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尔德林的《致命运女神》的理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3 04:52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5:15
《致命运女神》
《致命运女神》表现了作者荷尔德林对诗歌艺术的痴狂,在他的心中,是个超过了一切,只要诗歌获得了成功,它就能平静安详地进入冥国。
相比这单元其他的几首外国诗歌我更喜欢荷尔德林的《致命运女神》,从他的诗歌中我看到的是一个对诗歌艺术执着追求的诗人,他没有对人生表示极度的不满,没有把一切都归结于世人不公平的对待,更没有无病*的叙述自己的痛苦。我看到的是一个心态平和,只求自己的艺术文学造诣更高的诗人。
他也许内心也正为自己坎坷的人生感到无奈,也在为其他人不平等的眼光感到悲伤。所以他诚心的祈祷,希望命运女神能稍稍偏袒眷顾一下自己,希望命运女神保佑自己的诗歌获得成功,即使自己的歌、演奏、琴弦不能陪他一起入土,但只要有诗歌的陪伴他也就满足了。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诗的作者一样钟爱自己的事业,更有甚者奋斗了一辈子最后才发现自己获得成功并不是自己真正想得到的,所以在这点上我觉得作者是幸福的,他有能够追随一生并绝不厌倦的诗歌,并且还热爱音乐,我想一个人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能够找到自己热衷且真正适合自己的事业就已经是成功的了,现在作者缺少的应该是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
也许正是因为命运对自己的捉弄使他无法找到适合的解决方式,才使他只能向命运女神祈祷,起码在心灵上能获得一丝安慰,在这个方面他又是不幸的。他于1806年精神失常,他并没有因找到心灵的寄托——诗歌而获得幸福的生活,可能他人生的后半段是在别人的嫌弃和冷眼中度过。
一生为艺术献身的人中有很多不幸的例子,梵高切去了自己的右耳,拉斐尔英年早逝,米开朗基罗孤独一生,还有这首诗的作者荷尔德林。艺术给他们的到底是什么?在使他们的名声能够如雷贯耳的同时,为什么没有使他们的性格变得更坚强,能像个普通人一样生活。到底是平凡的人生更幸福,还是获得世人的追捧更幸福。
总之,我对这首诗表达的主题和诗人都很欣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5:16
荷尔德林生平简介
▲荷尔德林,德国著名抒情诗人,死后乎被遗忘了近一百年,直到20世纪中叶,才在德国被重新发现,并在欧洲建立了声誉。
生于斯瓦比亚的小城劳芬父亲早故,母亲是牧师之女。曾先后在登肯尔多夫和毛尔布龙隐修院学校学,1788-1793年在图宾根大学神学院获硕士学位,有资格担任神职。但他后来并担任牧师职务,因为他接受的*教教条同他潜心研究的希腊神话并不相容。他把希腊诸神看成是真实存在的力量。对他来说,诗人 的职责就是在神和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1793年结识席勒,他的些诗歌如《许涪里翁》都发表在席勒的刊物《新塔莉亚》上,这些诗受法国命精神的鼓舞,歌颂自由、人类、和谐、友谊和大自然。
1798年后因身心交瘁处于神*状态,仍完成了《许涪里翁》第二卷、《恩沛多克勒斯之死》、《梅农哀叹狄奥提马》、《面和葡萄酒》等名作,翻译了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和《俄底浦斯》。
