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两相似 默默万重心,这首诗的诗名是什么?作者是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3 01:1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21:35
视刀环歌
唐·刘禹锡
常恨言语浅,
不如人意深。
今朝两相视,
脉脉万重心。
刘禹锡简介
(772~842) 唐代思想家、*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
生长在江南,受江南地区发达的封建经济、文化的影响较深。唐德宗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贞元十一年授太子校书。此后历官徐泗濠节度使掌*、淮南节度使掌*、京兆府渭南县主簿、监察御史等职。贞元二十一年正月,王伾、王叔文、韦执谊等人在新即位的顺宗李诵支持下进行*革新,实施一系列具有进步倾向的*措施(见二王八司马)。刘禹锡深受王叔文的器重,积极参与谋议,并担任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协助杜佑、王叔文管理财政,成为革新集团的重要成员。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宪宗元和十年(815)召回长安,又因赋诗获谴,再贬连州刺史,转夔、和二州。敬宗宝历二年(826)始被召回,先后任尚书省主客郎中、集贤学士、礼部郎中及苏、汝、同三州刺史。文宗开成元年(836)后,担任秘书监;最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又加检校礼部尚书衔。晚年虽闲废多病而志意不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等诗句,表现了他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刘禹锡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天论》三篇论证了“天”的物质性。文中还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命题,阐述了国治法行对于改造自然的重要作用。在《因论》七篇中,能注意到客观事物中广泛存在着的祸福、小大、利钝、声实等互相对立的矛盾因素,并考察它们之间的变化情况,表现了一定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刘禹锡在*上反对墨守陈规,主张“稽弊而矫”,“唯变所适”。在地方官任上,他能因时制宜,兴利除弊,故所在多有卓著的政绩。
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其在巴东民歌基础上创作的《竹枝词》,词意高妙,风韵天成,对后世诗歌创作有很大影响。其七言律、绝,精警含蓄,多为传诵名篇。白居易曾尊主为“诗豪”。散文则不拘一格,尤长于论说。宋姚铉把他同唐著名古文家李翰、梁肃等并称为“文之雄杰者”。
所著有《刘宾客集》,今存最早刻本为正集三十卷、外集十卷的宋刊大字本(也称崇兰馆本),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即据此本影印。
关于《视刀环歌》的一些理解
中国诗学理论中有“诗无达诂”说。“诗无达诂”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精华》:“《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诗无达诂”原本是论《诗经》的,以后引申为:对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不同的读者都可以作出不无道理的无穷无尽的各式各样的解释。这一结果首先是由文学的特殊的存在方式决定的。“诗言志”,志本在心,发之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因此,我们难以用今天的语言去对昨天诗人用他自己的语言所表现的特定的感情做出绝对准确而透彻的解释。这里说的是,昨日诗人的本意是存在的,只是今日的读者无法同昨天的作者同一。解释是可能的,但是“达诂”却是不可能的。“达诂”的不可能是因为“达志”的不可能。“达志”的不可能是由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宽泛性和不确定性决定的。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人情之游也无涯,而各以其情遇,斯所贵有诗。”解释的可能性由于接受者的不同而众说纷纭,千姿百态,即所谓“见仁见智”。
这种普遍的解释的可能最后导致语言的不可能。《文心雕龙·神思》云:“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实而难巧也。”“言不尽意”是常有之事。因为诗人对特定情境所触发的特定的感兴之志、之情、之意的表达具有不可重复性,所以,一旦作者用语言来表达时便总是难以尽物尽意,如刘禹锡《视刀环歌》所谓“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为了超越语言的局限,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提出了“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韵味说,他强调创造与欣赏都应突破有限的“象”,而把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视作诗的极至的理论。看来,意会和沉默或许可以达诂,但是,这却根本不是解释,并且也不需要解释。
参考资料1:http://cache.baidu.com/c?word=%BC%F2%BD%E9%2C%CA%D3%3B%B5%B6%3B%BB%B7%3B%B8%E8&url=http%3A//www%2Eculstudies%2Ecom/rendanews/displaynews%2Easp%3Fid%3D6251&b=0&a=121&user=#1
2:http://www.1-123.com/0suitang/liuyuxu14.asp
参考资料:http://www.1-123.com/0suitang/liuyuxu14.asp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21:35
视刀环歌
唐·刘禹锡
常恨言语浅,
不如人意深。
今朝两相视,
脉脉万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