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3 04: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3:17
当盆地沉积速率与周围的构造隆起直接有关时,则砾岩的沉积可能说明构造活动的次数。这种关系体现的是同构造期沉积。
山脉隆升速度与盆地剥蚀速度的对应性关系,可以从山脉的剥蚀量、盆地沉降量和沉降热历史中体现出来。沉降/剥蚀速率、沉积中心的迁移、盆地格局的变化等的不同,同样可以反映在构造作用过程的差异上。综合建立一个具有运输作用阶段性划分的动力作用模式组系、沉积/沉降和剥蚀/抬升体系以及构造流变模式问题,也正是*岩石圈几何学和运动学研究的复杂性所在。以往偏重于一个造山带或盆地或同样局部区域的构造及其演绎的局部模式的建立,无法解决造山带与盆地演化的相互关系。
造山带演化的研究不仅能提供盆地演化的形成期次、特征,也能提供构造圈闭与非构造圈闭的距离和特征。因而研究造山带的演化历史对相邻的盆地,特别是对于有利或不利区域的远景评价、勘探等,在理论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成果将是非常有益的。国外对于造山带(如阿尔卑斯、海西、阿巴拉契亚及南美安第斯造山带)等的研究非常深入;同样,对于北海、密歇根盆地及中东等地区,由于经济需要,研究也相当深入,而且非常重视造山带与盆地的演化关系。如美国伊利诺伊克拉通盆地的后期构造改造与阿巴拉契亚造山带的形成(Heidlauf et al.,1986)、中东油田长垣的形成演化与造山带的形成演化相结合,盆地演绎的基底构造、应力作用的性质、方向和范围可以通过造山带来研究。尤其是盆地的基底构造及其演化、沉积物源供给、盆地发生沉降和沉积过程中气候环境的变化等,单纯的盆地内部沉积序列和沉积热历史无法提供完整的和系统的盆地形成与演化过程序列。
盆地构造或含油气盆地研究的基本框架是构造地质特征及演化序列,涉及盆地内不同阶段的不整合。而剥蚀不整合或角度不整合的出现,往往代表着不同的生油岩形成、演化或终结时间,进一步的研究则可从时间来限定其厚度,亦即t—h曲线。除此,与盆地内的构造变形期次有关联的油气的运移和再运移、成烃期次、时间、过程和演化特征,如果深层的油气形成时间与边缘构造时间吻合,则完全可以分析或定量化地研究某一区域的演化,而这些绝对年龄、剥蚀量可以从盆地与造山带边缘及造山带内部清楚地进行对比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