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课堂参与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0 09:2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09:43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想,在分析清楚学生参与度不高的原因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敢于参与到乐于参与,再到善于参与,并初步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语文课堂学生参与度低的原因
语文课堂上影响学生参与度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这几点:
1、学生的个性特征不同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有的内向,有的外向,有的善于表达,有的不善于表露,有的喜欢集体讨论,有的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下沉思。这些不同的个性特征使得学生在课堂参与上有着不同的表现。如:内向的孩子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可能思索得慢点,有时就是自己得出了答案也不敢举手表达,相对而言,他们参与课堂的外显行为可能不容易辨别,但我们不能错误地认为他们参与度就低,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多一些耐心,多进行鼓励,让他们乐于思考,敢于表达。
2、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当基础不同的学生组成一个新的集体时,他们在语文课堂上参与方面的表现也必然是不同的。如果我们教者没有及时做好积极的引导,语文课堂会渐渐变成“波澜不惊”的死水塘,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纵使老师在台上眉飞色舞,学生也只会被动地瞪着眼睛张着嘴巴。
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策略
1、注重情感陶冶,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学习活动,不只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且又是伴随着认知过程的情感过程,知识要通过情感这一媒介发生作用。健康的情感能够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发挥。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必须重视唤起学生的情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充满爱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气氛中真正把参与的热情激发起来,去获得知识,训练智能,完善人格。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十分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善于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要进入“引导”角色,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并启发学生将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参与注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善用巧用评价语言,让学生产生参与的*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参与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首先要真诚地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每一滴水落的声响,当学生说得精彩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表扬、赞赏,如“你学得最认真。”“你把别人说的话都听懂了,真了不起!”“你回答得可真精彩。”以此激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同时也可抓其善的“闪光点”进行褒扬:“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除了用*的语言评价之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地运用体态语来鼓励学生。如用目光接触、点头微笑、靠近学生、体态放松、露出全神贯注和兴趣盎然的神色去倾听学生的回答;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使学生更加乐于参与。
比如对于初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通顺。我们可以同桌相互读,听听读的是否正确、通顺,如果在读的过程中达到了哪一个要求,就在这个要求上打上五角星,而认真倾听的同学同样可以获得对方同学的一颗五角星。这样既激发了读的兴趣,又提升了听的兴趣,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只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让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动起来,亮起来,学生的参与会更加津津有味。
3、丰富课堂参与的形式,增强学生参与的乐趣
学生课堂参与的形式很多,如认真听讲是一种参与,记好课堂笔记是一种参与,朗读课文是一种参与,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是一种参与,对课文内容进行角色表演是一种参与,在小组内与同学进行讨论是一种参与,对老师的教学提出质疑也是一种参与……总之,参与的形式很多,在一堂课中,我们不能只限于一种参与形式,要不断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每个聋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与兴趣。另外,我们还要顾及到不同年级段、不同个性特征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学生在特殊的情景中激活思维,在亲自参与中感受乐趣。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以灵活运用方法为手段,去努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兴趣。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材提供的信息,可以让学生在画一画、做一做、听一听、看一看、演一演、评一评、试一试、想一想等多种活动中积极参与,形象生动地获取知识。教师缺少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导致学生缺乏参与兴趣的主因,只有不断变换有效的活动形式,才能使学生有新鲜感,从而增强其参与的兴趣。
总之,关注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突显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趣味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