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官员要多少品以上才有资格给皇帝上奏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28 23:49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4:24
奏折一般是清代高级*,才有资格给皇上提供奏折,一般是四品以上!但也分时期,并没有强行规定,比如发生特殊事件的时候,小县官也可以上奏折,但一般不直接送到皇上那里,可通过上级部门转送,比如刑部的小官可通过刑部转达,说实话渠道比现在畅通很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4:25
闲话密折(二月河)
年轻时看了些说雍正的小说话本,见到他建立「血滴子」这个秘密机构,拥有这名称的武器,杀人如麻,很有点不寒而栗。及后读了一些典籍——相对比较正规的资料,才晓得那是子虚乌有的事。就我所知,一件先进的武器,除非你将他扼杀在摇篮里,倘不,一旦它问世应用,休想再消灭它,现在的原子弹不是这样麼?多少强大的巨人想扼杀它,但它一点也不见减少,且是愈扼愈多愈厉害——由此可知,雍正这「血滴子」武器压根儿就没有。
搞特务组织以广耳目,以置心腹,以布爪牙,是明代皇帝的拿手好戏。说透了,那是这个政权自信心脆弱的特徵。清初时分,似乎有个叫「十三衙门」的*单位,有点这性质,也是清初政权不牢的外相表露。到康熙之后,不但撤掉了这衙门,连长城也不再维修,这是因为统治者知道了这道理,长城和专门无理整人的衙门对於政权来说都是屁,嗅起来臭,没有使用价值。
密折制度就是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最初由康熙发明,到雍正推至顶峰,形成「密折制度」,也成了中国历史上一大异样*景观,说句笑话,是具有雍正特色的*景观。
密折不同於奏摺,它不经过*部门,也就是说不经过六部,上书房、军机处什麼的一律跳过。如果有密折权的是低品官,那就要隔过府、道、省这一系列级别的*部门,直达「天听」。
就这样,各地往返京师的驿传马搭子里,就多了这个小物件。
康熙搞这个密折,也许是为了开辟一条非正规的信息渠道,防止被假大空、*的马屁文件蒙蔽太甚;也许是为了给臣子一份殊荣,笼络远臣、边臣之心;也许是他太寂寞,想有几个私交性质的「下级」朋友通信谈心。他的批语里,关心外头年成、雨水、风俗、民情甚至要求「就是笑话也好,说出来叫老主子笑笑」,就透露了他这份孤寂的心境。
这一举措,到雍正手里立时便变成了*,变成行之於天下的制度。这制度反动是反动,虽是「*」不可改变,但它加入了*者「兼听」的力度,比起*而且瞎眼来,似乎好点。
有密折专奏权的不一定是大员,有*显贵,也有微末、芥子之官,星星点点遍布全国,分不清谁拥有这种权力。谁要是卖弄或暴露自己拥有密折权,很快就会被雍正剥夺掉。
无论天气、收成、水旱灾情、军情、粮秣、盐务、社会、祭神、某地出某产品、笑话、某人某场合出洋相、某*操守品行轶闻、谁和谁闹别扭翻脸、谁喜爱听什麼戏……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这样的小匣子礇集到雍正手中,他一一看过,择要批覆——一千多万字的《朱批谕旨》就是这样传下来的。他批得畅,大开大阔、大喜大怒,讽刺挖苦、说笑打诨、随意挥洒——近世有人称他的朱批是「天下第一痛快书」。
雍正因了这密折,少受许多马屁蒙蔽,也因此使官们捞钱稍难而恨他,故造了许多主子的谣言,说他身后之名——「血滴子」及十大罪状,多由此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4:25
一般是四品以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4:26
都可以
除非送上去的时候半路被截下来了