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历朝的名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0 22:33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1 20:09
文字之父--四眼仓颉
仓颉 又作“苍颉”。传说中黄帝的史官。他用祖传的结绳记事的办法替黄帝记载史实。时间一长,那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绳结都记了些什么,连他自己也忘记了。因此,仓颉想造出一种简单易记的符号,用来表达思想,传授经验,记载历史。
因为怕人打扰而延误了时间,仓颉把自己关了起来,开始专心地创造新的符号。为了叫起来方便,他给这些符号取了名字,称为“字”。这些字都是依照万物的形态造出来的。比如“日”字,是照着太阳红圆的模样绘的;“月”字,是仿照着月牙儿的形态描的;“人”字,是端详着人的侧影画的;“爪”字,是观察着鸟兽的爪印涂的......仓颉就是这样细心观察万事万物,辛辛苦苦造字。一天天过去,仓颉创造出了我们今天用的所有汉字,并将它们传授给了后人。
大农业家后稷
周后稷,其母姜原,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足迹,踏之,践之而动如孕。生一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从他旁边过都不踩它;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弃为儿童时,好种树麻﹑菽,麻﹑菽。*后,好耕农,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民皆效法。尧听说,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 后稷是个大农业家。
教化百姓的殷契
殷契,母曰简狄,娀氏女,与宗妇三人浴于川,玄鸟遗卵,简狄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着于百姓。
因谏被杀的夏代忠臣
夏桀时大臣,因忠谏而被桀所杀。据《韩诗外传》记载,夏桀时,建造的酒池中可以运船;堆起的酒糟足有十里长,池中之酒可供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逢向夏桀进谏说:古代的君王,讲究仁义,爱民节财,因此国家久安长治。如今国王您如此挥霍财物,杀人无度,您若不改变,上天会降下灾祸,那时定会有不测的结果。他恳请国王改变这种情况。说毕,立于朝廷不肯离去。夏桀大怒,命人把他囚而杀之。关龙逢因忠谏被杀,在夏王朝内外引起很大不满,很多人都不敢直言进谏,只想远远离去。
大禹亲定的继承人-伯益
伯益 禹之大臣,名益,嬴姓。伯为爵称。舜时任虞,禹治水时益辅佐有功。禹按传统的禅让制度,曾举荐皋陶为他的继承人,但皋陶早逝。于是,禹又举荐益为他的继承人。禹在东巡途中死于会稽「以天下授益」。益继位后,禹之子启与益发生争夺王位的斗争,益被启所杀。一说益推让,到箕山之阳隐居,于是启继帝位。
泰伯让王
相传,泰伯、仲雍二人是亲兄弟,生父即周朝太王古公父。
本来,泰伯兄弟在古公父去世后应该依次继承王位。
但是他们看到父亲特别喜欢第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况且姬昌的确有超人的才能,因此决定主动把继承权让给季历。然后由季历传给姬昌。后来,古公父等人接二连三地要他们继承王位,他们都坚辞不受。
为了断绝别人拥立他们的念头,泰伯、仲雍便出逃至远荒之裔的东吴荆蛮地区,断发纹身,遵行当地落后民族的习惯。
周部族的人们见他俩意志坚决,就只好拥立季历和姬昌。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泰伯让王“的故事。 ,
泰伯到了荆蛮后,荆蛮人为他把家业传给幼弟的义举而感动,纷纷前来投靠、跟随。在他和仲雍的带动下,由开始的一千多家,逐渐发展壮大,进而建立了吴国,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
心有七窍的比干
比干 商末贵族。纣王的叔父,官少师。以纣王淫乱,曾屡次强谏,曰:『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乃直言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相传武王克商后,曾封祭其墓.
周代宋国的始祖
微子 周代宋国的始祖。名启(又作开),殷商帝乙之子,纣的庶兄。以纣王淫乱,商代将亡,屡次劝谏。王不听,遂出走。武王克商,他持祭器肉袒面缚膝行于武王前乞降。武王释微子,复其位。后纣王子武庚作乱,被周公旦攻灭,即以他继承殷祀,封于宋。传说他为政贤能,为殷民所爱戴。
末孤竹君长子-伯夷
伯夷 商末孤竹君长子。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他不接受,后兄弟二人俱不肯为君而逃亡至周。到周后反对武王伐纣,曾扣马而谏。武王灭商后,他们又以食周粟为耻,又逃亡首阳山饿死.