1843年在图宾根去世,后36年是在精神失常下度过的。
▲荷尔德林,德国诗人。1770年3月20日生于内卡河畔的劳芬,1843年6月7日卒于图宾根。早年在登肯多夫、毛尔布隆修道院学校学习。1788~1793年在图宾根神学院学神学。1793年起先后在瓦尔特斯豪森、法兰克福、瑞士的豪普特维尔和法国的波尔多等地当家庭教师。1798年后,因情场失意,身心交瘁,处于精神*状态,1802年徒步回到故乡。1804年在霍姆堡当图书馆馆员。1807年起精神完全错乱,生活不能自理。
在蒂宾根神学院学习期间开始创作诗歌,早期作品受克洛普施托克和席勒的影响,洋溢着*热情,多以古典颂歌体的形式讴歌自由、和谐、友谊和大自然。后来的诗歌中,把人道主义思想和对祖国的爱交织在一起,逐渐转向古希腊的诗歌和自由韵律的形式,艺术上臻于完美。代表作有《自由颂》、《人类颂》、《为祖国而死》、《日落》、《梅农为狄奥提玛而哀叹》、《漫游者》、《返回家乡》、《爱琴海群岛》以及《给大地母亲》、《莱茵河》、《怀念》等。他唯一的书信体小说《许佩里昂》是他的成名作。主人公许佩里昂是一位18世纪的希腊青年,他热爱生活、渴望自由,参加了1770年反抗土耳其的斗争。在腐朽的社会现实中理想成了泡影,心爱的狄奥提玛又不幸死去,于是感到悲观和孤独。小说具有强烈的抒*彩,语言十分优美。写于1796~1800年的悲剧《恩培多克勒之死》(未完成)写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跳进埃特纳火山口的故事,喻示新事物的产生必须彻底毁掉旧事物。
荷尔德林还翻译了索福克勒斯的两部悲剧《奥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译本受到很高的评价。
荷尔德林的作品表达了自己使祖国摆脱*主义的理想,他对古希腊的不倦的追求是对德国现状的批评。他主张对一代新人进行教育,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他的作品多带有乌托邦色彩的古典主义的内涵,同时又注重主观感情的抒发,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情绪,反映出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具有浪漫主义的特色。荷尔德林用他的作品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诗人在他生前以及19世纪未被重视,到20世纪初被重新发现,他作品的价值重新被认识。
全文赏析
弗利德里希•荷尔德林(F. Hölderlin,1770——1843),生于内卡河畔的劳芬,两岁时父亲死于中风。成年后,他拒绝母亲替他安排的牧师职位以及宗教前程,几度经席勒等友人推荐做家庭教师谋生,坚持对诗和哲学的探索。1796年在法兰克福的银行家恭塔特家里当家庭教师,和银行家的妻子苏瑟特相恋。后来他的恋人去世,荷尔德林精神失常。从1807年起在图宾根内卡河畔的一座塔楼上静静度过了三十六年余生。古希腊是他最为神往的精神之乡。他认为艺术和宗教是美的一双儿女,只有在艺术中,神性的人才能青春重返,再获生命;而宗教就是对美的热爱。 这些都融化在他的诗歌创作当中。
荷尔德林的诗歌是一条看不见波浪的河流,确切地说就是他家乡的那条内卡河,这条河哺育了少年时代的他,慰藉着成年以后的他,而当他精神失常之后,这条河就在他身边默默地流过。尽管这条河表面看来没有任何波浪甚至给人一种静止之感,但是河面之下的涌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荷尔德林所有的痛苦和欢乐都来自他与众不同的追求。当他身边的人都在为自己的事务忙碌的时候,他问自己:“而何处是我的归宿?世人都靠/干活挣钱谋生,劳逸交替,/万事皆乐;为何唯独我/心中的烦恼永无安宁?”(《傍晚的遐思》)
