果、桂圆、莲子、百合等。过去勤劳村妇在腊月初七晚上就要开始忙碌,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炼等等,然后先煮再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
接下来是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相传灶王爷要在这一日*向玉皇大帝汇报。过去几乎每家每户的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灶王爷上一年就留在家中,细心监察着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根据灶王爷的汇报,玉皇大帝再决定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得的吉凶祸福。因此,灶王爷的汇报实在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在他老人家上天庭前要好好送行,想办法用又甜又粘的东西封住他的嘴,到了天上千万别乱说,从而摆上了祭灶果供品。
祭灶第二天就开始“扫尘”,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俗称“掸尘”。此日,家家户户都要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掸尘”不仅指具体意义上的灰尘脏物,还包括抽象的“积弊”、“晦气”等。因“尘”与“陈”谐音,过年前扫尘兼有“除陈布新”的涵义。
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是除夕,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年夜饭是除夕必不可少的内容,人们崇尚除夕家人团聚,围坐一堂,热热闹闹吃象征团圆的年夜饭。
过年最兴奋的莫过于孩子了,不仅因为热闹,不仅因为自由无拘,而且还能得到一笔属于自己的压岁钱。传统习俗是把压岁钱放在孩子的枕头下。因“岁”与“祟”谐音,民间认为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使孩子化凶为吉,平安度过一岁。现在很多长辈习惯在春节接受拜年时塞压岁钱给孩子。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凌晨早起放炮竹,吃汤圆,走亲访友,欢度新春。
农历正月初五是财神爷的生日,初五早晨要放鞭炮来庆祝,在新的一年里赚能更多的钱。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霄节,元宵必吃汤圆,正宗宁波猪油汤圆汤清光洁,香甜可口,占全了“香甜鲜糯滑”,煞是好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5 22:53
大年 二七*可以选择做 嘎饭?谢年 就是请老祖宗 菩萨吃饭 祈祷人家健康工作顺利登
初一有些地方 上坟祭拜
初二后就走亲戚吃饭聊天咯
基本也没啥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0:28
过年前夕街上的人行色匆匆,大包小包地往家里提,家家户户都挂出了红红的春联和福字。
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 据说,那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的坐骑备料。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
7天之后,也就是在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2:19
宁波习俗要吃“脚骨笋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一年中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和腊八这八大节日,都是众所周知的传统民俗节日。其中中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还是首推过年。
过年是从腊月初八(即“腊八”)开始,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为止。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开始,寓意人们将告别寒冷单调的冬天,迎来生机盎然的春天。
过年是一个有着极强凝聚力的节日。为了在过年前赶回家中吃上一餐团圆的年夜饭,有多少游子早早踏上了归途;为了让在外读书或工作的孩子尝到热腾腾的家乡菜肴,有多少母亲提前好几天在厨房忙个不停。年,唤醒了远在异乡的人们对故土魂牵梦萦的沉沉思念;年,荡漾着慈爱的父母对儿女牵肠挂肚的殷殷企盼;年,也成为散落在海外的炎黄子孙寄托对故乡和亲人思念的载体。
“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腊八源于佛教传说。相传佛祖释迦牟尼苦行多年终于在菩提树下彻悟成道的那天,正是中国农历十二月初八。佛教传入我国后,每年此时寺院都有煮粥敬佛、布施的活动,“腊八粥”因此得名。腊八粥的原料为糯米、红豆、枣子、花生、白果、桂圆、莲子、百合等。过去勤劳村妇在腊月初七晚上就要开始忙碌,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炼等等,然后先煮再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