商末孤竹君次子-叔齐
叔齐 伯夷为商末孤竹君之长子,姓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及父卒,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为逆父命,遂逃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后来二人听说西伯昌善养老人,尽往归焉。及至,正值西伯卒,武王兴兵伐纣,二人叩马而谏,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武王手下欲动武,被姜太公制止,说:「此义人也」,扶而去之。后来武王克商后,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逃隐于首阳山,采集野菜而食之,及饿将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善谋策,常周游各国,排难解纷。秦军围赵都邯郸,曾一利害进说赵平原君,劝阻尊秦昭王为帝。后十余年,齐国欲收复被燕占据的聊城,屡功不下,他写信劝说燕将撤守。《汉书 艺文志》里有《鲁仲连子》十四篇,已遗失。
治国有方的萧何
萧何(?─前193),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任沛县主吏掾、泗水郡卒吏等职,持法不枉害人。秦末随刘邦起兵反秦,刘邦进入咸阳,萧何把相府及御史府的法律、户籍、地理图册等收集起来,使刘邦知晓天下山川险要、人口、财力、物力的分布情况。项羽称王后,萧何劝说刘邦接受分封,立足汉中,养百姓,纳贤才,收用巴蜀二郡的赋税,积蓄力量,然后与项羽争天下。为此深得刘邦信任,被任为丞相。他极力向刘邦举荐韩信,认为刘邦要取得天下非用韩信不可。后来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的才干证明萧何慧眼识人。楚汉战争中,萧何留守关中,安定百姓,征收赋税,供给军粮,支援了前方的战斗,为刘邦最后战胜项羽提供了物质保证。西汉建立后,刘邦认为萧何功劳第一,封他为侯。后被拜为相国。刘邦去世后,继续辅佐惠帝。萧何病危时,举荐曹参接替自己,保证了汉初*的连续性。
提倡和亲的汲黯
汲黯 西汉濮阳人,字长孺。武帝时,任东海太守,继为主爵都尉。好黄老之术,常直言切谏,曾指责汉武帝为“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因建议与匈奴和亲,为武帝疏远。后出为淮阳太守,在任十年死。
冰天雪地中牧羊的苏武
苏武(前140─前60)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早年以父荫为郎,稍迁中厩监。天汉元年(前100)拜中郎将,奉命持节与副使张胜、假使常惠,募士百余人出使匈奴。侯单于骄狂,并不优礼汉使。时有一个投降匈奴、被匈奴封为缑王的汉人,和其他一些降人,打算劫单于母归汉,副使张胜卷入这一阴谋。事泄,单于欲尽杀汉使,其大臣以为不可,主张拘降汉使,遂传讯武等。武以为这是侮辱,拔刀自尽未遂,单于敬其忠烈,遣医调治,诱*其降。武不屈,单于怒,幽禁于地窖中,绝其饮食。武以旃毛和雪而咽,得不死。单于又将他远徙至北海(今*贝加尔湖)上牧养公羊,告以公羊生乳,方许放归。武在冰天雪地中,掘草根以充饥,牧羊时手持汉节,节旄尽脱仍不释手。
昭帝时复与匈奴和亲,请遣返汉使,单于诡称苏武已死。后汉使探知实情,声言汉天子在上林苑射得大雁,雁足系有苏武所写帛书,云在某泽中。单于不得已,交还武等九人,时武在匈奴已十九年。始元六年(前81年)返抵长安,拜典属国。武与上官桀父子、桑弘羊有旧交。后霍光以谋反罪杀桀等,武以此罢官。昭帝死后,武预迎立宣帝事,赐爵关内侯,复为右曹典属国。
轻徭薄赋的霍光 :
霍光 (?—前68)西汉大臣。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霍去病异母弟。武帝临危拜大司马大将军,受命与金日磾等共辅昭帝,封博陆侯。后与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争权不合。桀等与鄂邑长公主共谋立燕王旦,事觉被霍光诛,自此光专朝政。昭帝死,迎立昌邑王刘贺,不久废,复立宣帝,仍专朝政。与妻毒杀原皇后许氏,以已女代之,亲党戚属并据朝为宫,前后秉政20年。在任期间,变更武帝时*。注意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使西汉国力有所恢复。死后妻及子霍禹等并以谋反罪被诛。