荷尔德林之所以不曾象常人那样走完自己的一生,其原因正象他自己所说的:“在众神的怀抱里我长大*”。这种与神从未中断的紧密联系使他与世人疏离开来:“岁月就这样/使我们结合又分离。我以为他们死了,反之也一样。/于是我孤独一人。”(《流浪者》)荷尔德林说过宗教就是对美的热爱,他这种和神的紧密联系正是来源于他那种对美的异乎寻常的追求之心。在写给海因策的《面包和葡萄酒》一诗中,作者把灿烂的古希腊文化比作白昼,把自己所处的时代比作黑夜。他虽然抱怨自己来得太迟,未能赶上古希腊时代,但是他相信“英雄们正在钢铁的摇篮里成长”,终有一天会“叱咤风云而来”,但是在英雄们再次到来之前自己该做什么呢?他说:“这期间我常常觉得/如此孤独无伴,如此地期待着/会睡得更香,而这期间该做些、说些什么/我不知道,也不知在贫瘠的时代诗人的使命 。/但正如你所说,像酒神的神圣牧师/他们在神圣之夜踏遍每片土地。”于是,诗人说:“我的本职是讴歌崇高。”(《贺奥古斯塔•封•洪堡公主》)这就是荷尔德林与众不同的选择。
这种选择首先要处理的一个问题是靠什么吃饭,荷尔德林的谋生之道就是做家庭教师,幸而不幸的是,在做家庭教师时他爱上了一个银行家的妻子苏瑟特。苏瑟特绝非一个寻常的女子,在《论美与神性》中,诗人曾写到他们对美的不约而同的看法。因而诗人把她称为“雅典女子”。古希腊已遥不可及,而美的化身苏瑟特就在他的眼前,却是别人的妻子。这段尴尬的尘缘让诗人写下了一首爱的悲歌《梅农为迪奥蒂玛哀叹》:“如今它绿色的营地再也不能改变它的情绪,/它被折磨得坐立不安,连连*,难以合眼。/阳光的温馨,夜间的凉意均不能奏效,/它枉把伤口沉入大江的波涛。当大地徒然把欢乐的草药递上,任何和风也止不住这血流如注……”但是对于这种激荡在内心的巨大创伤以及此前的各种烦恼,诗人都尽力使之一一化解。
首先他非常清楚的是“故乡的天空,你一如既往,仍亲切地把我收容”;其次他明白“……诸神赐给我们天国的火种,/也赐给我们神圣的痛苦,因而就让它存在吧。我仿佛是/大地的一个儿子,生来有爱,也有痛苦。”(《故乡吟》)至此,诗人用他博大的爱心与痛苦达成了和解。所以,在他诗歌的河面上从不出现任何波浪,只有仔细聆听的人才能听见其中的深情咏唱。对于荷尔德林诗歌的这种特点,狄尔泰曾十分精辟地论述道:“荷尔德林是这样一个真正的抒情天才。他的无为的内心世界,他同世界过程的遥远距离,他的返回自身的内心的深度,这一切的作用都使他能够听到我们的感情进程的轻轻流逝的节奏。一种感情状态开始如何在局部中展开,末了又如何返回自身,但这时已不再像开始时那样地不确定,而是在进程的回忆中被聚集成各种局部在其中齐鸣的和声;我们的感情如何高涨,接着,在心灵进程的一个转折处又如何慢慢地低落;在我们身上对比性的感情的斗争如何解决,一种过于痛苦的感情上升至顶点后安慰又如何接踵而至。”
荷尔德林生前的希望是“有个安定、简朴的住所,任凭外面/时代的大潮不顾一切地/变幻着在远处呼啸而过,/让宁静的太阳推动我的创作。”(《我的财产》),而且他对于死后也没有太多奢求:“那时欢迎你呵,冥国的静寂!/我满意,即便我的琴弦/不能伴我入土,我生活过,/像神一样,我已别无他求。”(《致命运女神》)荷尔德林这个自顾自己创作的人似乎理所当然地要被时代遗忘,然而随着狄尔泰和海德格尔等人的阐释和发掘,他不仅声名日著,而且不少德国学者认为他的抒情诗成就超过了歌德。这位无论是诗风还是被接受的情况都近似中国晋代陶渊明的诗人地下有知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5:16
