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独居守心的例子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0 10:3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01:54
有独居守心的例子: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则是封建社会一直推崇的处世修身之道,也可以说是封建文化中的精华部份,在当今亦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并不是危言耸听之词,“因言获罪”的现象在历史上数不胜数。当然,“群居守口”应该有两个层面的理解,一个是*层面,一个是人际交往层面。从*层面来说,“守口”是在封建社会皇权高压*下唯求自保的无奈之举,是对抗*制度中畸形*生态的很软弱的办法。“*是残酷的”,弄不好是千万人头落地,这是封建社会*斗争中极为残忍的一面,因此,官场之中保持大多时候的沉默是必然的现象。在“公*识”、“民权意识”较为觉醒的今天,在*生态趋于民主、文明的时候,“群居守口”倒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在一个集体失语的社会里,就无法营造生动活泼、畅所欲言的*局面,社会也就难以向民主、文明的目标前进。应该说,*上的*与打压是越来越不得人心的,疏导与沟通将日渐成为解决*异见的首要方法。从人际交往层面上来说,包括在职场上,“守口”是还要遵循的一条准则。“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有益无害。“独居守心”我认为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一条铁律,是真理。汉朝时,“杨震慎独”留下传颂美名,曾国藩也以“慎独”作为修身之首要。他每天必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看有无逾规之处。“守心”,其实就是守住自己内心的道德底线、人格底线、价值底线。当今社会的许多人就是因为不懂得“守心”,不愿“守心”而滑向深渊,万劫不复。
曾国藩是近代历史上的一位显赫人物, 是晚清著名的*家、军事家、文学家,理学家等。他大器晚成,但却仕途通达,官至一品。在晚清的*格局中,曾国藩因为拥有他自创自领的当时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湘军”而实为朝廷之柱石。在*“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军事斗争中,立下了不二之功。曾国藩对于清庭来说,犹如脊骨之如人,无脊则人不立,无脊则人不稳也。
曾国藩对后世影响是多方面的。*曾说“吾于今人,独服曾文正”,可见其推崇之至。在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价值评判标准的封建社会里,曾氏在这些方面均建树不凡,为当世和后世之凯模。
毫无疑问,曾国藩在*、军事、文学等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与他精妙的修身、处世之道,高超的齐家之术有着必然联系。事实上,曾的*、军事、文学才能在历史上虽然出类拔萃,但与之比肩甚至出其右者应不乏其人,但在修身、处世、齐家方面,他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颠峰,可以用“数风流人物,还看曾文正”来喻之绝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