接下来是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相传灶王爷要在这一日*向玉皇大帝汇报。过去几乎每家每户的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灶王爷上一年就留在家中,细心监察着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根据灶王爷的汇报,玉皇大帝再决定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得的吉凶祸福。因此,灶王爷的汇报实在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在他老人家上天庭前要好好送行,想办法用又甜又粘的东西封住他的嘴,到了天上千万别乱说,从而摆上了祭灶果供品。
祭灶第二天就开始“扫尘”,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俗称“掸尘”。此日,家家户户都要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掸尘”不仅指具体意义上的灰尘脏物,还包括抽象的“积弊”、“晦气”等。因“尘”与“陈”谐音,过年前扫尘兼有“除陈布新”的涵义。
年底前祭祀祖先,祝愿新的一年降福于他们,俗称“谢年”。谢年是在夜里,凌晨时刻,关起门来悄悄地祭祀。除夕指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年夜饭是除夕必不可少的内容,村民崇尚除夕家人团聚,和和美美围坐一堂,热热闹闹吃象征团圆的年夜饭。自从央视开办春节联欢晚会以来,看春晚已成了村中众多家庭年夜饭里的一道“大菜”。虽然众口难调,但过年毕竟图个热闹,图个吉祥,讨个口彩,况且每年的晚会,总还有许多精彩的东西。除夕夜村民有守岁的习俗,守岁者,含有对逝去的岁月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这个“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夜晚,因为其特殊的意义而堪称灯火万家,美景良宵。
过年最兴奋的莫过于孩子了,不仅因为热闹,不仅因为自由无拘,而且还“名正言顺”的得到一笔属于自己的压岁钱。传统习俗是在除夕夜把压岁钱放在孩子的枕头下。因“岁”与“祟”谐音,民间认为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使孩子化凶为吉,平安度过一岁。现在很多长辈习惯在春节接受拜年时再分压岁钱给孩子,有些讲究一些的村民压岁钱用红纸包裹,因为红色象征喜庆和好运。
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凌晨早起放炮竹,称“开门炮”。合家盛穿新服,中堂设香案,家长率家人叩拜,旧称“拜天地”。下辈向长辈献茶贺岁,受贺人给幼童发红纸包(压岁钱)。尔后,男女礼拜神灵及祖宗以祈福。是日,斋戒,不出工,不扫地,不动刀具;禁哭泣、谩骂、殴斗和杀生。入晚早睡,不点灯火。翌日起,备礼出谒亲邻长辈,称“拜岁”,直到正月十八止。
正月十五为元霄节,元宵必吃汤团,正宗宁波汤团汤清光洁,口感佳美,占全了“香甜鲜糯滑”,稍一咬开,饀流满嘴,煞是好吃。元宵前一夜开始上灯,小孩最喜欢元宵夜五光十色的灯笼,穿门过户提着灯笼十分高兴,直到十八日止,俗称“倒灯”。在此期间,每晚到祖宗神位前点烛,丰收之年还邀戏班演戏。
这些年来,人们普遍感到年味变了,年味淡了,这与生活水平提高有关。现在好吃好穿好用的东西天天不缺,好玩去处和开心地方到处都有,衣、食、住、行大大改观,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升,根本不必再等到过年来个“欢乐大爆发”,“消费总动员”。此外,西方文化对中国民俗传统产生的冲击,传统的社会结构的改变,许多风俗习惯的变迁,这些都是促使年味变革的催化剂。年味变淡,它映射出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文化的传承,也随着时代的交迭而与时俱进。
旧时鄞县乡风民俗,除上述八大传统节日外,全年还可以用旧《鄞县通志》刊张延章“鄞城十二个月竹枝词”来概括:
正月人家要拜年,衣裳都换簇新鲜,
花生瓜子先供客,待煮汤团乞少延。
二月百花生日临,妇女十四作停针,
风光最好是初二,闺女露天烧点心。
三月清明乌笋香,家家争说上坟忙,
归来喜遇高桥会,鼓阁龙灯五彩扬。
四月农家尽种田,东湖还放对渔船,
人人都说洋生好,乌贼黄鱼果不蔫。
五月端阳老虎描,艾旗蒲剑辟群妖,
雄黄细蘸高粱酒,苍术还须正午烧。
六月暑天漫郁居,采莲桥下采芙蕖,
遥看高阁矗天一,几辈文人共晒书。
七月秋风海角凉,儿童竞插地藏香,
连宵焰口江心寺,万盏红灯放水乡。
八月中秋月饼圆,节筵都作一天延,
城东更比城西盛,鼓吹通宵闹画船。
九月城中菩萨忙, 飞庙斗白龙王,
尤推大庙最奇别,争窃胡须孵米缸。
十月田禾收欲齐,香茎芋艿爊新鸡,
讨船庙会赶初十,直放鄞江到小溪。
十一月当正冬至,大家祭祖集祠堂,
后先三月闾阎闹,掉过泥神掉灶王。
十二月忙年夜到,挨家挨户做年糕,
送年送灶事才了,又把门神贴一遭。
还有一首“岁时歌”读起来也很琅琅上口:“正月嗑瓜子,二月放鹞子,三月上坟坐轿子,四月种田下秧子,五月白糖揾粽子,六月吃饭扇扇子,七月西瓜吃心子,八月月饼嵌馅子,九月吊红夹柿子,十月沙泥炒栗子,十一月落雪子,十二月冻煞凉亭叫化子。”
注1:
注2: 音āo,通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