荷尔德林(H�lderlin,Friedrich,1770~1843),德国诗人。1770年3月20日生于内卡河畔的劳芬,1843年6月7日卒于图宾根。早年在登肯多夫、毛尔布隆修道院学校学习。1788~1793年在图宾根神学院学神学。1793年起先后在瓦尔特斯豪森、法兰克福、瑞士的豪普特维尔和法国的波尔多等地当家庭教师。1798年后,因情场失意,身心交瘁,处于精神*状态,1802年徒步回到故乡。1804年在霍姆堡当图书馆馆员。1807年起精神完全错乱,生活不能自理。
在蒂宾根神学院学习期间开始创作诗歌,早期作品受克洛普施托克和席勒的影响,洋溢着*热情,多以古典颂歌体的形式讴歌自由、和谐、友谊和大自然。后来的诗歌中,把人道主义思想和对祖国的爱交织在一起,逐渐转向古希腊的诗歌和自由韵律的形式,艺术上臻于完美。代表作有《自由颂》、《人类颂》、《为祖国而死》、《日落》、《梅农为狄奥提玛而哀叹》、《漫游者》、《返回家乡》、《爱琴海群岛》以及《给大地母亲》、《莱茵河》、《怀念》等。他唯一的书信体小说《许佩里昂》是他的成名作。主人公许佩里昂是一位18世纪的希腊青年,他热爱生活、渴望自由,参加了1770年反抗土耳其的斗争。在腐朽的社会现实中理想成了泡影,心爱的狄奥提玛又不幸死去,于是感到悲观和孤独。小说具有强烈的抒*彩,语言十分优美。写于1796~1800年的悲剧《恩培多克勒之死》(未完成)写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跳进埃特纳火山口的故事,喻示新事物的产生必须彻底毁掉旧事物。
荷尔德林还翻译了索福克勒斯的两部悲剧《奥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译本受到很高的评价。
荷尔德林的作品表达了自己使祖国摆脱*主义的理想,他对古希腊的不倦的追求是对德国现状的批评。他主张对一代新人进行教育,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他的作品多带有乌托邦色彩的古典主义的内涵,同时又注重主观感情的抒发,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情绪,反映出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具有浪漫主义的特色。荷尔德林用他的作品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诗人在他生前以及19世纪未被重视,到20世纪初被重新发现,他作品的价值重新被认识。
弗利德里希•荷尔德林(F. Hölderlin,1770——1843),生于内卡河畔的劳芬,两岁时父亲死于中风。成年后,他拒绝母亲替他安排的牧师职位以及宗教前程,几度经席勒等友人推荐做家庭教师谋生,坚持对诗和哲学的探索。1796年在法兰克福的银行家恭塔特家里当家庭教师,和银行家的妻子苏瑟特相恋。后来他的恋人去世,荷尔德林精神失常。从1807年起在图宾根内卡河畔的一座塔楼上静静度过了三十六年余生。古希腊是他最为神往的精神之乡。他认为艺术和宗教是美的一双儿女,只有在艺术中,神性的人才能青春重返,再获生命;而宗教就是对美的热爱。 这些都融化在他的诗歌创作当中。
荷尔德林的诗歌是一条看不见波浪的河流,确切地说就是他家乡的那条内卡河,这条河哺育了少年时代的他,慰藉着成年以后的他,而当他精神失常之后,这条河就在他身边默默地流过。尽管这条河表面看来没有任何波浪甚至给人一种静止之感,但是河面之下的涌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荷尔德林所有的痛苦和欢乐都来自他与众不同的追求。当他身边的人都在为自己的事务忙碌的时候,他问自己:“而何处是我的归宿?世人都靠/干活挣钱谋生,劳逸交替,/万事皆乐;为何唯独我/心中的烦恼永无安宁?”(《傍晚的遐思》)
