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的读后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2 17:2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5:44
青春的反叛、迷茫与孤独彷徨
在我上大三那年,就是1995年,在红庙的一间平房里,我第一次看到了《挪威的森林》。
就在那间破旧的房间里,我在村上春树营造的凄美中久久不能自拔。
说起来,现在被新人类奉为经典的《挪威的森林》,不过是一段青春期的恋情,里面有甜蜜,有苦涩,有困惑也有没有缘由的寂寞。仔细想想,其实都逃不过让人心动的俗套氛围。可是它还是感动我。
应该说,村上春树不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的作家。综观他的小说,缺乏流行小说的紧凑情节,没有大悲大喜的人物刻画,也没有大锎大合的细节。所以有很多人不喜欢他的作品,觉得读不下去。可反过来看,这样一部缺乏流行因素的作品可以流行日本甚至中国,更体现出它的非一般性的阅读价值。
作为一个生活在60年代的人,村上春树将那一代无因的反叛、莫名的落寞用近似白描的手法展现,并打碎了所有人的眼镜,原来小说可以这么写!他并没有像《尤利西斯》和《追忆似水年华》开创了一种新体,骨子里也没逃脱日本小说界一贯的水墨画体例,他仅仅真实再现了年轻人的态度,用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对话描写,就是不用情节描写。
《挪威的森林》内容很简单:主人公渡边的好友死于意外,他喜欢上了好友的女友——直子。直子因心理抑郁住进医院,在此期间,渡边同时和直子以及照顾直子的铃子还有一位叫绿子的姑娘保持暧昧关系。最后,直子死了,渡边在冲破了好友之死的阴影后,与绿子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就像《珍珠港》《鸟人》以及数不胜数的反映战争、死亡的故事一样,渡边长时间的被死亡的阴影所包围,未知的世界是如此的空虚,而且无望。生,不过是死的开始。爱与生的苦恼是一个连尼采都没有参透的问题,何况渡边君!于是乎,渡边的许多做法让常人无法想象。他会找妓女——“觉得跟谁睡觉都无所谓”;他会逃学——“我终于得出大学教育毫无意义的结论”……一切的一切,源于他对这个世界的恐惧感、失望感。
“人总是要死的”,这是小说中铃子对渡边说的话。当时,直子的死几乎让渡边崩溃。可是,自己的生活还要继续,不是吗?《和自己赛跑的人》里唱到:“我们都曾经不止一次的留级,最常见的就是你的女友离你而去,”即使这样,不还是“拼命努力争取一种意义非凡的胜利,成功的意义就在于超越自己。”应该说,在遇到绿子之后,渡边的生活态度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绿子就像是积极向上的生活化身,慢慢的让渡边看到阳光,看到希望,看到生活的美好。
最终,村上春树也没有逃脱俗套,希望战胜了失望,活着战胜了死亡,一个抛弃社会同时被社会抛弃的青年在爱情的力量下转了一圈又回到了社会中,个体最终溶入整体!或者,敢死队的生存状态更赋有反叛的力量?谁知道呢!
参考资料:http://www.doub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