秺侯金日磾
金日磾 (前134-前86)西汉大臣。字翁叔。本为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武帝时从昆邪王归汉,任马监,迁侍中。昭帝即位,与霍光、上官桀、桑弘羊等同受遗诏辅政,以其有揭发莽何罗谋反之攻,遗诏封为秺侯。岁余病卒。
循吏的代表-黄霸
黄霸(?-前51)西汉大臣。字次公,淮阳阳夏人。少习律令。宣帝时,任扬州刺使、颖川太守。为政外宽内明,力劝耕桑,推行教化,治为当时第一。后为御史大夫、丞相,封为建成侯。后世将他与龚遂作为“循吏”的代表,称为“龚黄”。
救护皇曾孙的丙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1 20:09
韩擒虎(538─592),字子通
狄青(1008-1057),北宋大将
宗泽(1060-1128),字汝霖
李纲(1083-1140),字伯纪
岳飞(1103-1142),字鹏举
韩世忠(1089-1151),字良臣
陆秀夫,字君实
张世杰(?-1279)
徐达(1332-1385),字天德
常遇春(1330-1369),字伯仁
沐英(1345-1392)明初将领
胡大海(?-1362)明开国时将领
冯国用(1324-1359)明开国时将领
傅友德(?-1394),明开国功臣
冯胜(?-1395),明初大将
郭子兴(?1355)
戚继光(1528-1587),
袁安(?-92)东汉汝阳汝南人
于谦(1398-1457),
海瑞(1514-1587
夏言(1482-1548),
史可法(1602-1645),
韩信(?—前196)汉初大将
颜杲卿(692--756)唐京兆万年
程晓金(?--665)俗作程咬金
张巡 (709-757)唐邓州南许远 (707-757)阳
郭子仪 (687-781)唐代大将
李光弼 (708-764)唐代大将
石守信(928-1971)北宋初年大将
曹彬 (931-999)北宋初年大将
班超(32—102)东汉名将
姜维(202-264),字伯约
周瑜(175-210),字公谨
陆逊(183-245),字伯言
陆抗(226-274)三国吴国名将
陶侃(259-334)
温峤(288-329)东晋大臣
韩琦(1008-1075),北宋大臣
包拯(999-1062) ,北宋*家
文彦博(1006-1097),
富弼 (1004-1083)北宋大臣
文天祥(1236-1283),
刘秉忠(1216-1274),
伯颜(1237-1295)
李善长(1314-1390),
宋濂(1301-1381),
曹参 (?—前190)汉初大臣
周勃 (?—前169)汉初大臣
周亚夫 (?—前143)西汉名将
李广(?─前119
卫青(?─前106),
邓禹 (2—58)东汉大臣
耿弇(3-58)东汉初扶风茂陵人
冯异(?-34),字公孙
仓颉 又作“苍颉
周后稷
殷契
夏桀时大臣
伯益 禹之大臣
泰伯
比干 商末贵族
微子 周代宋国的始祖
伯夷 商末孤竹君长子
叔齐 伯夷为商末孤竹君之长子
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
萧何(?─前193),
汲黯 西汉濮阳人
苏武(前140─前60)字子卿
霍光(?—前68)西汉大臣
金日磾(前134-前86)西汉大臣
黄霸(?-前51)西汉大臣
丙吉(?-前55)西汉大臣
袁安(?-92)东汉汝阳汝南人
杨震(?-124)东汉弘农华阴人
孔融(153-208
李膺 (110—169)
郭泰 (128—169)东汉名士
李固 (94-147)东汉大臣
山涛(205─283),字巨源
王导(276─339),字茂弘
谢安(320─385),字安石
魏徵 (580-643)唐初*家
房玄龄 (579-648)唐初大臣
杜如晦 (585-630)唐初大臣
长孙无忌 (?-659)字辅机
狄仁杰 (607-700)唐大臣
宋璟(663--737)唐大臣
张九龄 (678-740)唐朝大臣
姚崇 (650-721)唐大臣
裴度 (765-839)唐大臣
窦仪(914--966)