荷尔德林之所以不曾象常人那样走完自己的一生,其原因正象他自己所说的:“在众神的怀抱里我长大*”。这种与神从未中断的紧密联系使他与世人疏离开来:“岁月就这样/使我们结合又分离。我以为他们死了,反之也一样。/于是我孤独一人。”(《流浪者》)荷尔德林说过宗教就是对美的热爱,他这种和神的紧密联系正是来源于他那种对美的异乎寻常的追求之心。在写给海因策的《面包和葡萄酒》一诗中,作者把灿烂的古希腊文化比作白昼,把自己所处的时代比作黑夜。他虽然抱怨自己来得太迟,未能赶上古希腊时代,但是他相信“英雄们正在钢铁的摇篮里成长”,终有一天会“叱咤风云而来”,但是在英雄们再次到来之前自己该做什么呢?他说:“这期间我常常觉得/如此孤独无伴,如此地期待着/会睡得更香,而这期间该做些、说些什么/我不知道,也不知在贫瘠的时代诗人的使命 。/但正如你所说,像酒神的神圣牧师/他们在神圣之夜踏遍每片土地。”于是,诗人说:“我的本职是讴歌崇高。”(《贺奥古斯塔•封•洪堡公主》)这就是荷尔德林与众不同的选择。
这种选择首先要处理的一个问题是靠什么吃饭,荷尔德林的谋生之道就是做家庭教师,幸而不幸的是,在做家庭教师时他爱上了一个银行家的妻子苏瑟特。苏瑟特绝非一个寻常的女子,在《论美与神性》中,诗人曾写到他们对美的不约而同的看法。因而诗人把她称为“雅典女子”。古希腊已遥不可及,而美的化身苏瑟特就在他的眼前,却是别人的妻子。这段尴尬的尘缘让诗人写下了一首爱的悲歌《梅农为迪奥蒂玛哀叹》:“如今它绿色的营地再也不能改变它的情绪,/它被折磨得坐立不安,连连*,难以合眼。/阳光的温馨,夜间的凉意均不能奏效,/它枉把伤口沉入大江的波涛。当大地徒然把欢乐的草药递上,任何和风也止不住这血流如注……”但是对于这种激荡在内心的巨大创伤以及此前的各种烦恼,诗人都尽力使之一一化解。
首先他非常清楚的是“故乡的天空,你一如既往,仍亲切地把我收容”;其次他明白“……诸神赐给我们天国的火种,/也赐给我们神圣的痛苦,因而就让它存在吧。我仿佛是/大地的一个儿子,生来有爱,也有痛苦。”(《故乡吟》)至此,诗人用他博大的爱心与痛苦达成了和解。所以,在他诗歌的河面上从不出现任何波浪,只有仔细聆听的人才能听见其中的深情咏唱。对于荷尔德林诗歌的这种特点,狄尔泰曾十分精辟地论述道:“荷尔德林是这样一个真正的抒情天才。他的无为的内心世界,他同世界过程的遥远距离,他的返回自身的内心的深度,这一切的作用都使他能够听到我们的感情进程的轻轻流逝的节奏。一种感情状态开始如何在局部中展开,末了又如何返回自身,但这时已不再像开始时那样地不确定,而是在进程的回忆中被聚集成各种局部在其中齐鸣的和声;我们的感情如何高涨,接着,在心灵进程的一个转折处又如何慢慢地低落;在我们身上对比性的感情的斗争如何解决,一种过于痛苦的感情上升至顶点后安慰又如何接踵而至。”
荷尔德林生前的希望是“有个安定、简朴的住所,任凭外面/时代的大潮不顾一切地/变幻着在远处呼啸而过,/让宁静的太阳推动我的创作。”(《我的财产》),而且他对于死后也没有太多奢求:“那时欢迎你呵,冥国的静寂!/我满意,即便我的琴弦/不能伴我入土,我生活过,/像神一样,我已别无他求。”(《致命运女神》)荷尔德林这个自顾自己创作的人似乎理所当然地要被时代遗忘,然而随着狄尔泰和海德格尔等人的阐释和发掘,他不仅声名日著,而且不少德国学者认为他的抒情诗成就超过了歌德。这位无论是诗风还是被接受的情况都近似中国晋代陶渊明的诗人地下有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