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的主题是什么? 不要大篇幅的,三四行就好,要精华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2 08:2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3:55
《登高》一诗,向来传为名作。杨伦称之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①,胡应麟更把它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②,都很是精当。然而,前人对它的评价多是从形式上着眼的,什么前六句“飞扬震动”,而后二句“软冷收之”③,什么“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④等等。就该诗的思想内容来说,似乎现在的人分析得较多。
有人说,这首诗“既是他(杜甫)个人漂泊生涯的记录,也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穷愁无奈中依然关怀国事的心情”。⑥
有人说,纵观全诗,“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⑦
归纳起来,一般的分析文章都认为“忧国伤时”是该诗的最重要内容。我以为不然。这首诗是杜甫于去世前三年在四川的夔州所作。没来夔州之前,他是寓居在四川的梓州。在梓州,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觉得中原已定,便陡然萌发了“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念头,但未能如愿。公元765年5月,他的老友严武辞世,他在蜀地便失掉了生活等诸方面的倚恃,境遇每况愈下,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柏茂琳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地住三个年头,可能还得四处漂泊。而就在这三个年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难,身体也非常不好。因此,杜甫此诗是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写成的。另外,就杜甫整个诗作的主题内容来看,自他入蜀后,他的诗即入于“老境”,“思想性方面已不如前期光彩。”⑧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分析《登高》一诗时,不能机械的把该诗同他入蜀以前所作的大量诗篇生硬的联系在一起。
下面我们简单的分析一下该诗的具体内容。
前四句写登高所见之景。急剧的风高渺的天,山中的猿猴在天和地之间凄厉的鸣叫;清冷的江中小洲,白茫茫的沙岸,半空中的小鸟便也在天和地之间来回的盘绕。显然,“猿啸哀”就是当时作者的一种心情的表露。有渔歌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⑨“猿啸哀”本身就够凄清的了,而作者当时已处在欲哭无泪、欲喊无声的境地。衣食无靠,疾病缠身,连像猿猴那样发出几声凄清的叫声都十分困难。“鸟飞回”三字当然也明显的染上了作者主观的色彩。因“风急”,因“天高”,鸟儿痛苦的在江面上挣扎,这景象多像作者痛苦的一生埃作者一生奔波飘零,得到的却是一次比一次更为沉重的打击。故而此时他连像鸟儿那样不停的挣扎的力气也几乎消失殆尽了。仅此二句,诗人的一种苦痛和无奈便溢于言表。接着,诗人的目光渐渐集中,转向山中的落叶和江上的波涛。落叶是“无边”的,因为“风急天高”,所以落叶纷纷飘坠,仿佛不知从何而落,也不知坠向何方;波涛是“不颈的,同样因为“风急天高”,波涛一浪压着一浪,似乎不知从哪里涌来,又不知滚向哪里。此二句境界阔大,确给人一种“飞扬震动”之感。这既是当时夔州之地秋天的典型特征,同时也把诗人自己完完全全的融进了“萧萧”落叶和“滚滚”江涛中,“无边”的落叶已淹没了诗人,“不颈的江涛也淹没了诗人。面对着如此博大、如此无穷尽的大自然,人类是多么微不足道。联系首联二句,一种浓重的悲哀又渗入字里行间。
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时的感慨。颈联二句,高度而形象的概括了诗人一生的遭遇。作者从空间、时间落笔,写出了羁旅和孤独感,又加上悲秋苦病,人在暮年,一种深深的凄凉油然而生。读罢此联,我们不难看到一个“形容枯槁、颜色憔瘁的老人独立在高台上的急风之中,白发蓬松,老泪纵横”。①0这就是杜甫,确切说,这就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①1时的杜甫。从这个形象中,我们很难看出“忧国伤时”的慷慨情怀,而只能看到诗人的孤独、无聊甚至消沉。而末二句诗便把这种“消沉”推到了极点。由于孤独和无聊,尽管诗人生活极度困难,他还是不停的饮酒。因为酒能浇愁,酒能使人麻木,酒能使人暂时忘掉一切。所以“艰难”和“苦恨”似乎让“浊酒”慢慢的泡软了;剩下的,是越来越多的白发和一个个越发难捱的日子。这里,“新停”二字应作“方饮罢”之意而不作“刚刚戒了”之说。因为杜甫同时期所写的《九日五首》的第一首诗里便有“重阳独酌杯中酒”之句。①2尽管杜甫当时患了很重的肺病,但他依然不停的喝着浊酒,一种消沉和颓丧的情绪便跃然纸上了。
综上所述,《登高》一诗的主题不是“忧国伤时”。它所透露给读者的主要是“消沉和无奈”,尽管诗中或多或少的带有诗人这样或那样的忧愁,也尽管诗中或多或少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诚然,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一生也确确实实是“忧国忧民”的一生,但绝对地说他“尽管吃尽苦头也从不悲观消极”①3似乎很值得商榷。因为在所留给后人的一千四百多首诗歌里,“其中有一些诗表现了偶然出现的消极、逃避现实或及时行乐的思想”。①4《登高》一诗即为“偶然出现的消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白居易之所以每被后人所诟,正是由于他的晚年走入消极和沉沦。南宋的爱国词人辛弃疾一生可谓叱咤风云,而晚年却也不情愿而又无可奈何的发出了“个里(指秦楼楚馆)温柔,容我老其间”的慨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白居易是这样,辛弃疾是这样,杜甫也应该是这样。谁也不可能超立于当时的社会,总要受到时代和阶级的*。杜甫不是也“不可能否定皇帝的地位?”吗?①5“偶然出现的消极”不但不会抹去杜甫“忧国忧民”的光辉,反而使得这位伟大的诗人更真实,更可信,更让后人敬仰。
〔注〕①③⑤⑨①1《古诗和古诗教学》,安徽教育出版社②《唐宋诗词论稿》,辽宁人民出版社④⑧①0《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赏析》,山西人民出版社⑥安徽省小学教师进修中师教材《文选与习作》第四册辅导资料⑦《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①2《杜甫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①3《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①4《唐代三大诗人诗逊,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①5《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3:56
这首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