吕蒙正(944-1011)
王旦(957-1017)
寇准(961-1023)
望采纳a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1 20:10
韩擒虎(538─592),字子通
狄青(1008-1057),北宋大将
宗泽(1060-1128),字汝霖
李纲(1083-1140),字伯纪
岳飞(1103-1142),字鹏举
韩世忠(1089-1151),字良臣
陆秀夫,字君实
张世杰(?-1279)
徐达(1332-1385),字天德
常遇春(1330-1369),字伯仁
沐英(1345-1392)明初将领
胡大海(?-1362)明开国时将领
冯国用(1324-1359)明开国时将领
傅友德(?-1394),明开国功臣
冯胜(?-1395),明初大将
郭子兴(?1355)
戚继光(1528-1587),
袁安(?-92)东汉汝阳汝南人
于谦(1398-1457),
海瑞(1514-1587
夏言(1482-1548),
史可法(1602-1645),
韩信(?—前196)汉初大将
颜杲卿(692--756)唐京兆万年
程晓金(?--665)俗作程咬金
张巡 (709-757)唐邓州南许远 (707-757)阳
郭子仪 (687-781)唐代大将
李光弼 (708-764)唐代大将
石守信(928-1971)北宋初年大将
曹彬 (931-999)北宋初年大将
班超(32—102)东汉名将
姜维(202-264),字伯约
周瑜(175-210),字公谨
陆逊(183-245),字伯言
陆抗(226-274)三国吴国名将
陶侃(259-334)
温峤(288-329)东晋大臣
韩琦(1008-1075),北宋大臣
包拯(999-1062) ,北宋*家
文彦博(1006-1097),
富弼 (1004-1083)北宋大臣
文天祥(1236-1283),
刘秉忠(1216-1274),
伯颜(1237-1295)
李善长(1314-1390),
宋濂(1301-1381),
曹参 (?—前190)汉初大臣
周勃 (?—前169)汉初大臣
周亚夫 (?—前143)西汉名将
李广(?─前119
卫青(?─前106),
邓禹 (2—58)东汉大臣
耿弇(3-58)东汉初扶风茂陵人
冯异(?-34),字公孙
仓颉 又作“苍颉
周后稷
殷契
夏桀时大臣
伯益 禹之大臣
泰伯
比干 商末贵族
微子 周代宋国的始祖
伯夷 商末孤竹君长子
叔齐 伯夷为商末孤竹君之长子
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
萧何(?─前193),
汲黯 西汉濮阳人
苏武(前140─前60)字子卿
霍光(?—前68)西汉大臣
金日磾(前134-前86)西汉大臣
黄霸(?-前51)西汉大臣
丙吉(?-前55)西汉大臣
袁安(?-92)东汉汝阳汝南人
杨震(?-124)东汉弘农华阴人
孔融(153-208
李膺 (110—169)
郭泰 (128—169)东汉名士
李固 (94-147)东汉大臣
山涛(205─283),字巨源
王导(276─339),字茂弘
谢安(320─385),字安石
魏徵 (580-643)唐初*家
房玄龄 (579-648)唐初大臣
杜如晦 (585-630)唐初大臣
长孙无忌 (?-659)字辅机
狄仁杰 (607-700)唐大臣
宋璟(663--737)唐大臣
张九龄 (678-740)唐朝大臣
姚崇 (650-721)唐大臣
裴度 (765-839)唐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1 20:11
西周-姜子牙,秦-商鞅,魏-公输座,齐-孙膑、邹忌,秦朝-李斯,汉-董仲舒,曹魏-荀彧,东吴-张昭、周瑜、陆逊,蜀国-诸葛亮、庞统,唐-魏征、房玄龄、杜如晦、褚遂良、狄仁杰、姚崇,北宋-王安石、司马光、包拯,南宋-文天祥、岳飞、韩世忠、宋慈,元-术赤、哲别、托雷,明-张居正、戚继光、俞大猷、刘基、胡惟庸,清-纪晓岚、刘罗锅、李鸿章,*-宋教仁、黄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1 20:11
秦 李斯 汉 窦婴 汲黯 卫青 三国 诸葛亮 唐 魏征 姚崇 宋景 宋 包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